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中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

2021-11-10 12:12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意图建构形式

杨 雨

(南京市江宁区机关幼儿园,江苏南京 211100)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有两种类型的人际交往起着重要作用:一是儿童与成人的互动;另一种是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行为,大致上可以分为积极的社会行为(合作、共享、帮助等)和消极的社会行为(破坏、攻击、嘲讽、威胁等)[1]。合作行为作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幼儿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动力。目前,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合作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有着较强合作能力或者合作意愿的幼儿,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更强,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和谐,也更容易获得成功[2]。关于影响合作行为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对自我以及自我和他人之间的认知关系掌握得越透彻的幼儿,他们的合作意向越高[3-4]。2)社会交往技能的影响,掌握越多交往策略和技能的幼儿更可能与他人达成合作行为[5]。3)言语沟通水平,有学者研究表明:面对面的交流能够促成小组认同,进而产生合作行为[6]。4)性别差异,性别对于合作行为是否有影响至今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不同学者设置了不同的情境来测试男女性的合作性,其中不少学者认为女性更具有合作性,也有很多学者认为男性更有合作性。

从儿童合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来看,幼儿园区域游戏中角色游戏和建构游戏为幼儿之间交往提供了很多机会与可能。然而,角色游戏因为游戏规则而有着非常明确的角色分工,游戏中较少出现因资源的争夺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而建构区游戏中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建构主体,对游戏资源和游戏材料的需求更加突出和紧迫。同时,角色区域的游戏场所相对更加开放,建构区的游戏场地相对固定。因此,综合来看,在建构区对幼儿合作行为进行观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便利。现阶段,关于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建构技能的提升,以及教师对于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研究上。对于幼儿的合作行为特点、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甚少。通过对合作行为概念的把握,我们知道合作行为发生有一个关键因素:同伴互动。也就是说,合作行为的发生至少需要两个及以上的儿童。同时,我们也特别关注共同意图(共同目标)可能对合作行为的发生带来影响[7-10],建构游戏中的共同意图相较于角色游戏也能更好地实现。因此,我们提出假设:如果游戏中缺少明确的共同意图,那么合作行为的发生变得不那么确立,但如果具有了明确的共同意图(任务目标),那么合作行为的发生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建构游戏中的共同意图主要体现在幼儿对游戏主题有着共同的认识和明确的游戏任务感。因此,本研究主要围绕有没有“共同意图”设计了两种不同组织形式的建构游戏,对两种形式下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对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进行探究与分析,积极地寻找影响合作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为寻求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策略和实施路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聚焦幼儿在合作行为中的行为和语言状况,明确共同意图(目标)在幼儿合作行为中起的重要地位,本研究在实验条件下对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观察。本研究于2021 年3月正式开展,研究对象为南京市江宁区某所幼儿园大班年龄段(5-6岁)共60名幼儿,男生和女生各30名。为避免建构技能方面的差异对实验产生影响,本次选取的幼儿均有一定基础的建构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建构任务。本研究将所有研究者随机分成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教师组织形式和自发组织形式两个组)各30 名幼儿,分别包含15名男生和15名女生,每次实验随机选取5名幼儿为一小组。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本研究分别对幼儿自发组织和教师组织两种组织形式下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进行观察和统计,为尽可能地减少对幼儿游戏的干扰,保证观察结果的客观、真实,采用非参与式的方法对幼儿建构区游戏进行观察。

2.定义、编码

整个观察过程中,采用时间取样法对建构区内幼儿的游戏类型和合作规模进行观察和统计;采用事件取样法对建构游戏过程中合作行为、言语策略出现的次数进行记录、编码。

(1)关于合作规模的界定

教师在幼儿游戏观察过程中每10 分钟进行一次拍照,照片中幼儿所处的相对位置和状态是认定幼儿游戏类型和合作规模的重要依据。如果幼儿是独自一人,那么则算独自游戏1次;如有两位幼儿所处位置相邻,没有肢体接触和眼神交流,则认为是平行游戏1 次;如幼儿位置相对靠近,有肢体接触或眼神交流,则认定为合作游戏1次。合作规模以合作游戏中实际参与人数为认定依据。

(2)关于合作水平的界定

本研究主要参考喻小琴和曹中平对幼儿合作水平的分类[11-13],依据合作过程中合作主体双方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将幼儿的合作行为分为四个水平,并对不同水平的合作行为发生次数进行统计、编码。

0级——幼儿在游戏中不与别人主动发生积极的互动,既不能主动寻求帮助,对于别人的请求也不愿意积极配合。这种游戏还算不上真正的合作游戏,只能属于平行游戏的类型。

1 级——在建构游戏的建构过程中,当幼儿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请求帮助,或发现他人有困难时,也能够主动给予帮助。

将你的相机垂直向上朝向树冠和明亮的天空,拍出秋日透亮的叶片。光线直射时,使用点测光能够更准确掌握曝光。

2级——同伴之间能力相当、地位平等,彼此也能够根据对方的语言和行为进行适应性调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 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相互协作性较高,能够共同商量、设计游戏计划和角色分工等。

每当上述合作行为发生一次,则计数1 次。由于合作行为发生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为对其中每个个体的合作行为进行观察和统计,每一次合作行为采用多边计数的形式,对参与主体分别计数。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是所有的建构游戏中都有合作行为的发生,有的建构游戏中可能一次合作行为也没有发生,但也有可能建构游戏中不止发生一次合作行为。

(3)关于合作策略的界定

本文对幼儿在合作过程中使用合作策略的考察主要参考何娇对合作策略的分类[14],依据幼儿在合作过程中使用语言倾向将合作策略分为亲社会性策略(主动配合、协商、指导示范、邀请)、一般性策略(探讨、建议、提醒、解释说明、轮流等待、妥协服从、条件交换)、强制性策略(命令指挥、强迫)这三类。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22.0 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

1.建构游戏类型及合作规模

研究者依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和特点将建构区内幼儿的游戏类型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分别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游戏行为进行记录和统计。研究者依据在建构区域中幼儿游戏时的相对稳定的位置分布和互动情况将合作游戏规模分为二人合作组、三人合作组、四人合作组、五人合作组,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建构游戏类型和合作规模分布

由上表可知:在幼儿的游戏中,大班幼儿的合作游戏占比为60%,说明大多数的大班幼儿已经能够摆脱自我中心,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搭建目的。我们在对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进行考察时发现三人合作的游戏规模是最常出现,占比为42.5%;其次是二人合作游戏的规模,对幼儿之间的相互协作要求比较高,出现的次数也相对比较少,分别占比17.5%和7.5%。

2.大班幼儿在不同组织形式下两种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差异

本实验研究采用事件取样法进行观察,以合作行为发生的双方主体为考察对象,依据合作行为的发起方式和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将合作水平分为四个等级(0 级、1 级、2 级、3 级)。研究者对两种组织形式下的建构游戏分别进行观察,共持续30 天,每天30 分钟,两种组织形式下的建构游戏中共观察得到符合本研究课题中界定的合作行为有1566 次(包括合作游戏中共1505 次及平行游戏中共61 次),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大班幼儿在不同组织形式下的建构游戏中的合作水平频数及百分比

从表2 可知:不同组织形式的样本在合作水平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来说,教师组织形式下的高水平合作行为比幼儿自发组织形式下的更多。据统计结果可知:在自发组织形式下的建构游戏中发生最多的是1 级合作,即幼儿以助人为目的(他人的请求下或自己主动帮助)的合作行为,接下来依次是2 级>3级>0 级。但在教师组织形式下的建构游戏中发生最多的是2 级合作行为,即游戏过程中合作行为的两个主体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彼此能够根据对方的语言和行为进行适应性调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接下来合作水平的发生次数依次是3 级>1 级>0 级。大班幼儿在教师组织形式下的建构游戏中发生3 级合作行为的次数高于在自发组织形式下的合作次数。说明共同意图(明确的建构目标)对幼儿的合作行为起着促进作用,共同意图的确立能够大大增加合作行为的发生。

3.不同性别的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差异

为了考察不同性别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特点,此次数据搜集包括自发组织和教师组织两种形式下的所有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从合作行为双方主体来看,大班幼儿的合作主要有男男合作、男女合作、女女合作三种形式。为了避免性别差异导致的数据差异,本研究在考察计数时采用双边计数,对1 次合作行为中两个行为主体分别计数。

根据表3 卡方检验(交叉分析)的结果可知:不同性别的样本的合作水平呈现出显著性(p<0.05)差异。整体上来看,女孩的合作水平比男孩的合作水平要高。具体来说,有近一半男孩的合作水平处于2 级,也就是当合作双方地位相当时,他们能够和对方相互协调,彼此商量、妥协,两个人共同完成建构目的。但男孩和女孩相比,更少有人愿意主动请求帮助。而从女孩在合作游戏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女孩善于主动发起合作或者请求别人的帮助来促成合作行为的发生,同时有32.09%的女孩处于3 级合作水平阶段,而男孩这一阶段占比为17.98%。总体来说,女孩发生的合作行为次数比男孩要多,女孩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水平整体要比男孩高。

表3 不同性别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水平频数及百分比

(二)大班幼儿在合作过程中策略的使用频数及分布

幼儿合作行为中使用的语言策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影响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发生的因素。在对幼儿合作过程中使用的语言策略统计的结果发现,促成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主要有亲社会性策略、一般性策略和强迫性策略。本研究对两种组织形式下幼儿在建构游戏中使用的合作策略进行记录,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大班幼儿合作策略的使用情况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在自发组织形式下,幼儿在合作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协商,其次是解释说明和邀请。在教师组织形式下,幼儿经常使用的策略主要有主动配合、妥协服从和强迫、命令指挥。相较于幼儿自发组织的游戏,教师组织形式下幼儿使用的语言策略更广,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包括利诱、条件交换等方式,也就说幼儿在自主交流没能达成合作请求时,往往会借助外界或者其他方式来劝解对方达成合作目的。总体而言,在教师组织形式下,幼儿往往为了完成共同的搭建目标使用更多种类的合作策略,而自发组织形式下幼儿使用的语言则更友好、更温和。

四、讨论与分析

(一)合作游戏的规模特点和性别差异

通过建构游戏的观察结果可知:总体来说,大班幼儿之间高水平合作行为不多。大班幼儿在合作中最容易和发生频率最高的是二人、三人的合作规模。二人或三人合作游戏相对来说协作性要求并不那么高,比较容易达成。而对幼儿间组织性和协作性要求最高的五人合作游戏规模出现的情况最少。幼儿的组织计划性越强,幼儿间的交流也更加顺畅、紧密,合作行为发生的次数也就越多。

关于性别对合作水平方面的影响,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意见,有的研究表明男孩的合作意向更高,有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女孩更愿意与他人合作。而我们发现在建构游戏中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与他人相互协商和配合,她们的合作水平相对更高。我们认为这与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关联。而男孩往往会因为自身的建构技能和建构水平相对较高,因而会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得更自信、更独立。

(二)共同意图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在对比自发组织形式与教师组织形式下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时,我们发现游戏中明确的共同意图(建构目标)是影响幼儿合作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明确的共同建构意图(共同建构主题)的幼儿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合作水平比没有共同意图的水平高。教师组织形式下的建构游戏,幼儿的共同游戏意图让彼此之间的联结更加紧密,明确的游戏意图促使他们之间合作行为的发生。自发组织形式下的幼儿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合作意愿,但对搭建主题、形式、内容还需要通过行为和言语一步一步地调整、确认和维持,有的甚至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统一。但是大多数的大班幼儿已经能够摆脱自我中心,关注他人的需求,在游戏中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彼此商量、妥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搭建的游戏。

(三)大班幼儿合作过程中的言语策略

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幼儿的合作水平受到他们言语水平的影响[15],这与本研究获得研究结论一致。教师组织形式下的语言合作策略的使用范围更广,包括利诱、条件交换等。幼儿自发组织形式下的幼儿使用语言合作策略则相对更加温和一点,更多的幼儿会使用亲社会性的语言策略。从合作行为发起的方式和策略上来看,主动请求帮助往往能够得到积极的回应。除此之外,幼儿还可以通过解释说明、条件交换、利诱甚至强迫等方式促成幼儿的合作。语言沟通能够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愿望,从而根据彼此的言语和行为作出适应性调整。幼儿在合作过程中使用的言语策略是幼儿之间相互协商、沟通的重要媒介,大多数的合作是通过言语沟通获得成功的。因此,我们应该倍加重视沟通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幼儿提供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努力强化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协商和合作的能力,指导幼儿与同伴相互学习。

五、建议

(一)充分利用共同意图,帮助幼儿与同伴建立联结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和沟通是支持儿童相互观察、模仿、学习的重要媒介,为儿童设计、提供更多促进他们之间联合合作的机会。教师应该给儿童提供更多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同他人建立联系,让他们学习通过协商处理冲突事件。教师在设置游戏时,需要特别关注到共同意图(目标)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利用共同意图设置一些能够将幼儿紧密联结起来的小任务或小游戏,或者创造一些需要幼儿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游戏环境。例如一个需要多个幼儿共同完成的主题建构游戏,一幅需要同伴联合完成的美术作品,一个由幼儿相互协作才能完成的音乐游戏,一项彼此协调互助的体育活动等等。

(二)合理设置建构主题,为合作行为提供适宜材料

通过主题建构和自由建构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组织形式下主题建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水平更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特点设置主题建构游戏。游戏开始之前,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共同商讨和制定游戏的计划,让幼儿在有准备的基础之上激发更多的合作行为。为了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教师尽可能多投放适宜多人共同操作的游戏材料,例如大型户外积木、纸箱子等。而对于建构能力相对较弱的小中班则可以投放一些玩法多样的组合类积塑材料,幼儿需要商量、讨论游戏的方法。总之,充分发挥建构材料的多样性功能,鼓励幼儿与游戏材料产生积极的互动。

(三)适时参与建构游戏,引导幼儿发展合作技能

在建构游戏开始前,鼓励女孩和男孩共同参与到建构游戏中来。在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还是应尽可能多地引导他们学会怎么和他人交往并与他人相处。教师还可以通过介入游戏或者游戏分享的形式,强调合作对于游戏的重要性,运用语言作为示范来发展幼儿的合作技能。除此之外,教师要着力培养儿童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鼓励幼儿通过表达需求、请求帮助、条件交换等方式发展与他人协商合作的技能,积极促成合作行为的发生。当幼儿在共同游戏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彼此相互学习或综合多个观点、协商不同观点时,会出现意见上的分歧,需要关注其他伙伴的想法和意见,需要与伙伴对不同看法进行协商。全身心投入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儿童了解多样化的思考方式、多种表达观点的方法,有助于促进儿童去中心化。

猜你喜欢
意图建构形式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小议过去进行时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