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汉籍《燕台再游录》的词汇来源及特点与成因

2021-11-10 00:17郭婷玉
文学天地 2021年9期

郭婷玉

摘要:《燕台再游录》是朝鲜访华使者柳得恭撰写的一部游记,是《燕行录》的一种。游记行文大多直接使用汉语词,也有一部分作者利用汉语语素创造的汉字词以及与汉语词同形异义的词。《燕台再游录》中,后两类词汇的生命力较弱。汉朝两民族之间的语言接触与作者的思维和认知活动是《燕台再游录》词汇形成的两大动因。

关键词:域外汉籍;《燕台再游录》;汉语词;语言接触

一、《燕台再游录》的词汇来源

(一)直接来自汉语的词

1.歌麻

“贵处作律诗歌麻尚通否?”

按:“歌麻”,表示韵的两个种类,《汉语大词典》未收录该词。南宋曾季狸《艇斋诗话》:“程晓诗见古乐府,通首用歌麻韵”;清代冯金伯《词苑萃编》“直喉者,收韵直如本音者也,歌麻二韵是也”;又:“弃疾诸作,歌麻通用”;清代赵之谦《勇卢闲诘》:“古音魚虞模脂微齐皆转歌麻”;清代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辛幼安歌麻合用,筱有合用,则用古韵。”

在《燕台再游录》中,“歌麻”的词义与以上各例都相同,是直接取自汉语的词。原文句意为:“您那里创作律诗时也使用歌麻二韵吗?”

2.暂蹶

“余曰,蹔蹶何伤?”

按:“暂蹶”,短时间内的失意,不得志。《汉语大词典》未收录该词。

“暂”,副词,短暂的时间。如《后汉书·西羌传》:“自羌叛十余年间,兵连师老,不暂宁息”;《孔雀东南飞》:“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蹶”,倒下,跌倒。《吕氏春秋·慎小》:“人之情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引申为受挫折,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必蹶上将军。”“暂蹶”一词中的“蹶”即为此项引申义,如唐杜甫《醉歌行》“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宋李纲《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霜蹄暂蹶未为失,云翮(hé)高举终非迟”;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惟尊兄平昔抱负过人,虽暂蹶而所养益充”;清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法在今日虽未遑外顾,然观其在越南布置经营,其虑甚远,正未可以目前之暂蹶而轻之也。”

“余曰,暂蹶何伤?”一句中的“暂蹶”的词义与以上各例相同,均为“短时间内的失意”之义,是直接取自汉语的词。原文句意为:“我说,暂时的失意又有什么妨碍呢?”

(二)利用汉语语素创造的汉字词

1.咄逼

“历代将相何限?而拈出苻秦王景略者,无乃咄逼。”

按:“咄逼”,接近,比得上,主要取“逼”字“接近”之义。如,《晋书·苻坚载记下》:“列阵逼肥水”;《水经注·沔水》:“又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曲海总目提要》:“而鹤已领乡荐北上,舟泊黄河口,与梅眷回扬之船逼”。原文中句意为:“历代以来的将相数不胜数,诗中却单单以前秦时期著名军事家王猛(字景略)为例,实在是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呀。”

“咄逼”一词是作者利用两个汉语语素创造出来的合成词,其中“咄”为叹词,表示惊异,惊叹。如《道论》:“弃金璧于途路,则行人止足;委锦纨于泥泞,则见者惊咄”;《云笈七签》:“四方则皆连天,下则无底,往无道路,莫不惊咄”。“咄”字也常重叠使用,即为“咄咄”。如《后汉书·严光传》:“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天镜楼诗草》:“千载凛凛气犹生,俗眼看耳惊咄咄”。“咄逼”一词中的“咄”字可以释为“惊异、惊叹”的引申义,表示程度,加深了语气。

2.画甓

“答国号代汉,问不是大汉,以指头画甓,书代字。”

按:“画甓”,在砖头上写字。

“画”,写,常引申为“署名、画押”。如《陈书·世祖沈皇后传》:“仍自草敕请画,以师知付廷尉治罪”;《春明梦录》:“余考军机时,入其室画到,见其屋小如舟,十数人埋头作书”;《水浒全传》:“东方动了,小人告退,好去县中画卯。”

“甓”,砖头。如《诗经·陈风》:“中唐有甓”;《全刘宋文》:“东府掘城北堑,入丈馀,得古冢,上元封域,不用砖甓,以木为椁”;《宋朝事实》:“请别为复墙,以甓累之”;《太平广记》:“军将乃举甓击之,语遂绝。”依以上,原文句意为:“他们回答说国号是代汉,我问他们是不是大汉,他们说不是,用指头在砖头上书写‘代’字。”

3.曖(暧)曃镜

“余见纪公年逾七十,不挂曖曃镜,亦作蝇头细字。”

按:“曖曃镜”,老花镜,眼镜的一种。

“曖”,昏暗。《王抚军虞西阳集别》:“夕阳曖平陆”。“曖”字也可以叠用,昏暗不明的样子。《离骚》:“时曖其将罢兮”。“曃”,常与“曖”字组合使用。

“暧曃”,昏暗不明貌。《楚辞·远游》:“时曖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阮籍《大人先生传》:“时曖曃而将逝兮,风飘颻而振衣”;元冉秀《遄台》:“游目遄台上,烟色秋曖曃。”“镜”,即为眼镜,明清时期,已有眼镜这一物品。《留东外史》:“草草用了早膳,穿了外套,戴了帽子,架了眼镜”;清小说《九尾鱼》:“秋谷大为诧异,看那男人时,穿着玄色外国缎马褂,鼻架金丝眼镜,衣裳甚是华丽。” 清小说《儿女英雄传》:“他接过那封信去,且自不看,先拿眼镜儿,又擦眼镜儿,然后这才戴上眼镜儿。”

“曖曃”又同“叆叇”。“叆叇”,云气或烟浓盛的样子。《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后又起“眼镜”义。“叆叇”的这两个意义,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有联系。云气浓盛时,人类的视野差,不容易看清东西,这就像人年老时看不清楚一样,而眼镜这种东西可以解决这种问题。因此,可以用“叆叇”来指代眼镜。《留青日札摘抄》中对“叆叇”有这样的描述:“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入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明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万岁爷道:‘叆叇是个甚么?’元帅奏道:‘眼镜之类,观书可以助明。’” 同理,“曖曃”表示“昏暗不明貌”,人类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也容易看不清,戴眼镜可以助明。因此,“曖曃”和“叆叇”都可以用来指代眼镜,加上“镜”字可以更加明确物品的类属。

依以上,“曖曃镜”为“曖曃”与“镜”组成的合成词,是作者利用汉语语素创造的词语,意为“老花镜”,眼镜的一种。原文句意为:“我见纪公虽年过七十,不需要戴眼镜,也可以看清跟苍蝇一样大小的文字。”

(三)与汉语词同形但在文献中发展出新义的词

1.悤悤

“胡之子与数人者聚首磨墨,悤悤治文书。”

按,“悤悤”,兴致高昂之貌。在汉语中,“悤悤”本义为“急剧貌”,《说文解字》:“悤,多剧悤悤也”,意为“急匆匆的样子”。如:《精华录》:“衣香人影太悤悤。”《蕙风词话》:“只消得、无情风雨,断送悤悤。”《淮海词》:“断肠携手处,何事太悤悤。”《可闲老人集》:“闻钟朝撞亦悤悤,暮撞亦悤悤。”“悤悤治文书”一句中的“悤悤”与以上各例中的“悤悤”皆不同义,虽与汉语词同形,但在文中发展出了新的意义。原文句意为:“胡迥恒的儿子与多人在一起磨墨,興致勃勃地看书学习。”

2.栅门

“二十七日,到栅门。”

按:“栅门”,文献中特指凤凰城边门(简称凤边门,位于今辽宁省丹东市境内),很多“燕行”文献中的“栅门”也特指此地。朝鲜朴趾源《热河日记》:“疾驱行七八里,抵栅外,羊豕弥山,朝烟缭青。刳木树栅,略识经界,可谓折柳樊圃矣。栅门覆以苫草,板扉深锁。” 朝鲜李明汉《白洲集卷之四·满月台》:“何似栅门初出日,九连城畔见龙湾,栅门在凤凰城外。” 边门是清初在东北地区设的关卡,凤边门是从中朝界河鸭绿江往北到盛京(沈阳)的第一个关卡,在当时是边防重地,也是清政府允许朝鲜访华使团进行贸易的地点之一。后来随着时间流逝,边门设施已不复存在,但边门却作为地名被保留下来了。

汉语里,“栅门”泛指普通栅栏的门。如《册府元龟》:“叔宝士信驰至其栅,栅门闭不得入”;清小说《小五义》:“随即壁上摘了一口刀,带了十几名喽兵,出了寨栅门”;清小说《施公案》:“本来同余成龙、陆文豹两个出去看栅门前失火,因听见黄天霸等到来,知道大势有变,急赶着往凌虚楼而来。” 以上各例中的“栅门”都指普通栅栏的门,与《燕行录》文献中“栅门”的意义不相同,并不特指一个固定地点。

二、《燕台再游录》词汇的特点

(一)词汇主体为汉语词。《燕台再游录》的作者具有坚实的汉语基础,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较多,撰写此书时主要直接使用汉语词。如,作者使用“回禄”表示“火灾”;使用“旋车”表示“调转车头”;使用“究心”表示“专心研究”;使用“委顿”表示“疲乏、没有精神”……作者熟练掌握汉语词汇,并按照当时的汉语语法规范将它们组合成句。它们之中的绝大部分都被《汉语大词典》收录,只有部分未被收录。虽然未被《汉语大词典》收录,但这部分词汇依然可见于历代文献,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作者利用汉语语素创造的词,意义多为造词语素的意义的相加。汉语的造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一是着眼于词的构成成分间关系;另一是着眼于成词的“理据”。前者是对词内部结构进行语法的、逻辑的分析,理出词素组成词的规律,其所得结果,可名之曰“结构造词法”。[1]文献作者利用汉语语素创造词语时主要采用“结构造词法”。“咄逼”一词为偏正式,“咄”字修饰中心语“逼”字,作状语,表程度,加深语气;“画甓”一词为述宾式,宾语“甓”是动作“画”的受事;“暧曃镜”一词为偏正式,“暧曃”作定语,修饰中心语“镜”。

作者创造词语时所使用的汉语语素,不仅可以用作造词语素,在其它地方也可以作为一个词来使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另外,文中这一类合成词的生命力极弱,它们只在此文献中出现过,并未出现在其他甚至各种《燕行录》文献中。“咄逼”、“画甓”、“暧曃镜”都只出现在《燕台再游录》一书中。

(三)文献中的部分词汇与汉语词书写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属于借词。这类词数量较少且发展出的新义生命力较弱,只在此文献或部分《燕行录》中存在。如“悤悤”一词只在此文献中表示“兴致勃勃的样子”,在其它古汉语文献中都表示“急匆匆的样子”。如“栅门”一词只在多种《燕行录》文献中表示特定地点。朝鲜地区借词后,所借之词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并受到具体语言环境的影响而在词义的引申和比喻方面起了变化,词义或缩小或扩大或转移。“栅门”一词的词义就在《燕行录》文献中缩小了,由泛指“普通的门”缩小到特指“凤凰城边门”。汉语借词有的只是昙花一现,过不久就消失不用。一个借词的生命力与它表示的事物是否一直存在有关。[2]朝鲜地区有些汉语借词已经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环境的变化而消失了。

三、《燕台再游录》词汇的形成动因

(一)外因: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引发的语言接触。

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是在最典型的朝贡关系体制下进行的。每年定期不定期的往来于外交使臣的活动是两国文化交流的唯一途径。[3]在这个时期,朝鲜使臣为中朝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新罗时代到高丽时代,汉文化不断浸润,朝鲜半岛的汉语教育不断发达,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和渠道学习汉语,并派遣使者和学人访华,派遣翻译到辽东学习汉语,并设立了汉语教育机构——承文院,编写了汉语教材和辞书,如《你呢,贵姓》、《骑着一匹马》、《朴通事》等。中国与朝鲜半岛持续接触,对朝鲜原有文化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引发了语言接触。

在中朝语言接触中,朝鲜地区就出现了汉语借词,汉语仿造词等各类词汇,这些词汇广泛存在于朝鲜访华使者用汉语写下的各种《燕行录》中。大多数《燕行录》在行文时主要直接使用汉语词,也存在一部分仿造词,《燕台再游录》也是如此。《燕台再游录》中与汉语词同形异义的词就是借词,作者利用汉语语素创造的词是仿造词。

(二)内因:作者的思维和认识活动。

任何词的产生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和思维的结果,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作者柳得恭具有比较坚实的汉语基础,能熟练使用汉语词进行创作,因此汉语词成为了《燕台再游录》的词汇主体。但柳得恭并非中文母语者,在使用中文创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作者在描述客观事物时,如果不能准确地使用已经掌握的汉语词来表达,就会试图用已知的汉语语素来创造新词进行表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两个语素按照构词法进行结合,进行意义上的叠加。

四、结语

《燕行录》作为重要的域外汉籍,在语言方面也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如,在中国与朝鲜地区的交流过程中,辽宁一直是朝鲜使者访华的必经之地,许多使者在辽宁地区停留并居住过,这就使得《燕行录》文献中保存了关于东北地区方言的信息;北京是朝鲜访华使者的目的地,他们在北京停留时间长,交往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接触北京方言,无论是说话的习惯和对词汇的使用都会受到影响,这就对他们的游记行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就使得《燕行录》文献的语料更有价值。因此,对待域外汉籍,我们不仅可以关注它们的史料价值,还可以着眼于它们的语料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禾.谈古代汉语几种词源造词法[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4):100.

[2]李得春.关于朝鲜语里的汉语借词[J].延边大学学报,1986(7): 89.

[3]廉松心.十八世紀中朝文化交流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柳得恭.燕台再游录[M].韩国文集丛刊(第261册),汉城: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2003年.

[5]韩龙浩.19世纪《燕行录》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以三种《燕行录》为中心[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韦旭升.中朝文士之间的交流——读柳得恭《燕台再游录》[J].国外文学,1991(10):83—97.

[7]孙德彪.柳得恭与清朝诗人的诗歌交流[J].延边大学学报,2016年(1):121—127.

[8]李铭娜,武振玉.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衰退与重建——以汉字的地位变迁为视角[J]东北亚论坛,2011(5):118.

[9]孙泓.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2004年会论文集[C],2004:86—90.

[10]谢飞.浅析韩汉同形异义汉字词产生原因[J]. 读与写,2007(8):76.

[11]黄玉花,刘定慧.关于朝汉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9(8):261—264.

[12]李福堂,邓建玲.域外汉籍的发现及其语料价值简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6):85.

[13]徐林平,孙晓.近三十年来域外汉籍整理状况概述[J].形象史学研究,2012(3):223—241.

[14]汪银峰.域外汉籍“燕行录”与东北方言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1):52—54.

[15]罗竹凤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16]王力.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17]王力.古代汉语[M].上海:中华书局,199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