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梅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制定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可以围绕这三方面,有意识地展开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即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到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德育内容的分析研读
(一)德育内容在数学教学目标中的体现
数学教学目标是围绕三个方面制定的,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明确指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一阐述明确指出,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老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勤奋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以及不畏艱难的坚毅品格,这些其实都是德育内容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体现,这种德育渗透是以数学文化的形式展开的,所以通过研读数学教学目标,很清晰地就能发现,其实在观念层面上德育已经渗透到了数学教学中。
(二)德育内容在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要突出数学这一学科的本质特征。”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数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思维和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必须先于学生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便在课堂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其渗透给学生,这其实更是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体现,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离不开德育教育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情境图渗透德育教育
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就是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而这些情境中很多都蕴含了隐形的德育元素,在教学时要将其深入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
数学书中的情境创设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旨在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下学会知识,但有的时候教师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德育情境。例如六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百分数”的知识,关于百分数,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并不多,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共计产生了金牌339枚,其中中国获得了38枚,让学生计算一下我国获得的奖牌约占总数的多少,通过计算,学生知道了中国金牌数约占总金牌数的11.21%,在206个参赛国家或地区中位居第2,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通过这一情境,学生既能深刻地认识百分数,还能激起他们的爱国情怀,感受到我国运动事业的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陈晓霞.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讨[J]. 学周刊,2018(05):68-69.
[2]董启海.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