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祥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算”与“用”相结合呢?对此,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不断地优化教学策略,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方式更加科学高效。
关键词:算用结合 情境教学 应用策略
“算用结合”的情境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不是远离学生实际的过时陈旧无意义的“伪算用”情景,它是教师意念中牵动学生兴奋神经和支撑课堂有效展开的载体。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算用结合”却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依据情境教学特点,展开算用结合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算”与“用”相结合?教师可以设置生动有趣的情景,在充分研究小学生心理状态和现阶段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将计算和应用进行充分的结合,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其全方位地提升數学素养。
(一)针对性
数学教学的展开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充分地把握学生的现实状况,根据其心理特征等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以此设置更加积极高效的教学情景,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应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便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应当创设具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情景,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
(二)问题性
事实上,情境的创设不能过分简单,应当创设问题情境,以便学生能在问题的正确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由此,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也便于相关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此外,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以求得问题的答案。
(三)数学性
情景设置必须包含有数学知识等。由此,学生才能够在情境中得出相关的数学结论,从情境中获得一定的数学启发,从而进一步把握相关知识。教学情景应当在教学目的的指引下设置,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的特征和学生的性格等进行教与学的系统化调整与安排,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准确把握教学契机,定位算用结合最佳点
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教师应当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等进行生动有趣的情景设置,以此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使得学生意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其与生活实践的密切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数学学习。此外,这也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充分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以此提高其自身的数学素养。
(一)挖掘文本中的生活素材,从而高效利用教材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也应当趋向现代化。因此,教师应当高效地利用多媒体,通过动画、视频、图片等的演示,把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情景呈现在学生眼前,以此来吸引其有意注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能够让他们从生活情景中获得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加法”时,先询问:“谁知道,咱们的家乡有哪些旅游景点?”学生们相继回答:龙岗抗大八分校、天长红草湖湿地公园等,教师出示课件:“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龙岗抗大八分校参观学习,目前有三辆车,大客车有46座,中客车有35座,小轿车有5座。班级总共47人,该如何选择两辆车呢?”从而引出“46+35,46+5,35+5”。教师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充分地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高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内容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与活动本质上是一致的。日常生活能够为数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提供一定的启示,并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更有利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一课,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假设商店全部产品七折出售,让学生根据商品的原有价格和折扣,进行最终价格与优惠金额的计算。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使得学生能感受到其实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是密切相关的,这不仅能有利于数学问题的高效解决,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反馈练习时,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的产生源自个体的日常实践,并且能够对个别实践的展开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展开反馈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栩栩如生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高效解决生活问题,以此对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与把握,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稳定性”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教室器材修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用三角形的结构特征加固桌椅等。又如“长度单位的认识”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周边物体的测量,或者在学校举办运动会时,由学生对跑道的长宽等进行设置,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加积极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算用结合的实效
实践教学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一味地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开展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
(一)角色参与法
为了帮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并且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以此帮助其更加深刻地体悟数学知识,并且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师可以将课堂打造成剧场,将课堂教学与日常实践相结合,从而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能够进一步发挥自我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教师可以模拟“旅游费用计算”的情景,让学生根据多种项目费用、游客人数等相关信息进行计算,使得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该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使其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
(二)问题探索法
儿童具有天真烂漫的性格,其对于周遭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情景创设,积极引导其展开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索,以此提高其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在“确定位置”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火车票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座位的确定,例如,5号车17号下铺,对应着5号车厢的17号座位的下铺。又如,飞机号码牌上显示5C这一信息,学生立刻指出:“这代表第五排第三个座位。”“上面并没有写‘3呀!那你又怎么知道呢?”事实上,学生可以推测C代表3。由此,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情景之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掌握,以此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更加高效地解决生活问题。
为了使小学教学的“算”与“用”更加紧密地结合,进行一定的情景设置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将其作为意念中牵动学生兴奋神经和支撑课堂有效展开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实践过程中意识到数学的独有魅力,从而真正喜欢数学,且能积极主动地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潘小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国忠.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小学教学参考,2005(11).
[3]林艺萍.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M].小学数学教育,2004.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