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社区伦理规范的作用研究

2021-11-07 22:23曾媛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社区活动伦理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虚拟学习社区是虚拟社区和在线学习模式的结合,随着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推进,虚拟学习社区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所关注和应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专题教育社区”(下文简称“专题教育社区”)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理念,将对某一专题有同样兴趣的人聚集起来,进行有目的的信息交流、互动协作和知识共享,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在专题教育社区中,既有以学校为组织单位的学习社区,如天津市《习字与书法社区》,又有以地方教育部门为组织单位的教师研修社区,如四川省宜宾市的《史苑探索历史教学社区》,还有以名师工作室牵头的学习社区,如《沈宁名师工作室》,更有以某一教育行政部门或某一学校牵头的区域内或跨区域的实践共同体社区,如《武汉市STEAM教育实践共同体》等,呈现出多种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样态,充分体现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组织、管理、建设、运维等特点。

在专题教育社区的建设过程中,中央电化教育馆做了大量的组织、研究与指导工作,形成了专题教育社区结构模型,提出了专题教育社区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研制了《专题教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专题教育社区的发展,以下问题日益凸显:如部分社区管理者没有履行管理职责导致社区管理不善,有的社区助学者引导不到位导致社区活动不能顺利开展,一些社区成员发帖讨论质量不高,大量灌水,随意发表不良言论等。这些问题阻碍着专题教育社区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研制了《专题教育社区伦理规范》(以下简称“伦理规范”)并于2017年11月发布,力图规范指导其中各社区主体行为,促进专题教育社区可持续发展。

伦理规范依据专题教育社区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从建设规划层面、技术实现层面、主体参与层面和资源支撑层面四个层面,以参与社区活动的主体视角出发,梳理和明确了专题教育社区中组织者、社区管理者、助学者、学习者、技术支持者、资源提供者和主题内容引领者七类主体的33条社区行为规范。近年来,专题教育社区进一步支持了联合国儿基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减灾防灾教育”项目、教育部科技司“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等项目的实施,为天津、河南、四川、重庆、辽宁、内蒙古、山东、陕西等多地开展教师研修和学生学习等工作提供平台。伦理规范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社区“学习契约”,从理论上说,对社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有裨益。然而,在专题教育社区的动态发展中,社区成员对伦理规范的认同感、伦理规范对学习者及社区发展的具体作用等仍待探讨。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首先全面梳理了相关文献,结合对专题教育社区中组织者、管理者、助学者等角色的交流,确定了研究方向;在征求吸纳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处理和分析,结合研究者多年参与专题教育社区治理的经验,进而得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质性研究确定研究方向

“伦理”二字连用始见于《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现今指的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虚拟学习社区伦理规范是指社区主体在社区学习交往活动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处理主体与社区诸要素之间、社区主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内在必然性的总和,它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各要素在社区各项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张亚娟认为个人的道德观、成员间的信任度、社区满意度、主观规范及社区规范是影响虚拟社区伦理形成的主要因素,张钧秋认为伦理规范对虚拟社区的作用分别体现在社区成员、交往内容与资源、环境与文化三方面,孟志远认为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对于成员品行、隐私产权、交互行为、知识以及环境因素中的各项目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卢潇、庞茗月等分别从虚拟社区学习者和助学者的角度进行伦理规范的构建并验证其作用,胡凡刚更进一步基于欧盟AI伦理准则构建了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轮”并探究其机制。这些研究从虚拟学习社区伦理的形成、构建及作用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

然而,与其他在线学习社区相比,专题教育社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它根植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用户必须实名注册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才能加入感兴趣的社区、参与社区活动、下载社区资源等,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其次,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主题,有本社区独有的核心价值观和社区文化;第三,专题教育社区强调社区教育生态、社区活动、社区资源等的设计,进而为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提供可行性及可持续性的支撑;第四,專题教育社区以活动为主线,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融合起来,每个社区成员将自己的知识外化共享给其他同伴,同时将其他同伴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实现知识共享。纵观目前的研究,尚未有针对《专题教育社区伦理规范》作用的探讨。伦理规范发布以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专题教育社区数量、社区成员人数、社区活动、社区资源不断增加,社区类型不断丰富,已有的伦理规范是否具备适用性、专题教育社区各要素对伦理规范是否认同、伦理规范对学习者和社区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研究对进一步指导伦理规范的推广和使用,促进专题教育社区发展具有实践意义。经与多个专题教育社区中组织者、管理者、助学者等角色的交流,结合专题教育社区的发展实践,研究者确定了研究方向:第一,探究专题教育社区各个主体对伦理规范是否认同;第二,探究伦理规范对学习者和社区发展的具体作用。

(二)问卷编制及数据处理

1.问卷编制

在确定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已有成果及前期调研,研究者编制了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三部分,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除作答者基本情况调查外,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的形式进行编制,题项分值由“1分”到“5分”递增,对应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共61个题项。其中第一部分为作答者基本情况,共5个题项;第二部分依据《专题教育社区伦理规范》,根据社区中各角色及其应遵循的规范设置了33个题项;第三部分为伦理规范的作用,包括对专题教育社区中学习者以及社区整体发展的作用,共23个题项。

根据问卷信效度检验的常用方法,研究者选取了克朗巴哈α (Cronbach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法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显示,问卷α系数为0.996,KMO值为0.974,表明问卷信效度良好。之后,研究者选取了2017年11月后新建的不同类型的专题教育社区30个和2017年前建设的不同类型的专题教育社区30个,对60个专题教育社区中的组织者、管理者、学习者以及助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4215份,其中组织者60份、管理者252份、学习者3625份、助学者278份,有效问卷4088份,有效问卷率96.99%。

2.数据处理

研究者设置了56个题项,从“伦理规范”和“伦理规范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调查,使用SPSS24.0进行问卷数据的录入与分析。首先,研究者分别对33个伦理规范题项及23个伦理规范作用题项进行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每个题项均值均超过“4”,表示大部分被调查者认同伦理规范及其所带来的各项作用。为进一步分析伦理规范及其作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采用斯皮尔曼(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伦理规范及其作用各题项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基于社区中的各个主体应遵守的伦理规范及其作用,考虑到其中项目过多,不同变量间相关性可能较强,若直接使用,可能会因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出现误差,使虚拟学习社区伦理规范模型复杂化。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以上项目进行因子分析,将信息重叠的项目转化成几类因子,这几类因子间相关性较弱,可以解释大部分原始信息。研究者分别对伦理规范33个题项和伦理规范的作用23个题项进行了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伦理规范题项KMO值为0.97,伦理规范作用题项KMO值为0.972,显著性概率均为Sig.=0.000,适宜做因子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伦理规范得到3个主因子,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8.198%,能够反映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伦理规范的作用得到3个主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91.622%,能够反映伦理规范作用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表现提取出来的因子,本研究对各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最大方差法旋转,并对结果进行梳理(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可知,题项6—11在成分3上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反映了虚拟学习社区中组织管理所需做到的伦理规范,成分3为“社区组织管理因子”,题项12—20在成分2上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反映了虚拟学习社区中建设社区文化所需做到的伦理规范,成分2为“社区文化因子”,题项21—38在成分1上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反映了支持虚拟学习社区学习需做到的伦理规范,成分1为“社区促学因子”。

由上页表2可知,题项39—44在成分3上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反映了伦理规范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作用,成分3为“行为因子”,题项45-53在成分2上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反映了伦理规范对社区学习者知识获得与技能提高方面的作用,成分2为“知识与技能因子”,题项54—61在成分1上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反映了伦理规范对社区建设与长远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成分1为“可持续发展因子”。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研究者通过伦理规范及其作用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专题教育社区伦理规范》的适用性良好,研究结果表明,社区主体对伦理规范认同度较高,伦理规范从组织管理、社区文化、促学三方面进行约束和指导,会显著改善学习者社区行为、提高学习者知识与技能、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1.伦理规范促进学习者社区行为改善

学习者是专题教育社区的主要服务对象,社区内的所有活动都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伦理规范要求学习者要尊师自律,遵守社区交往礼仪,同时要求组织者、专家、技术支持者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做好学习者社区学习的支撑工作,为学习者遵守伦理规范创设良好的环境,多方合力促使学习者自主规范社区行为并将良好的行为习惯迁移到线下。

从个体角度来说,通过伦理规范,学习者明确了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从群体角度来说,群体环境中塑造的个体具有群分效应,便于刺激失范的个体行为复归,在专题教育社区中,社区各主体遵循各自的伦理规范,营造出的良好行为氛围将矫正个别学习者个体的社区失范行为。在各社区主体的引领、指导、示范、约束下,学习者的社区行为更加规范,伦理规范也在学习者不断的应用实践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伦理规范促进学习者知识获得与能力提高

学习者选择进入某一专题教育社区,与其他社区成员构成学习共同体,通过查阅社区最新资讯、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小组活动,获取社区资源和社区小组资源,在与各社区主体交互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相关领域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

伦理规范明确了各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在专题教育社区中的行为准则。它要求学习者要好学、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参与社区交往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完成各项社区学习活动;要求管理者要做到管理有序,包括但不限于及时更新社区最新资讯、合理归类整理社区资源和小组资源、组织管理社区和小组活动等,通过这些行为,为社区内的各项学习活动做好组织保障工作;要求助学者要做好创新示范、注重导引及时、因材施教等,做好社区的助学服务,积極对学习者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和调控,通过搭建学习脚手架,推送适合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潜移默化地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伦理规范也对组织者、技术支持者、资源提供者和主题内容引领者行为进行约束和指导,为推进社区学习活动的实施与推进、监管、总结与评价做好相应支持和保障工作。在伦理规范约束下,学习者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途径更加多样,资源获取更加便捷,学习活动更加有序,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社区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获得感更加强烈,学习交互更加有效,进一步促进了知识获得和能力提高。

3.伦理规范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区的文化建设、资源建设、活动开展和良好的社区使用体验。从社区文化建设来说,社区中各主体遵守伦理规范,可以准确地定位社区的价值和意义,组织者、管理员、助学者各司其职,学习者、资源提供者、主体内容引领者各行其道,互助互爱,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从社区资源建设来说,资源提供者按照伦理规范提供优质、丰富、便于获取的社区资源,助学者、学习者在社区活动中遵守伦理规范,生成更多的适切资源;从社区活动开展来说,社区活动是社区成员在社区中的主要行为方式,各种社区角色遵守伦理规范,全面统筹、有序管理、积极参与、文明交往、共同开展,形成社区活动的良性发展;从社区使用体验来说,技术支持者遵守伦理规范,不断完善社区功能,确保平台稳定与安全构成了优化社区体验的“硬件”基础,其他社区角色遵守伦理规范,为社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构建了优化社区体验的“软件”基础。总之,在各社区主体恪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社区良性文化的逐步形成、优质社区资源得到汇聚与生成、社区活动的进一步规范、社区体验更加优化,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活力、凝聚力,最终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专题教育社区中具有组织者、管理者、助学者、技术支持者等多种角色,开展管理、助学、学习、服务等多种工作,进行活动参与、资源上传与下载、主题内容发布与回复等多种行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思维方式,是分布在各地的自由人。这种社区成员的异构性和活动的复杂性是社区活力的源头,也是需着重警惕的因素。伦理规范从社区主体的角度,多方面对各种社区角色及其行为进行规范,使组织者和管理者提升理念、做好规划、定好方向、科学管理、落实保障;使助学者涵化修养、创新示范、关注差异、及时引导;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提升素养;使技术支持者保障稳定、有章可循;使社区资源和主题内容更加优质、便捷、丰富、前沿。社区中各主体各司其职,同心协力,就能达到社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通过伦理规范的持续发挥作用,社区学习者行为进一步改善、学习者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力逐渐增强,又会反过来影响社区中各主体潜移默化地受到内在感化,更加认同并自觉遵守伦理规范,实现良性循环。

(二)建议

截止2021年5月,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共创建社区273个,吸引社区成员24万余人,开展社区活动共计7900余个,生成社区资源共计62万余条。在伦理规范的约束下,各项社区活动稳步开展。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仍存在部分社区成员不遵守伦理规范现象,归根结底,这与社区成员伦理规范意识不强、社区伦理规范应用不深、伦理规范约束不到位有密切联系。基于对专题教育社区的长期治理经验与实践,研究者就如何促进伦理规范应用提出以下建议。

1.推广伦理规范,普及伦理规范意识

专题教育社区各主体既是社区文化的获益者,也是社区文化的创设者,社区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受伦理规范影响。组织者可通过宣传推广伦理规范,组织社区主体讨论伦理规范等方式,促使伦理规范深入人心。随着各社区主体逐渐习得正确的伦理意识与社区行为,久而久之将固化为社区道德礼仪表达,形成“遵守伦理规范光荣,伦理失范行为可恥”的社区文化氛围。

2.探索激励机制,促进伦理规范应用

伦理规范并非法律法规,不能被强制执行,促进伦理规范应用首先要激发各社区主体的应用动力。一般来说,动力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专题教育社区大多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牵头组织创建的,这就为激励机制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E时代教师信息素养”社区是由四川宜宾翠屏区师训中心创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当地教师。为增强社区活力,鼓励大家遵守伦理规范,他们制定了《E时代教师信息素养专题教育社区参与者考核标准》,根据教师线上学习的活跃度、社区活动的参与度等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教师培养挂钩,促进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但通过行政能力的推动终究还是外部动力,让社区成员充分感受到伦理规范带来的良好变化,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通过以上研究,促使伦理规范发生作用的因子可以从组织管理、社区文化、促学三方面考虑,这倒逼各社区主体,尤其是社区组织者、管理者不得不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对社区进行管理、如何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怎样开展各项社区活动促进学习者学习,进而激发各社区成员应用伦理规范的内在动力。

3.完善技术平台功能,加强伦理规范约束

专题教育社区基于技术平台开展各项活动。在伦理规范应用过程中,技术平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基于伦理规范完善技术平台功能,是推进伦理规范应用的基石。

首先,技术平台支持社区组织管理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是各主体遵守伦理规范的硬件基础。伦理规范从组织管理、社区文化、促学三方面进行约束和指导,技术平台则应完善与之对应的各项功能。如社区管理者可以便捷有序地管理社区成员、社区资源和社区活动;助学者可以及时获得提示助学的信息,高效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等。

其次,技术平台相关功能的完善可以实现社区主体自律与他律的相统一。社区主体参与各项社区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各主体遵守伦理规范是自律的体现。然而,虚拟学习社区的线上学习环境的约束性不足极易导致社区主体出现伦理失范,通过将伦理规范写入技术平台的“脚本”中,通过预先设计的“脚本”去“规定”和约束社区主体行为,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伦理失范的发生,如通过技术实现对个人隐私和产权的保护、避免某些敏感信息的出现、适时适当的通知提醒等,将完全靠“自律”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通过社区主体内在动力和技术平台的外在约束,促进伦理规范的深度应用。

作者简介:

曾媛: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应用。

责任编辑:邢西深

猜你喜欢
社区活动伦理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浅谈如何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
穿针引线,在社区活动中传承民俗文化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国外政党基层组织的社区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