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玲
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范公小学,山东滨州256206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作为与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班主任应担负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良好道德品质进行培养的责任,这就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课改的深入,以往粗放的、一言堂式的管理方式已不适用于当前的精细化、公平化的管理方式的需求,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应积极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和管理工作内容的更新,以身作则,切实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班级管理效果。
与人们刻板印象不同的是,小学生天生模仿能力较强,周围环境和人极易对其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应注重自身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和语言表现。如果班主任只是以严肃、强烈的语言来约束学生们的行为,会使小学生产生对班主任的畏惧心理,使得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无法得到有效的拉近,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懂得对自身的行为和语言进行反思和改正,提升自身的素质的同时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成为小学生的行为模范和榜样。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小学班主任要与各任课教师、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的友好态度,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去和班主任就自身的状态和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交流和分享,使得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得以营造,进而促使小学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得以提升。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班主任教师要想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班主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们进行自主管理,自己给自己制定班规,这样在实行的过程中也更具有约束力。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关于班规的内容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发言权的,不应该由班主任一个人制定。班主任教师可以让班干部进行记录,之后进行整理归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意见进行适当的补充,制定出一个完善的适合本班级的管理制度。另外,班主任在执行班规的时候,要一视同仁,赏罚分明,让学生知道班规不是摆设。例如,在学生第一次迟到的时候班主任教师可以口头批评,第二次的时候可以罚学生打扫卫生等,实行宽严并济的管理手段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宗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在班级管理中,每个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具有个性化的差异。教师就应对这些个性化差异进行尊重,并以此为依据,来对学生进行激励策略的针对性实施,以此增强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如,班级内有的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程度较低,教师就可以结合其性格特征以及特长、优势,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激励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并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中,与其他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其性格的转变,促进了其积极健康的成长,从而能够有效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小学生对于集体概念的理解还不深入,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行为会对他人和集体产生怎样的影响,缺乏集体荣誉感,所以小学班主任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应积极进行集体活动的组建,使学生在集体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得到生生、师生互动和交流的加强,感受班集体的温暖,从而使得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在集体活动中,如果有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不要急于进行批评,应引导其就自身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正,以使其自尊心得以保障,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于集体活动中。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到敬老院进行帮扶活动的开展,将小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再由其内部决定小组长来监督活动的有效进行,之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中担任什么角色,都做了些什么,并认真倾听其他组的分享,教师可以对做得好的小组予以鼓励,以让学生认识到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敬爱老人的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教育管理理念层出不穷,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同时也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升给予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管理理念的优化与转变,更好的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升。首先,教师应充分重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以此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应积极的为学生提供自主班级管理的机会,并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充分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具针对性的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是不可缺少的职务,班干部对班级日常活动与学习情况比较了解,因此,班干部要充分发挥其职责,辅助班主任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班干部的选拔要严格,班主任要结合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组织和领导力这三方面进行选拔。另外,班主任还可以组建班委会,增加其他班委岗位,共同辅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以期班级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要鼓励班干部进行大胆的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为班级管理探索出新的途径。在班干部管理期间,班主任要多观察,对不到位的地方提出建议,在遇到问题时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对班干部所做出的良好表现,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表扬,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班干部的作用与正能量,让学生可以实现自治管理,进而为促进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小学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的管理中,应该采取严慈结合,刚柔并济的管理策略,这对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另外,班主任教师还应该多与这类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明确其出现迟到的原因,并且可以为小学生提出一些更好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养成不迟到,并且时时早,事事早的良好行为习惯,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小学班主任联合学生、家长的力量,并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激励策略的实施、集体活动的开展等有效策略的实施,来切实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