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菲
摘 要:小學语文教学中运用视觉素养教育具有较为实用的价值,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提升学生对语文内容理解记忆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视觉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视觉素养教育;应用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视觉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和锻炼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会有独特的新鲜感,所以对于高科技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缺乏准确的判断力。所以,在吸引学生学习的另一面,就是要培养学生视觉素养与语文能力,教会学生会思考、会交流、会沟通,懂得如何控制等能力。
(二)锻炼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大脑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段时期大脑思维的拓展对未来的学习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将学生的左右脑全部开发出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单一式教学无法展现语言的魅力所在。需要教师采用创新的教育手段,全面发展学生的视觉素养教育。通过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带给学生视觉上的盛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视觉素养教育的方法
(一)开发视觉感知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视觉材料,比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汉字的组成结构、特点等演化过程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加深对汉字的理解能力。
(二)提高视觉表达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对视觉素养材料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进行生动的表达。通过视觉将画面输入大脑,经过大脑加工,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出来。通过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分享,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和理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借助视觉图像讲解内容,培养学生视觉解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视觉解读能力。通过培养学生视觉解读能力,教会学生通过视觉形象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视觉图像,与课堂所要学习的文章或文字内容建立起联系,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内容。
(四)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机械、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摒弃,逐渐向多样性、娱乐化的教学模式转变。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活动、创设情景及鉴赏等形式,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及方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带领学生相互交流、分享。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罗双兰,张舒予. 新西兰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视觉素养教育及其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09(05):80-83.
[2]支锦霞. 小学语文教育中视觉素养培育的实现[A]∥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