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11-04 17:45刘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4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数学思维初中数学

刘旦

【摘要】长期沿用说教讲解式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上限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在持续吸引学生、引导思考、强化师生互动等方面的价值,并围绕课堂导入问题、生活情境、个性化教学、自行提出问题等方面,就相应的应用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数学思维

问题导学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其优势在于既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性,强调以生为本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又凸显了教师的教学引导和管理作用,让教学过程能够始终在教师的掌控下,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传统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初中数学教学需求,而更加科学、高效的问题导学法自然受到了广大教师青睐。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价值

对问题导学法进行合理运用,能够从多个方面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优化。首先,持续吸引学生。问题导学能够贯穿整个数学课堂。从一开始的教学导入阶段,到最关键的知识传授和迁移阶段,再到最后的总结阶段,合理设置问题都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们长期处于精神集中的良好学习状态,有效改善兴趣不足、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等所导致的教学效果不佳现象。其次,引导思考。不少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较弱,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这导致他们难以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习惯于跟着教师机械化地接受知识。而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则能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指明方向的同时进行有效点拨,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与思考,在落实知识传授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思维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和质疑精神。最后,强化师生互动。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难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而初中学生正处于敏感的青春期,很容易受到这些因素影响,进而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师生互动并共同解决问题,无疑能有效改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进而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策略

第一,利用课堂导入问题吸引学生兴趣。课堂导入问题能够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从根本上解决兴趣不足而导致的各种课堂教学问题。设置导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知识点本身,而是要强调趣味性,在必要时甚至可以设置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并不紧密的问题。只要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那么可以在后续教学中进行科学引导,促使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数学知识上来。而要保障课堂导入问题的趣味性,就必须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把握,让学生能够真正对问题产生兴趣。否则的话,即便问题设置得再有趣,学生缺乏必要的兴趣,也很难起到课堂导入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时,在课堂伊始便借助多媒体展示了一张街景照片,并提出问题:“现在街上有很个人,其中一个人挎着黑色长包,穿着牛仔外套,你们能找出这个人吗?”学生虽然不知道教师想做什么,但都兴趣盎然地观察照片,并找出了符合教师描述的两个人。之后教师再解释道:“之前我们学习过一元一次和二元一次方程,现在我们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就和现在这张街景照片一样,求解的话可能就会出现两个解。”通过教师的这番描述,学生们不仅没有对一元二次方程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产生了强烈兴趣。

第二,借助生活情境设置合理问题。在设置问题时充分借助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带入到问题情境之中。这不仅能带给学生亲切感,也能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简单,易于理解。而在设置生活情境时,则一定要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而不能从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否则很容易出现生活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情况。例如,在教学《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时,教师通过口头描述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菱形,并基于此设置问题:“菱形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而在描述生活中的菱形时,教师避开了日本三菱汽车的标志等自身较为熟悉但学生并不了解的菱形,而是以广大学生都极为熟悉的操场铁网空隙、菱形奖杯、自动伸缩门、地板图案等进行举例,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有效思考。

第三,分组分层实现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个体存在一定差异的客观现实,教师可以采取分层分组的方式进行提问,进行实现个性化教学。通常分层分组需要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并针对各层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时,教师按照兴趣爱好对学生们进行分层,最终将学生分为了“体育”和“音乐”两大层组。针对“体育”层组,提出问题:“假如一堆黄色乒乓球中夹杂有一个白色乒乓球,那么他闭着眼睛从中随便抽一个球,抽到白色乒乓球的概率有多大?”针对“音乐”层组,提出问题:“小明在听歌时开启随机模式。一共有100首歌,其中歌手A的歌曲有23首,那么小明下一首歌听到歌手A的歌曲的概率有多大?”通过不同的问题完成了同样的教学任务,并最大程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兴趣,相应的教学效果良好。

第四,鼓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为了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证明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方法,再鼓励学生基于“相似三角形”,利用小三角尺对生活中的相似三角形进行测高。在此过程中,学生自行思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利用相似三角形能夠测高?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了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发展。

综上可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巨大应用价值。教师需要对问题导学法的内涵、性质、方法等进行研究和把握,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逐步积累相应的应用经验,逐步提高应用水平,从而在教学中灵活、合理地设置各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问题,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4):109.

[2]贾新林.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 2016(8):79.

[3]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14):5-6.

[4]肖婷. 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导学法应用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605.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数学思维初中数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