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认知和行为调查

2021-11-10 08:59:53黄晨梁显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

黄晨 梁显泉

【摘要】目的 了解贵阳市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认知和行为情况,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教育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贵阳市中小学生进行新冠肺炎防控认知和行为调查,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新冠肺炎防控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9.88%,口罩卫生知识知晓率为88.42%,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为85.4%,其他健康行为知识知晓率为91.02%;96%的学生认为新冠肺炎危害严重,对新冠肺炎的担忧程度较高,但对其关注程度不高;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获取途径前三位为电视90.50%、微信70.17%、家人55.50%。新冠疫苗认知和态度个人平均得分为4.25分(满分为5分);48.00%、35.50%的学生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新冠疫苗,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且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影响新冠疫苗接种的因素主要为周围人的态度、相关专家的推荐和社交媒体的意见等。结论 贵阳市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认知和行为总体水平较为良好,但对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和疫苗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认知和行为;健康宣传教育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自2020年初在全球快速蔓延,我国形成党政主导、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格局,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1]。但是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暴发阶段,我国境外输入病例新增较多,且国内不时突现本土病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面对疫情,中小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境遇,其身心发展不成熟,是突发应急事件中的特殊弱势群体。中小学校由于学生人群聚集且流动性较强,易暴发聚集性疫情[2]。能否重视并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各项校园防控措施,积极应对传染病风险和挑战,关乎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更准确地了解中小学生群体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和防控行为,探求其对于新冠肺炎疫苗的认知和态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精准施策,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教育的普及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21年7月25日—8月1日,以贵阳市中小学生为特定的研究群体,对贵阳市中小学校的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获取600份有效问卷。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由贵阳市教育部门协助发放调查问卷。在每所被抽中的学校选择1-2名调查培训员,对其进行培训,并由其负责本单位的问卷调查填写工作。取得被调查学生的知情同意后开展问卷调查。

1.2.2问卷设计和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卫生权威部门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相关技术方案和知识库,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查阅,咨询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方面专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多次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预估调查问卷单次填写时间为四分钟左右。问卷分为三个部分:(1)学生基本信息;(2)新冠肺炎防控认知行为调查:包括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心理情绪(疫情关注程度和担忧程度)和知识获取途径;(3)新冠疫苗认知行为调查,涉及对新冠疫苗的关注度及关注途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认知和态度等。

1.2.3质量控制

调查对象以匿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填写完毕后,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年级、学校等基本信息填写有误、填写时长不符合预估时长或逻辑不能自恰等情况的问卷,则对其予以剔除,数据录入采用双人平行录入的方式,数据库设立逻辑校对。

1.2.4评估指标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调查:知晓率=(回答正确人数/被调查总人数)×100%,知晓率≧80%为合格[3]。新冠疫苗认知和态度调查:共有5题,选择正确或态度积极计1分,选择错误或态度消极不计分,态度中立计0.5分,个人得分最高分为5分。

1.2.5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2019软件对数据进行导入和整理,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 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获得了600份有效问卷,在600名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有304名男生(50.67%),296名女生(49.33%);小学生有200人,初中生有200人,高中生有200人;自我健康评估中,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好和比较好的学生分别有352人(58.67%)和182人(30.33%),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一般的学生有63人(10.50%),认为自己健康状况比较差和差的学生分别有3人(0.50%)和0人。

2.2新冠肺炎防控认知调查

2.2.1防控知识知晓情况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口罩卫生知识、手卫生知识和其他健康行为知识。基本健康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9.88%。其中,知晓率不合格的知识有“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为有接触传播”、“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有气溶胶传播”、“全国统一的免费卫生热线电话号码”和“防治新冠病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含氯消毒剂”。如表1。

口罩卫生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8.42%。其中仅有“口罩佩戴的正确方法有颜色深的一面朝外”一项为不合格,其他知识点均合格。如表2。

手卫生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5.4%。其中,“洗手的正确方法有使用流动水”和“洗手的正确方法有洗后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将手擦干”两个知识点的知晓率不合格。如表3。

其他健康行为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1.02%,该部分所有知识点的知晓率均合格。如表4。

2.2.2心理情绪状况

心理情绪的调查包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度和担忧度。在被调查的600名中小学生中,多数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为每天关注(309人,51.50%)和每周关注(199人,33.17%),仍有小部分学生每月关注(64人,10.67%)和不关注(28人,4.67%);大多数学生认为新冠肺炎的危害非常严重(458人,76.33%)和严重(118人,19.67%),仅小部分人认为一般和不严重。在“某地发生新冠状肺炎传染病,您认为应该怎样做?”一题中,绝大多数人认为不管自己是否是当地人,都需关注疫情变化(558人,93.00%),小部分人认为自己是当地人才会关注或不关注。

2.2.3知识获取途径

调查新冠肺炎相关知识获取途径,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电视543人(90.50%)、微信421人(70.17%)、家人333人(55.50%)、网站321人(53.50%)、社区宣传280人(46.67%)、学校培训253人(42.17%)、广播242人(40.33%)、朋友或同事206人(34.33%)、报纸156人(26.00%)、其他22人(3.67%)。

2.3新冠疫苗认知调查

2.3.1关注度及关注途径

调查显示,600名中小学生中,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新冠疫苗的人数分别为288人(48.00%)和213人(35.50%),而较少关注和不关注新冠疫苗的人数分别为86人(14.33%)和13人(2.17%)。所有调查对象中,新冠疫苗的关注途径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电视广播523人(87.17%)、网络媒体463人(77.17%)、社交软体446人(74.33%)和杂志期刊188人(31.33%)。

2.3.2认知和态度

新冠疫苗认知和态度题目个人平均得分为4.25分。“接种疫苗后在高危场所是否需要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一题的个人平均得分最高,平均得分为0.98分;“经国家批准上市使用的疫苗是否是安全的”和“将来新冠疫苗应用后能否预防控制疫情”的个人平均得分较低,分别为0.81分和0.76分。如表5。

2.3.3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新冠疫苗接种意愿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很有必要(289人,48.17%)和有必要(254人,42.33%)接种新冠疫苗,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无所谓(25人,4.17%)和没必要(32人,5.33%);600名学生中,有544名(90.67%)愿意接种新冠疫苗,56名(9.33%)不愿意接种;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家人、朋友、邻居对新冠疫苗的态度(61.00%)、相关专家对新冠疫苗的推荐(64.33%)、担心疫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59.50%)、社交媒体对新冠疫苗的意见(58.50%)和其他(8.17%)。

3.讨 论

3.1贵阳市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总体知晓水平较为良好

调查结果显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情况总体较好,口罩卫生知识和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均在85%以上,其他健康行为知识知晓率在90%以上。表明政府、社会和学校等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的健康行为方式教育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学生对于基本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佳,总知晓率仅为69.88%;学生在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常用消毒方法认识上存在欠缺,对全国统一的免费卫生热线电话号码的知晓率不到一半;除此之外,中小学生对于口罩佩戴方法和洗手方法中的少数细节问题不甚了解。以上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针对学生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仍未到位,学生仍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此,应积极开展相关课程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基本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给予其口罩卫生、手卫生等方面的指导,以此为契机,帮助每个学生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4],这不仅对新冠肺炎的预防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新冠肺炎以外的其他传染病的阻断也具有深远意义[5]。

3.2中小学生新冠疫情期间心理情绪状况不容忽视

96%的学生认为新冠肺炎危害严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忧程度较高,但对其关注程度不高,有48.5%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频率在一周以上,15.3%的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频率在一个月以上。结果显示,贵阳市中小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过度担忧却缺乏关注。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的身体健康面临挑战,社会交往受到阻隔,学业压力繁重,辨别信息能力薄弱,加之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易产生不良情绪和恐慌心理,因此各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减少疫情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6];而国内新冠疫情高峰过后,新冠肺炎病例数量明显下降,学生对疫情关注度降低,但应当注意到国内多地不时突发本土病例,加之学校仍是疫情播散的高风险场所[7],因此,疫情的防控远未到松懈之时,必须慎终如始,进一步坚守各项防疫措施,继续加强中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教育,捍卫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3.3对中小学生的新冠疫苗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和态度方面,60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为4.25分,总体认知态度得分情况良好,但是对于新冠疫苗的安全问题和将来新冠疫苗应用后是否能预防控制疫情的认知态度得分较低。结果说明新冠疫苗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基本到位,但是学生对于疫苗是否安全有所怀疑,对新冠疫苗能够控制住疫情的信心不强;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且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影响学生接种疫苗的因素多为外部因素。结果提示,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科普知识仍有待进一步普及,虽然现阶段针对公众有多种形式的宣传,但针对学生群体的宣传仍不到位。目前,我国针对12至17岁儿童青少年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正在逐步开展。据临床数据显示,3至17岁年齡段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良好,接种新冠疫苗后,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人群中可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8];而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率仍未达到全民免疫程度,仍需要在学生群体乃至全民中推广普及疫苗接种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接种疫苗[9]。同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布新冠疫苗安全性和可靠性信息,媒体科学客观宣传报道疫苗相关信息[10],让学生们对疫苗接种有正确的认知及态度,减少其对接种疫苗的畏惧心理。

3.4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获取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

贵阳市中小学生获取新冠肺炎疫情和疫苗相关知识的途径多样,大多来自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和社交软体,同时家人、社区宣传、学校宣传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政府和媒体等相关公共组织可充分利用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多措并举,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微信公众号推文,以及社区宣传,甚至可通过周围人对学生的正确宣教影响,以多种途径协同宣传的方式,营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整体性治理格局。但是应当注意,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各种信息混杂,中小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薄弱,容易受到虚假信息误导和有害信息侵蚀。因此,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11]、正确引导学生获取和判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刻不容缓。

3.5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充分发挥学校疫情防控主力军作用

贵阳市中小学生疫情防控基本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较低,且知识获取途径来自学校培训的不到五成,说明学校在新冠肺炎疫情健康宣传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需要加强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关立法,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学校防控的相关立法仅有1990年出台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2],严重滞后于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且未明确学校在传染病疫情各阶段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2],建议对《条例》进行及时的细化和补充,制定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等配套措施,把握最佳防控时机。其次,学校需要重视校内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完善专业人才准入和激励机制,可与卫生部门之间进行有效衔接,由卫生部门向学校输送专业的卫生人才,协同开展健康宣传教育、疫情防控等工作[13]。最后,学校作为培育学生的主阵地,应积极开展卫生健康课堂,并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将防控举措落实到校园日常卫生行为中,将防控知识宣传教育与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14],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 ] 周振超.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基于政府间关系的分析[J].中国治理评论,2020(02):24-35.

[2] 刘芳丽,樊泽民,刘立京.法英美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模式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12):1767-1771.

[3] 刘利君,马玉,宋波,杨琦,潘晓平.孕产妇及儿童家长新冠肺炎认知、行为及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20,11(04):1-6.

[4] 李毅琳,伍春燕,梅欣,陈嫚,黄远霞,李俊林.武汉市中小学生新冠肺炎健康防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1,37(06):994-998.

[5] 梁鹏艳,秦祖国,鲁志威,高俊,林璜,郑晓,张持晨.广东省中小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及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11):1671-1674.

[6] 张运红,黄秋瑜.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中小学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导刊,2020(07):51-56.

[7] 马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学校传染病防控监督[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20,27(02):103-105.

[8]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1年3月28日新闻发布会[BC/OL].(2021-3-28)[2021-7-25].中央政府⻔户⽹站,http://www.gov.cn/xinwen/gwylflkjz153/index.htm.

[9]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2021年3月31日更新)[BC/OL].(2021-4-1)[2021-7-28].中央政府⻔户⽹站,

http://www.nhc.gov.cn/xcs/nwwd/202104/696521e535454821b63381c9f028a57a.shtml.

[10] 赵春艳,石晶,张国峰,刘波.北京通州区中小学生家长为子女接种新冠疫苗意愿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03):371-374+380.

[ 1] 黄如花,冯婕,黄雨婷,石乐怡,黄颖.公众信息素养教育:全球进展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46(03):50-72.

[ 2] 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Z].1990-06-04.

[ 3] 张欣.新发传染病是学校卫生面临的永恒挑战[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5):641-644.

[ 4] 牛彦,梁树志.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几个着力点[J].健康中国观察,2020(12):68-69.

作者简介:

黄晨,1998.4,女,汉族,硕士在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43:33
浅析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财商教育的迫切性探讨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1:03:33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22期)2016-12-13 11:52:22
中小学生家长影响孩子体育锻炼因素分析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1:30:33
中国式过马路在中小学生人群中蔓延现象与防治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26:19
面向中小学生的移动智能推介系统的设计
中小学教育冷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