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炜璠
摘 要:对“现实针对性”的探索是解密《师说》的一把钥匙。循着这条路径,《师说》既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新见,又是针砭时弊的社会批评,更是对不合理体制振聋发聩的摇旗呐喊。“现实针对性”将鉴赏一步步导向深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深刻性。
关键词:《师说》;现实针对性;深刻性
《师说》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古文篇章。作为历来教材的必选篇目,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历届学生往往对此文不感兴趣,很大原因是标题。《师说》并不是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说”是文体标识,“师”是内容标识。“师说”,顾名思义是人们关于从师求学的见解。这是一个当今社会有定论的话题,这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首句。文章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意思很明确,就是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如果这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接下来的论述都会围绕这一句展开。学生很容易凭借主观的判断和社会对从师求学的普遍论调,认为这句话、这篇文章无甚高论,不过是老生常谈而已,就此丧失阅读的欲望。
如果从文言字词入手,解读《师说》的重点词句,不涉及思想内容,这行不通;如果按段落顺序梳理《师说》的文章脉络,不理会学生的固有成见,这无疑也行不通;如果从“现实针对性”出发,分析《师说》“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说”,想“说”些什么,将打破学生的主观成见,最大限度还原《师说》丰富的思想,深刻的洞见,尖锐的社会批判和呼之欲出的反抗精神。“现实针对性”将成为解密《师说》深刻性的重要钥匙。
笔者从“现实针对性”出发,以三个问题为主线,就《师说》一文做了一次全新的教学尝试,具体过程如下。
一、 第一问:《师说》“说”了些什么?
这一问题的答案并非一目了然,《师说》“说”了些什么,隐含了文章中心论点。
很多学生只看文章第一句就回答“古之学者必有师”,但也有不少学生答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句,两方争执不下。
《师说》一文,究竟开篇是中心论点呢,还是其他?答案和《师说》的文体有关。《师说》的文体是“说”。“说”和“论”虽然同属议论文,却有明显的区分。刘勰的《文心雕龙》第十八篇《论说》是最早系统阐述二者区别的文章。刘勰认为:“论”的写作特点是用逻辑严密的逻辑理论来明辨是非、研究道理;“说”是用美妙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就紧迫的社会问题来说服对方。也就是说,“说”没有“论”的章法严谨、论据翔实,“说”的写法更具个性,不一定有明确的“中心论点”。
我们脑海里有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凡是议论文都有中心论点,文章首句很可能是中心论点。04版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必修三)也把“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但实际上,《师说》一文“中心论点”众说纷纭,如果将“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围绕“古之学者”为何“必有师”,是否“必有师”来展开,但《师说》的行文显然并非如此,文中仅有少部分笔墨论及为何“必有师”,根本没有谈是否“必有师”,反倒用大量篇幅谈及择师标准、社会思潮等。所以,《师说》的“中心论点”一说本不存在。全文的论点可以宽泛地认为是提倡从师求学。围绕这一大话题,文中有四个主要观点:
1. 人人都需要从师求学。梳理第一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句从古代求学的人都有老师谈起,就学者的特性和老师的角度两方面说明从师的必要性。
2. 择师的标准不在贵贱、长幼,而在于有道。文章在第一段阐释从师的必要性后,论述了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 看待师生关系新视角。第一段在论及择师标准之后,作者在第三段再次阐释相关道理,并着重阐述了师和弟子的关系,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讲师生关系相对,教学相长,打消了人们从师求教的顾虑,提醒人们不要拘泥于身份、地位、年龄、能力,要积极从师求学。
4. 人们需要转益多师。“圣人无常师”即是此意。韩愈以孔子为例,孔子身为至圣先师,却仍然向老聃等不如他的人请教学习,孔子如此,何况芸芸众生?
第1条确实会被人误认为老生常谈,可论证严密,角度独特,颇为新颖。再看2、3、4条,条条掷地有声,不仅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挑战着绝大多数人的常见观念,固有认知。所以,《师说》不仅不是老生常谈,反而充满了新见。如果抛开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把“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中心论点的盖棺定论,抛开寻找议论文中心论點的执念,就能看到《师说》中种种新奇的学术新见。
以这个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问题切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名言名句的理解,而且能激发他们主动寻找论点、归纳论点的意识。这不仅会使教学更加深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思考并体会文体之别,建立通读全文、梳理全文的意识,锻炼分段分层的归纳和概括观点的能力,破除“《师说》是老生常谈”的偏见,领会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二、 第二问:《师说》为什么要“说”?
上个问题中涉及的所有观点全部出于第一、三段。第二问的提出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一、三两段已经周密、深刻、多层次地阐明并论证了提倡积极从师求学的观点,那么二、四段可否删去?如果不能删去,那么二、四段的论述意义何在?
第四段正是在解释:《师说》为什么要“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说明,韩愈写作《师说》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嘉奖李蟠。作者共列举了嘉奖李蟠的三条理由:1.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2. 不拘于时;3. 能行古道。这三条理由有轻重之分。像李蟠这样博览群书的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能找出其他人。事实上,韩愈桃李满天下,他嘉奖李蟠“好读书”只能算是表层原因,而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古道”与“时风”相对,代表了韩愈欣赏和反对的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思潮,这一点在第二段中有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