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杨沫的《青春之歌》在出版之后广受好评,但是一年之后,郭开发表文章对其展开批评,从而引发了对《青春之歌》的大讨论。五六十年代,学者们普遍从“政治阶级”的视角来解读,从而忽视了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七八十年代,《青春之歌》开始走出文革的冷遇,研究者们又将视角投放到文本内部进行分析和讨论;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中后期,《青春之歌》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状况,从多元化的视角给与我们更为新鲜和丰富的阐释。
关键词:杨沫;《青春之歌》;接受;发展
作者简介:苏雪妍(1992-),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辽宁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01
引言:
杨沫的《青春之歌》作为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成长与蜕变的长篇小说,出版至今已大半个世纪。《青春之歌》在文学接受的历程中也表现出了论争、改编、质疑和肯定等多种的接受形态。按照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和伊瑟尔的观念,文学接受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起期待视野的往复过程,作者用他的审美创造力设计出了一种空框式的召唤结构,以此来唤起读者自身的审美创造力,使读者在对“游移视点”[1]的必然接受过程中完成了文学接受的过程。
一、“政治阶级”下的逃逸
20世纪50年代,文学和政治的关系问题很是突出。由于《青春之歌》带有明显的政治印记,郭开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发表了文章,对《青春之歌》进行了政治上的否定。 郭开指责林道静身上充满了小资产阶级的情调,他认为杨沫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自己的作品当做小资产阶级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的[2]。但很多学者也做出了相反的回应,茅盾就以一篇《怎样评价<青春之歌>?》来肯定了《青春之歌》这部作品。他认为:“小说描写了林道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林道静在入党以前就在追求真理,坚决地进行自我改造,在敌人的淫威之下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一部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 [3]。在“政治第一,文艺第二”的高压下,杨沫对《青春之歌》进行修改,增加了迎合时代的内容。文学创作受到了时代和政治的影响,文学接受亦是,政治和阶级观念深入人心,文学的巨大压力迎面而来,描写主旋律的作品才容易被大众接受。
二、“文学本体”中的复燃
《青春之歌》在文革中被当做大毒瘤来进行批判,杨沫也受到了漠视,这造成了十年的研究空白期。到1978年末期,“拨乱反正”使《青春之歌》得到了解放,全国都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贯彻落实了毛主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大家开始用实事求是的眼光来解读作品,而《青春之歌》也得到了公平公正的待遇,作家和评论家们抛弃了以往破旧的“阶级政治”的观念,对《青春之歌》进行更加客观的分析,使其再次回归到了文学和文学批评的领域,尽管这一时期的很多文章都从作品的主题、人物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等文本的内部要素进行探讨和分析,但是对于作品的缺点和不足的讨论依旧没有创新,在今天看来,批评和鉴赏的模式仍有不足,可是相比于五六十年代的批评和研究而言,这是一种进步,并且这种进步有利于读者的接受。
三、“多维视角”里的绽放
随着特殊历史时期的远去,文坛注入了更为新鲜的元素,读者审美趣味的提升,《青春之歌》迎来了新的批评研究,这使得人们对作品的接受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人们再次解读《青春之歌》时,就站在了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下去探讨和分析小说,为《青春之歌》的研究和批评开拓了新的视角。如李扬认为《青春之歌》是“成长小说”,通过年轻女性知识分子林道静的成长历程,来证明只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才能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李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由此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所以在新时期的文化环境下,文本接受和文本研究都出现了繁盛的局面,新的文学评析为《青春之歌》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也使文学的接受变得理性和深入,全新的视角让这部作品绽放出了更为鲜艳的花朵。
结语:
《青春之歌》走过了半个多世界的艰辛接受道路,这使我们有了更为深刻的接受过程。五六十年代关于作品的论争和作家的修改说明了文学接受过程中主流话语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强力规范和压抑;文革之后对于作品的研究和批评逐步回归客观是人们文学阅读中“游移视点”[4]的接受反应;对于《青春之歌》的“再解读”就是立足于新的文化语境和批评视野下,读者对于经典作品的特殊观照。《青春之歌》在承传之中重建着新的历史,凸显出了文学接受的新的美学意义。所以,杨沫是属于五十年代的,而林道静也拥有着专属于那个时代的荣光。
注释:
[1]沃尔夫冈·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郭开《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的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第2期.
[3]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第4期.
[4]沃尔夫冈·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文献:
[1]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2]陈骏涛.重读《青春之歌》—关于林道静的形象及其他[J].安徽文艺,1977(10).
[3]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颜敏.从个人化记忆到集体性记忆—重读《青春之歌)》[J].创作评谭,1999(4).
[5]杨沫.杨沫文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6]作家出版社编辑部.《青春之歌》评价[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