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龚小凡
(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
好的书籍封面能够形象快捷地表现书籍的题材、主题和风格。《青春之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的红色文学作品,其多个版本的书籍封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内涵,传递出小说文本的时代气息和青春气息,有力推动了作品的传播与接受。本文以《青春之歌》的书籍封面为研究对象,拟探讨其封面的视觉表现特征及其所体现的红色文学封面的设计经验与传统。
《青春之歌》是作者杨沫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长篇文学作品。小说描写一位青年女学生林道静在共产党人的影响和帮助下,经历曲折的过程,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小说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20 世纪30 年代的社会动荡中成长起来的青年革命知识分子形象。1 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连环画、电视剧、歌剧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书籍封面的图像对于书籍内容的传达有着重要作用,封面图像作为书籍封面的重要视觉元素,通过对书籍内涵的提炼和概括,以视觉化的方式在封面上体现书籍的内容与主题。2《青春之歌》书籍封面的图像以人物形象为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品的主人公形象,另一类是与作品相关的群体人物形象。
《青春之歌》书籍封面上的主人公形象以小说主人公林道静为创作原型,封面人物形象描绘出林道静的服饰、发型、神情、姿态等人物肖像方面的特点,刻画出女主人公清纯美丽、勇敢坚定的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首先,书籍封面中主人公的发型为飒爽的直型短发,有刘海至眉前(图1),是民国时期流行的女学生发型,反映出主人公的学生身份,显得清爽与干练。其次,封面上主人公的服饰十分简洁,穿着朴素大方,常常在颈间系一条没有图案装饰的素洁白色围巾,围巾交叉围戴,十分随意,朴素自然。(图2/图3)素色长围巾是民国时期男女知识分子的一个服饰特征。《青春之歌》书籍封面对女主人公发式、服饰的描绘体现出特定的时代气息和人物的学生及知识分子身份,给人纯洁质朴、自然明净的感觉。这些封面形象常以半身或头像为表现对象,突出刻画人物的面部,重点描绘了主人公的端庄美丽,以及严肃坚毅的面部表情。这些人物特征构成了《青春之歌》书籍封面最具有标志性,且固定化的主人公形象,传达出林道静这一革命的青年女知识分子的形象特质。这一形象的经典造型给广大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记忆。
图1 《青春之歌》封面,外文出版社,杨沫著、南英译,1978
图2 《青春之歌》封面,北京出版社,杨沫原著、改编,1960
图3 《青春之歌》封面,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01
此类群体图像在《青春之歌》的封面上也较为常见。这类图像能够更直观地展现书籍中的典型场景,展现出千千万万献身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构建以故事叙事为导向的场景画面。同时,在这些封面中,同样的人物群体图像,通过不同的构图版式处理,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图4/图5/图6)
图4 《青春之歌》封面,作家出版社(第一版),杨沫著,1958
图5 《青春之歌》封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2018.12
图6 《青春之歌》封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01
首先,在这类图像中可以看到大量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可看出人物正处于抗议活动中,图像中的人物昂首挺胸,表情严肃,目光直视前方,他们身后的背景中有旗帜和横幅。(图4/图5/图6)人群队伍中的红旗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的领导。其次,在这类书籍封面上,对群体图像做了不同的构图处理。图4 的封面上,群体图像布满整个封面,具有分量感,带给封面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群体图像中的人物面向左侧。在图5 的封面上,对同一群体图像做了缩小处理,置于封面左下方位置,将群体图像与文字做了版式上的呼应与协调。图6 的封面同样是缩小版的图4 群体图像,中间进行了图形设计,把群体图像放到图形左下方,并将群体图像进行了反方向处理,面向右侧,与右边的书名形成一种紧密关联。这类群体图像封面,体现了人民的觉醒和斗争,富于气势和力量感,显示出《青春之歌》以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叙事的意义旨归。
除了图像,《青春之歌》书籍封面给人视觉感受最为强烈的视觉元素是文字与色彩。书籍封面的色彩与文字处理得当,有利于提升读者的视觉感知。一些《青春之歌》书籍封面采用了红色或红白灰色系,色彩的搭配能够充分体现作品的历史特征与精神内涵。《青春之歌》书名的文字设计具有较强的辨识度与时代特征,利于传达信息和吸引受众,同时还蕴含着文化艺术气息。
书籍封面上色彩、色调的选择与书籍的思想内容与精神内涵密切相关。一些《青春之歌》以红色、红白灰色系为封面主色调,表达了人民向往自由,渴望妇女解放,投身革命的愿望,同时彰显出积极进取的心态和融入火热革命斗争的象征。图7、图8、图9 的《青春之歌》书籍封面以红色为主,红色是传统的吉祥色,也是五星红旗与党旗的颜色,具有民族特点,象征着革命、鲜血与胜利,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也正是此书籍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此外,一些《青春之歌》书籍封面以黑灰、黑白为主色调,给人庄重严肃的感觉,能体现革命历史的深沉与厚重。黑色有着明度差别,可以表现出对象的不同层次,较好地体现画面的整体感。
图7 《青春之歌》封面,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图8 《青春之歌》封面,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6
图9 《青春之歌》封面,新疆人民,2003.11
有一些《青春之歌》的书籍封面没有图像,属于纯文字式封面,文字信息突出,封面元素简洁。书籍封面字体的选择与运用通常根据书籍的内容进行设定,《青春之歌》的纯文字封面常常把文字的处理编排组合到最和谐的状态。如图11、图12都属于横排文字,书名字号远大于其他文字字号,排列在封面偏上的中心位置。作者位于书名下方居中位置,出版社信息位于封面下方居中位置,以字体、字号的不同来凸显不同信息。
图11 的《青春之歌》书名字体使用了行书。行书是书法艺术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书体,其实用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行书的“行”为行走的意思,它不像楷书那么端正,也不像草书那么潦草,它是楷书的草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图11 封面的书名就使用了行楷,给封面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气息。图12 的《青春之歌》书名字体运用了宋体,宋体源于宋而兴于明,也是现代通行的印刷字体,宋体字的结构方正匀称,端庄大方。该封面书名以横排版式居中,并与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平行排列,平稳有序。图13 的《青春之歌》书名同样采用了行楷字体。纯文字封面相比有图形图像的封面更简洁,少装饰,但有时显得比较单调。如果设计者善于利用字体、字号及版式的综合编排,将文字作为封面的视觉元素处理,也同样能获得很好的视觉效果。
书籍封面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直观地展现出书籍的主题与风格。好的书籍封面常常在具有时代特征的视觉表现形式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青春之歌》书籍封面的视觉表现对于当代设计和艺术创作具有借鉴意义。从内容上看,《青春之歌》主人公图像与群体图像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表现方式上看,《青春之歌》的书籍封面表现出写实性与大众性的特点。
《青春之歌》书籍封面的主人公图像与群体图像具有鲜明的主题性,能够直观地传达书籍的内涵与意义。在诸多《青春之歌》的书籍封面中,图4 王荣宪设计的群体人物封面以高度浓缩的形象和场景很好地传达出小说文本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氛围,表现了小说的内容与主题,成为《青春之歌》封面设计中的一个经典,并被后来者以不同的形式反复使用。1949 年后,包括《青春之歌》在内的红色文学书籍在封面设计的主题性、写实性及大众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与设计传统。这些经验与传统为当代的书籍设计和艺术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是应该被传承的新中国视觉艺术中的宝贵历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