精品为本、产业整合与技术赋能: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

2021-11-11 13:09吴晓钟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吴晓钟

在疫情重创电影业之后,许多影院倒闭,观影的人次直降,影片的产量下降。其实自2016年以来,我国电影的产出数已略有减少,票房增速、观影人次增速都有所放缓。电影产业经过几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之后,人口红利、影院数红利等效应相继减弱。面对疫情之于产业的巨大冲击,产业发展的短期增速恐将进一步放缓。宏观来看,产业的整体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产业上游的国产精品电影的数量不足;市场、制片业、院线、影院与银幕等的潜力难以完全释放;作为能力支撑的电影技术亦存在升级的空间。目前全球电影市场的增长主体就在中国,中国占据全球20%的市场份额,但整体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状,该到中国电影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口了。中国电影产业亟需扎实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囿于短期的利益,必须打开全局而长远的发展视野。中国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抓住关键的要点,对于三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精品为本、产业整合与技术赋能。精品电影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产业整合是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保障,技术赋能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一、精品为本: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对观众而言,最大的观影诉求在于优秀的作品本身,高质量的精品电影是观影的首选。我国电影以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为本,因而精品电影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必须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定位,也要引导观众欣赏精品电影,培育欣赏多类型精品电影的观众群体。以下从四个方面谈精品为本的基本内涵。

其一,精品电影的多样化创作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影产业是内容产业,精品电影则代表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精品电影集中体现出艺术精湛、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文化深厚、题材丰富、精神高尚等特点。诸如,《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等标志现实主义力作的强势回归;《八佰》《金刚川》《夺冠》等救市大片在疫情之后表现优异;《战狼2》《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新主流电影普遍获得极高的票房、口碑及观影人次;《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想象力电影”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水准;《误杀》《找到你》等属于引进国外版权的优秀本土化改编影片;《无名之辈》《驴得水》等是由话剧改编的优秀影片;《地久天长》《一秒钟》《南方车站的聚会》等高水准的艺术电影得到观众与市场的认可;《战狼》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等类型电影各自建立起品牌效应,有效保障了系列电影的质量水准。总体而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有更多的精品电影,形成多样化的创作探索局面,在多元类型、工业技术、文化内涵及艺术手法等方面精益求精。

其二,精品电影是维持产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容保障。在国产电影的市场分布方面,2018年国产电影票房占比62%,2019年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有八部是国产电影。就豆瓣、猫眼的评价而言,近年国产电影的得分普遍有上升之势。在国产电影与引进片的博弈中,国产电影业已显露本土市场的优势。国产电影之中,头部电影的效益持续加强,2019年排名前十的国产片票房占国产影片总票房的60%,加上强势的出品机构对头部电影保驾护航,影院排片的倾斜,头部电影获得市场认可之后,往往带动了续集的创作。根据近五年的数据,每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片的数量在50部上下徘徊,这一数目完全可以翻一倍。

存在问题的是腰部电影的精品不足,导致整体的票房分布不够均匀,使得制片业的稳定性差,淘汰率高。从创作主体来看,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全国制片公司超3千家,故事片每年的生产总量达1千部左右,多样化的创作格局初步形成。然而,影片品质良莠不齐。如2018年,全国电影产量1082部,最终在大银幕上映的仅504部,排片充分的影片不过二百余部,意味着许多影片的创作质量并不合格,整体上存在产能过剩、精品欠缺的现象。鉴于此,亟需减少无效供给,保障高效供给。总之,精品电影的内容保障始终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观众对影片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增加精品电影的总数,降低投资与影院经营的风险,以维持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其三,精品电影往往都是口碑佳作。网络影评的口碑影响日益重要,对电影创作的品质水准提出了市场要求。《送你一朵小红花》《八佰》《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等高票房影片,无不受益于高品质内容保障下的口碑效应。目前,市场上仍存在一些无视口碑影响的不良现象。比如,有的影片渲染社会阴暗面,价值观模糊;有的影片固守貌似万能的“IP电影”“流量明星”,穷于创新;有的影片急功近利,欠缺人文内涵和精神气韵;有的影片粗制滥造,流于无新意的狂欢式表达……凡此种种,一旦遭遇负面口碑的反馈,其票房收益往往断崖式下跌,无不阻碍产业发展的提质升级。近几年已较少出现“低口碑高票房”的奇特现象,这其实有利于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创作方向,该到强化精品意识的时候了。网络口碑好的精品电影,往往更受影院的青睐,宣发及排片都更为有力。看档期电影的表现,也颇能凸显口碑影响、内容为王的趋势。档期电影聚集了大量的口碑佳作,近年的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几乎占据全年观影人次的近一半。然而这也表明档期以外的口碑佳作较少,直接导致观众前往影院观影的意愿不高,市场的平淡期过长,市场的活力难以释放。因此,在网络口碑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的环境下,创作主体作为产业的上游,更要打造精品电影,提供高质量的有效供给,得到观众的青睐、专家的认可与市场的肯定,创作叫好又叫座的口碑佳作,促进市场活力的充分释放。

其四,精品电影的精神内涵在于强化中国故事的主体性表达。精品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精神内涵的层面上力求提升观众的文化获得感,创作以人为本的文化精品,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既要提升中国电影的审美价值,也需实现社会效益与产业效益的统一。在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上,新主流电影、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艺术电影等国产精品电影的受欢迎度均所有提升。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导思想,也是努力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延续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追求,彰显中国电影的文化品格与审美价值。总之,需要强化中国电影的精品意识,强调工匠精神、质量为王、内容为王,也需促进中国电影的审美价值、社会效益与产业效益的多维统一。此外,精品电影代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任务也尤为重要。目前中国已同22个国家签署合拍片的协议,但海外推广仍是产业发展一大短板,应当予以重视。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具备中国品格、世界格局的精品电影,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与美誉度,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真正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走上由电影大国至电影强国的新高度。

二、产业整合: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保障

所谓产业整合,就是强调产业的各要素、各资本之间的调整、结合与衔接,促进资源的协同与共享,提升资源的优化重组,进而形成更高效的产业生态,保障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电影产业的生态问题频频显露,出现诸如“天价片酬”“阴阳合同”“虚假票房”“税务风波”“明星证券化”“恶意退票”“热钱撤离”等行业乱象;电影产业的大盘指数总体低迷;影院的单厅上座率有所下滑,影院竞争的激烈化形成新的结构性风险;疫情对电影产业的影响恐为长期,出现影片的完片率下降、投资信心降低、票房回款缓慢等现象,疫情后全球的电影产业格局或将重新洗牌,市场进入冷静期……客观来看,电影产业进入清源与调整的冷静期,同时也酝酿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新的挑战在于,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的集中程度不足,市场的主体过于分散,导致市场资源被过度稀释,未能形成更有效的合力。制片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龙头企业数较少,亟需整合与健全产业投资、融资的体系。发行方面,仍需整合电影发行、放映的布局网络。政策方面,电影的市场规范、行业治理都还处于相对粗放的阶段。新的机遇则在于,虽然热钱减少导致资本市场的紧缩,却可以将危机转化为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契机。通过整合、重新配置产业的内外部资源,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可以保障产业生态的健康平衡,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与长远发展,导向持续稳定的高质量发展。以下从制片业、院线与影院、电影政策这三个方面展开产业整合的讨论。

那时候呼伦的稿子已经完成两万多字,照这样的速度,他完全可以在杂志社规定的截稿日期把稿子交上去。可是那天回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一本书不见了。那是他为写这篇稿子专门从书店里买来的工具书。他记得书店里仅此一本。他视若珍宝。

首先,需要加强电影制片业的整合力度。制片业的高效运作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影视基地作为制片业的关键环节,正面临着产业整合的调整,亟需形成合力,以聚拢创作人才的智库支撑。目前全国的影视基地超千家,整体的规模小,且分布较分散。而带头的大型企业不多,显示出产业的集中度不高。当务之急,是促进更多大型制片企业与带头集群的形成。大型制片企业具有稳定、高抗风险能力、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点,且有一定的成功项目的复制能力。带头集群的形成则有利于行业的引领,促进电影工业模式的流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并辐射与聚拢周边的力量,促进良性格局的形成。目前国内代表性的大型产业集群有北京怀柔、浙江横店、上海车墩、山东青岛、江苏无锡、福建厦门等,这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影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如适当的补贴、影视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但这类集群总体数量仍然不足,辐射能力也有限。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需要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与学习,建立持续竞争的优势,提升项目的成功率。比如,合作出品,是目前比较重要的产出方式,既降低风险,又联通了行业内的优质资源、精品项目的渠道。又如,要实行产业链条的整合,避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

其次,加强院线与影院的整合发展,是释放产业活力的市场保障。目前全国拥有50条院线,总体的分布过散,较大的总数引起了恶性的竞争,部分院线出现经营的困境,甚至退出市场。提高院线集中度,破除资产流通障碍,形成更大的院线集团,是未来院线整合的最大任务。加强院线的集中度,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的经营,促进资产的优化重组,从而提高整体的效益。比如,万达院线、大地院线和上海联合已连续多年占稳前三名,它们产出的票房就占全国总票房的约三分之一。影院方面,自2016年起,年度市场单银幕票房产出基本都是负增长;2019年单银幕产出仅92万元,是近年首次跌破百万大关;最冷清的单日全国影院票房只有不到五千万元。这表明由于整体银幕数的迅速增量,导致单厅上座率的下降,也表明观影人次的增速追不上银幕数的增速,整体的观影需求未达到市场的整体规模,危害了影院的正常运转。“如果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是属于高质量发展的,每块银幕票房、人均票房等数据必将可观。”因此影院布局也面临进一步的调整,需要均衡发展,设定更合理的影院及银幕的分布,避免影院与影院之间的恶性竞争,规避“关门潮”的出现。实际上,随着一、二线城市影院的票房产出趋于饱和,近几年的影院和银幕的新增大多是来自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增量仍有攀升的空间。因此,影院的布局可以进一步下探发展,平衡乡镇地区与城市地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影院分布,提高更全面的影院覆盖率,拓展市场整体的观众基数。

再者,深化电影政策的引导与扶持,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目前中国电影的市场规范、行业治理都还处于相对粗放的阶段。如学者颜纯钧所提:其一,产业化政策在某些方面开始收紧,民营公司的脆弱性暴露出来,导致政策的驱动力不足;其二,着力于市场振兴的各项政策都带有放开手脚的特征,出现能量浪费、投机资本等伴生现象;其三,产业属性的确认,碾压了其它属性施展其功能。近几年,从国家层面至地方层面均出台了许多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国家电影局的正式揭牌成立,都形成了新的管理局面,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与机制创新,也有利于宏观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合理调配。应该说,在规避冗余产能,促成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型发展上,仍存在可进一步深化政策的空间。比如,应当进一步细化行业规范,以法律的方式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支持重点项目,给予优异的电影企业以优惠支持;另一方面,严格约束扰乱行业秩序的不良企业,加强有关税收规范、票房规范、打击盗版等方面的整治。从而引导资本向尊重电影艺术、注重电影质量的项目倾斜,促进电影产业的正本清源。又如,在国家宏观引导与政策扶持的指引下,引导上市的影视企业与外来资本的配合,引导银行等金融资本提供有效的资本供应,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与平台,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与质量。遵循政策的指引,进一步把握好产业与资本的辩证关系,以社会效益为先,促进产业资本化的健康发展,杜绝资本乱象带来的损失。此外,处于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电影行业协会,也要发挥其行业自治的功能。目前现有的导演、编剧、发行等行业协会组织,要引领行业方向,预估行业风险,及时反馈行业的现状与需求,协助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主动寻求政策的支持。

三、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技术赋能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是强调中国电影产业在掌握核心技术上的赋能,以技术推动产业发展,视高新电影技术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力。所谓技术赋能,即突破电影产业原有的技术瓶颈。高新技术涵盖了拍摄质量、放映质量、科技含量、特效水准、自主研发等方方面面的技术标准,这些高新技术的创新提升将成为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器。当前电影产业的发展已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一如学者陈旭光所提出的“工业美学理论”“想象力消费”等理论所倡导,高新电影技术愈发融入至电影产业的制作、放映、消费等各个环节。其中,制作环节与放映环节是最体现技术核心力的关键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上,目前中国已经拥有较为先进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但仍存在可提质的空间,一些核心技术仍依赖进口或国外团队,仍需突破许多薄弱的方面。以下从制作环节、放映环节两个方面展开技术赋能的讨论。

其一,制作环节的技术赋能,将改善电影制作的效率与产能。当前中国电影在一些类型电影的创作上愈发成熟,尤以科幻电影的技术突破为典型。然而从整体的制作技术来看,在影片摄制质量、视觉特效水平、基础软硬件的研发能力、云制作平台的研发能力等方面,距离高质量的电影强国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鼓励自主研发,也借鉴国外先进电影制作技术的工业标准、高科技技术等经验,来提高自身的制作效率,调整落后的产能。当前国际的电影制作趋势开始走向融合化、云端化、智能化,包括如云技术、5G、计算机视觉、高清拍摄格式、高帧率拍摄、电影特效、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资产采集、VR、AR等制作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中国电影在这些领域尚存在技术赋能的空间。

例如云制作领域,目前先进的电影云制作足以实现跨地域的网络协同,成为新型的产业服务模式。这种网络化、协同化、可视化、精细化、融合化的云制作模式,是基于云平台与互联网的远程协同制作服务平台。云制作将分散的电影创作团体聚拢为合力,可降低制作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拍摄阶段的协作效率,也便于和国际团队交流合作,还可实现后期与特效制作的云端迁移。在虚拟制作领域,典型如视觉预演技术就颇为值得关注。视觉预演技术的工作流程同样易于协作,导演、演员、摄影、编剧等人员可现场反馈与调整,提前规避了出错,既节省制作的周期和成本,亦有利于成片的完成度。又如美国南加州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研发的虚拟扫描建模系统,具有清晰度高、模型逼真等特点,可包含材质纹理等扫描建模,该技术的升级可提高建模的效率与精度,已应用于《奇幻森林》《地心引力》等影片的制作中。特效领域的CG动画制作、仿真建模、动作与表情捕捉技术等方面,中国电影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疫情之后,虚拟制作技术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其它值得探索的技术领域,包括如8K分辨率的电影拍摄已展开尝试,VR电影、AR电影、互动电影、数据库电影等新形式电影的制作,均可成为技术赋能的实验田。

其二,放映环节的技术赋能,将提高电影放映的观看标准与观影体验。影院放映技术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件支撑,强调影院放映的技术赋能,是为强化影院观影的“必看性”,以应对当下多屏观影对电影产业带来的冲击。从当前放映领域的技术趋势来看,4K、裸眼3D、巨幕、沉浸式音频、高帧率、高亮度、高动态范围、广色域等高新技术格式的影院放映日见增多。目前国际先进的影厅有如LUXE巨幕厅、120帧/3D/4K影厅、THX认证杜比全景声巨幕影厅、RealD 6FL认证影厅、ScreenX影厅等,影院技术的升级可谓层出不穷。综上,现代数字影院是全球电影业的发展趋势,现代数字影院进一步强化了影院观影的沉浸感、在场感与视听品质,有利于保障影院的上座率,强化影院观影的独特竞争力,也是观众在观影满足方面的硬件保障。目前国内在高新放映技术的普及度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高规格放映技术的推广应用、基层影院的技术升级建设、技术型研发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值得跟进全球放映业的步伐。可喜的是,中国在最核心的技术突破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态势。2018年我国率先研发出CINITY电影系统,融合4k、高帧率、高亮度、高动态范围、3D、广色域、沉浸音效的先进技术,成功打通了从拍摄、制作到发行放映各环节上的中国技术;李安的《双子杀手》也在全国18个城市的高端影厅实现了高规格观看的观影标准;中国自主研发的激光数字放映机C5已进入量产阶段……除此之外,对于放映业的长远发展而言,也必须及时关注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比如,索尼公司研发的水晶发光二极管(CLED)巨型显示屏,未来对于传统的银幕放映模式会形成不小的挑战,可能成为新的颠覆性技术。包括便携式终端在未来对发行放映的潜在影响,互联网、5G、VR等技术对产业结构的潜在影响。如5G技术下载一部电影只需十几秒,4K/8K视频技术的推广普及,对放映环节都可能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中国电影市场跃升为全球的第一大票仓,当然是值得雀跃的好消息,充分显示了中国电影产业体系构建的成效。为稳固产业的领先位置,为保障产业的长远发展,是时候将产业发展的质量问题摆于突出的位置了。本文提供三个范畴——“精品电影”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产业整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保障,“技术赋能”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相信从这三个范畴出发,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有望推进电影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性转型,早日实现中国由电影大国发展到电影强国的目标。

注释:

[1]刘汉文,陆佳佳:《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当代电影》,2020年第2期。

[2]尹鸿,许孝媛:《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20年第2期。

[3]陆佳佳,刘汉文:《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当代电影》,2019年第3期。

[4]刘正山:《中国电影产业的“危”与“机”——基于2020版产业指数的分析》,《电影艺术》,2020年第6期。

[5]颜纯钧:《新中国电影政策的动力逻辑》,《东南学术》,2020年第6期。

[6]刘达,王萃,刘知一:《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科技发展的时代思考》,《现代电影技术》,2018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25岁韩国女生的高质量独居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