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知网的包虫相关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021-11-06 06:13:14张学勇简莹娜魏彦明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包虫绦虫包虫病

张学勇 简莹娜 魏彦明

(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2.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

包虫病(Hydatid disease)亦称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分为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 CE)和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分别由带绦虫科棘球绦虫属的两种绦虫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中绦期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组织(主要是肝脏和肺脏)所致的人兽共患慢性寄生虫病,对其宿主的安全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同时,包虫病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17种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闫鸿斌,2015; 陈骏等,2018)。人和动物的包虫病很早就为人所知了,但自从描述以来却以各种名字命名。自从1758年引入现代动物学命名法后,不再引入宿主动物名而命名为现在的Echinococcusspp.;经过不同科学家对Echinococcusspp.虫体的形态学描述,才确定了现在的名称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 Batsch, 1786)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 Leuckart, 1863)(Romigetal., 2015)。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一般为犬和狼,终末宿主吃了牛、羊、啮齿动物(中间宿主)的肝或肺里的包囊而被感染,感染一定天数后就会排出虫卵,人或其他牛羊等动物(中间宿主)误食虫卵后,在其肝、肺等脏器里发育为囊型包虫病;包囊内生长出原头蚴或原头节再被犬狼等终末宿主吞食后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完成生活史(刘平等,2016)。多房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一般为狐狸、犬和狼。中间宿主为田鼠、鼠兔等小型哺乳类动物,寄生生活史与细粒棘球绦虫类似;人感染此绦虫幼虫称之为泡型包虫病,也称为“虫癌”(刘平等,2016)。

包虫病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欧州和亚洲的北半球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冻土地带,如北美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欧洲的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土耳其、希腊和波兰等,以及中东的伊拉克和伊朗等地中海各国,亚洲中国的西北地区及东北地区,以及日本的北海道等地区,呈现世界性分布,随着世界畜牧资源的开发国际进出口贸易的频繁,棘球蚴病也在不断扩散,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Eckert 1997; Agudelo Higuitaetal. 2016; Cadavid Restrepoetal. 2016; Deplazesetal. 2017; Gürleretal. 2019)。我国包虫病最早记载是Uthemen于1905年在山东青岛首先发现一例,之后学者相继报道了兰州、北京、辽北等地的病例共40例(朱文杰,1984)。目前,我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相继有包虫病病例的报道,流行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刘平等,2016)。我国仍然是囊型和泡型棘球蚴病最重要的流行高发地区,当然我国也是发表文献量最多、影响力高的国家之一;而对于我国国内期刊中,近十年的包虫文献计量分析文章还未报道。

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已经发展成为集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专利、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的知识发现网络平台(涂佳琪等,2019)。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检索2009—2019年间收录的包虫病的研究文献,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文献发表情况,通过对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发表层次、发文作者和机构、基金支持、高引用次数、发文期刊、文献类型和关键词等因素分析,并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包虫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以期梳理出包虫病的研究发展脉络,揭示我国包虫病研究领域的动态变化趋势和规律,有助于相关科研人员对该领域情况的全面了解。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数据来源

通过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搜索发现,知网报纸数据库主要收录关于包虫的大众科普、政策研究和行业指导的社会科学类文章,非自然科学类文章;年鉴数据库收录的均为政府地方史志部门总结的包虫病的流行病学报告;会议库收录的绝大部分是包虫病及病原等研究相关的会议摘要,其详细内容均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上发表;标准库和成果库收录的包虫研究相关的文献样本量较少,不宜进行分析,故上述样本库文献不纳入统计分析。所以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库、学位论文库和专利库为数据来源,文献检索时间跨越11年,从2009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检索时间为2020年3月6日。

1.2 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文献搜索功能和数据平台,以“主题”为检索项,以“包虫”或“棘球”为检索词,匹配度为“精确”进行高级检索,在3个库(期刊库、学位论文库和专利库)中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期刊文献、硕博毕业论文和专利全部以参考文献形式下载,然后导入到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中进行去除重复、以及包含广告、人物访谈传记、资讯、商情新闻、期刊目录、文体索引、会议通讯速递等处理,逐一进行内容主题检查,去除与包虫病及病原等科学研究关系不紧密的文献,重新建立文献管理数据库。从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所属学科、文献所载期刊、文献研究层次、主要支持基金项目来源、文献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和文献关键词词频等数据,利用Excel和GraphPad Prism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 meta分析方法

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包虫病原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2)基础研究学术期刊发表;(3)应用研究学术期刊发表;(4)须为期刊论文且能够检索到全文。排除标准:(1)非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学术期刊发表;(2)经验交流、个案报道、科普研究、会议、报纸、年鉴、图书、成果、标准、学术辑刊、古籍、法律法规、政府文件、科技报告、政府采购、工具书和特色期刊等非学术期刊论文;(3)不能获取全文的文献。完成文献搜索后,再利用Excel和GraphPad Prism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时间和发文量

通过检索2009—2019年发表的文献,手动去除重复等研究不相关的文献总共检索到5 268篇“包虫”“棘球”相关的文献,其中期刊文献4 505篇(中文文献2 728篇,外文文献1 777篇),硕博论文544篇,专利219篇(图1)。

图1 2009—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包虫研究的文献发文量分析Fig.1 Analysis of the amounts of published papers relevant to hydatid research in CNKI from 2009 to 2019

2.2 文献学科层次类别分布

对检索到的涉及包虫病及病原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图2显示研究层次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类的工程技术(占比46.20%)、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40.94%)、行业技术指导(5.87%)、专业实用技术等,文献学科类别主要分布于临床医学、兽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等类别。

图2 2009—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包虫文献学科研究层次分布Fig.2 The 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 of hydatid research of literature subject in CNKI from 2009 to 2019

2.3 载文期刊分析

学术期刊是交流展示科学研究成果的有效载体,通过对收录有关包虫文献的期刊进行数量统计分析,能够有效了解本领域期刊文献的分布特点,确定包虫研究领域期刊发表的主阵地,有助于了解对包虫的研究成果,也能为从事包虫研究的科研人员收集参考阅读文献,并为写作投稿等提供参考。

表1 2009—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包虫研究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Tab.1 The top 10 journals publishing hydatid research papers in CNKI from 2009 to 2019

基于中国知网对包虫研究文献涉及的中文期刊进行统计分析(表1)。结果发现,有12种期刊发表的论文在40篇以上,共发表论文944篇,占近11年发文总量的21.0%;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共发表论文858篇,占近11年发文总量的19.0%;其中《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为177篇,占前10位的期刊刊文总量的20.6%,为发表中文文献数量最多的期刊;其次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和《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依次占 18.2%和 14.9%,符合文献的集中分散规律。在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中有4本期刊入选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和CSCD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中前3位的期刊均进入核心期刊和CSCD期刊。值得注意的是本领域的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均未进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目录(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和高起点新刊)。

2.4 文献产出机构和作者分析

在统计的时间范围内,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整理得到的关于包虫文献发文量位居前10位的机构主要是高校和医院(图3),这些机构中属于高校的有6所(包括附属医院),属于医院的有2个,国家级机构有1个,省级机构有2个。根据统计结果,这些机构总共发表文献1 261篇,占全部文献的27.99%;文献发表数量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是新疆医科大学(包括附属医院)、青海大学(包括附属医院)和石河子大学(包括附属医院),总共发表文献770篇,占前10位机构发文总量的近2/3(61.10%)。前10机构中除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外其余9个机构均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其中新疆自治区占了3个名额,青海省也有3个名额。新疆医科大学(包括附属医院 )发文量排在第1位,总共发表420篇,占前10个机构发表文献总量的33.31%。

表2 2009—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包虫研究发文量前10位的作者Tab.2 The top 10 authors on the amount of publishing hydatid research papers in CNKI from 2009 to 2019

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包虫发表文献量最多的前10位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表2),前10位作者总共发表文献518篇(包括重复文章:同一篇文章同时署上几位作者的名字),作者最多的研究机构是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的4位教授共发表文献282篇,署名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温浩教授(130篇)。

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包虫文献发表的主要机构是医院,表明包虫病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同时这些机构和发文作者与包虫病的流行地区正好吻合,表明我国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正在把科学研究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图3 2009—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包虫研究发文量前10位的机构Fig.3 The top 10 institutions on the amount of publishing hydatid research papers in CNKI from 2009 to 20191: 新疆医科大学(包括附属医院)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including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2: 青海大学(包括附属医院)Qinghai University(including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3: 石河子大学(包括附属医院)Shihezi University(including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5: 青海省人民医院Qingha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6: 宁夏医科大学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7: 重庆医科大学(包括附属医院)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including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8: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Qinghai Institute for Endem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9: 四川大学(包括华西医院)Sichuan University(including West China Hospital);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

2.5 基金资助项目分析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为了全面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控制包虫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制定《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同时我国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计划,其中十五项重大行动中,即包括“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并特别指出了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的防控。于2009—2019年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到的包虫研究相关文献的主要资助基金项目分布(前10位)如图4。资助项目来源中有6项为国家级项目,其余为省级项目,表明我国政府对包虫病高度重视,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前3名资助项目分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分别资助发表文献数量为626、79和48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626篇的文献资助量位居第一,占所有资助文献量的66.52%,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包虫研究资助的重要机构。根据统计结果分析,4个省级资助项目主要来自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这些资助机构刚好与包虫病的流行地区吻合,我们国家地方政府对本地的包虫研究也非常重视。

图4 2009—2019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包虫研究排名前10位的资助基金项目Fig.4 The top 10 funded projects for hydatid research in CNKI from 2009 to 201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Xinjiang; 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 4: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 Ningxia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5: 青海省科技计划 Qinghai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6: 长江学者和创新发展计划 Changjiang Scholars and Innovation Team Development Plan; 7: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863) ; 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规划)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lan(973); 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2.6 高引频次文献分析

一般期刊文献的被引频次是衡量文献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献被引次数越高,通常表明此研究成果影响力越大。通过中国知网统计分析,列出了包虫研究相关论文引用频次最高的前10篇文章(表 3),其中8篇文章为研究综述,2篇为研究型论文;包虫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包虫防治形势与任务、防控形势与挑战、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等。

2.7 国内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利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方法来确定目前国内包虫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即通过关键词在包虫研究文献中出现的频次来确定该病原的研究热点(李军,2010)。利用知网数据库中的关键词分布功能,对所检索到的数据文献进行分析,得到包虫研究领域的出现频次超过30次的关键词共19个(图5)。包虫研究领域的热点分为包虫病(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93篇;包虫病免疫预防(疫苗)的研究:27篇;包虫病新诊断方式的研究:9篇;包虫病基础免疫研究:11篇;包虫病的药物治疗研究:179篇;包虫病临床治疗(手术方式的推广)研究:476篇。从数据可以看出,包虫病的基础免疫预防与新诊断方式的研究篇数较少,包虫病的临床药物与手术治疗研究篇数较多,这与包虫病对人的巨大危害性密切相关。

2013年,中外科学家完成了多房棘球蚴绦虫和细粒棘球蚴绦虫基因组的测序及基因装配过程,从基因组角度对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生长发育,寄生虫的双向发育,免疫逃避和寄生虫的关键信号转导通路进行解析;对棘球绦虫4个发育阶段的转录组信息进行了深度测序和分析以及利用性挖掘研究。2015年,研究人员通过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人感染包虫后基因表达变化,以及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功能及在代谢通路中所发挥的功能。2017年,抗体芯片技术用于研究包虫病患者的炎症因子和凋亡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前,CRISPR/Cas基因编辑新技术尚未用于包虫的研究中。对于非编码RNA在包虫病中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绦虫不同时期非编码RNA的表达谱的研究,以及宿主感染绦虫后的非编码RNA的表达谱的研究。

表3 2009—2019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包虫研究中高频引用文献分布Tab.3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ly cited papers on hydatid research in CNKI from 2009 to 2019

图5 2009—2019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包虫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分布Fig.5 The co-occurrence networks of keywords on hydatid research in CNKI from 2009 to 2019

2.8 meta分析结果

根据meta分析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统计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期刊文章2 176篇,其中基础研究文章1198篇,占55.1%;应用研究文章978篇,占44.9%。

3 讨论

通过对近 11 年来,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对包虫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按照文献计量学、主题及关键词词频法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概述解析了包虫的研究现状及动态变化。包虫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在我国流行地区得到了政府与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包虫研究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在我国西北地区及国际流行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本文的文献统计分析结果来看,近11年来文献发表数量呈现逐年平稳增加,其中2018年关于包虫的发文量最多,为683篇,2009年最少,为344篇。专利的申请数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在2016年达到顶峰,为45项,之后数量开始下降。学位论文的数量基本平稳,2017年最多为73篇。表明,我国包虫病及病原的研究文献主要是以期刊文献和学位论文为主。于2018年发表文献数量达到高峰,可见我国对包虫相关研究具有引领作用,完成了多层次的累积性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改进发展了手术治疗方式,也有相应的专利申请,促进了一些科研成果的完成。我国前几年学者的研究文章多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外学术交流频繁,近几年来在外文期刊中发表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与中文文献数量趋于平衡,部分文章发表在高水平外文专业期刊上,促进了与国际同行学者更好地交流,提升了我国学者及研究机构的影响力。

从文献发表数量和研究机构分析来看,发表文献数量排在前3名的机构是新疆医科大学(包括附属医院)、青海大学(包括附属医院)和石河子大学(包括附属医院);排在前3名的作者是温浩、伍卫平和丁剑冰教授,温教授和丁教授均来自新疆医科大学且有3位,同时温浩和伍卫平教授也是包虫研究高频引用文献的作者,表明新疆医科大学团队在包虫研究及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说明他们是稳定的研究团队,推动了包虫研究的持续系统地发展。在资金项目支持来源方面,基金项目来源广泛,6个国家级项目,4个省级项目,表明我国政府对包虫研究高度重视;4个省级资助项目主要来自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表明地方政府通过基金项目支持科技发展来解决危害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包虫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特点,(1)我国对包虫的研究重视程度与热度及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同时外文发表文献数量呈现着逐年增加趋势,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视。(2)我国的文献发表研究结构多分布于高校和医院,文献多集中于医学和兽医学领域,研究学者众多,内容丰富。(3)通过关键词词频共现网络可以看出,包虫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的病原学及血清学诊断、手术治疗与疫苗防控,以及病原棘球蚴及棘球绦虫的生物学研究,泡球蚴病又称为“虫癌”,严重危害着我国西北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及牛羊产业贸易(游锡火等,2018; 张梦媛等,2017)。关于包虫的防治研究仍为未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包虫病研究作为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在包虫研究领域中一直投入着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大大降低了包虫病的流行率,手术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流浪犬及野生动物的驱虫以及感染早期检测技术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攻坚突破。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和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展示了包虫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现状。通过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分析包虫研究相关的文献,再将检索到的文献数据导入文献管理软件,进行了手工检索处理,保证本文研究结论的可信度。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文献遗漏或文献重复,在人工筛选文献过程中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所以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本文在总体上能够反映国内关于包虫的研究概况,比较科学客观合理地反映了包虫研究的动态变化。本文为了解我国包虫研究发展动态和现状提供了科学参考,也为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申报、学术交流、论文发表等提供重要信息。

猜你喜欢
包虫绦虫包虫病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当代水产(2022年7期)2022-09-20 06:22:28
浅谈犬粪包虫抗原实验室检测及分析
羊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防治
肝囊型包虫破入肝内胆管的CT、MR 诊断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8
牛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04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青海政报(2017年17期)2018-01-31 02:25:45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8
新疆14地州2014年家畜棘球蚴病感染调查报告
羊棘球蚴病疫苗免疫山羊后的抗体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