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

2021-11-03 12:49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8期
关键词:系统性支气管炎体征

赵 翔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0)

小儿阶段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率较高,集中多发于3岁左右小儿,且发病有季节性特点,婴幼儿阶段尤为严重,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1]。为了促进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提高小儿生活质量,需在对症用药治疗的同时配合合理的护理干预[2]。考虑小儿的特殊性,小儿配合能力较差,对护理工作要求更高,但是常规护理显然无法满足小儿护理需求、护理效果一般[3]。而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实现护理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细化了每个细节的护理工作,确保护理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小儿的舒适度,整体护理效果显著[4]。本文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总计92例。纳入标准[5]:①检查确诊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②小儿患者。③监护人知情同意,小儿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6]: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身体重要器官严重受损患者。③合并严重发热等症状患者。④精神障碍疾病史者。进行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分组护理,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19例;患儿年龄6~72个月,平均年龄(30.50±3.50)个月;发病时间2~13 d,平均(6.50±2.50)d。系统护理组: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1例;患儿年龄6~70个月,平均年龄(32.00±5.50)个月;发病时间2~15 d,平均(6.80±2.80)d。对照组与系统护理组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常规操作以及生命体征、病情监测等专科护理。

1.2.2 系统护理组 在以上基础上给予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系统性护理干预,包括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以及体温护理、出院前健康教育等,从多个环节护理促进小儿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恢复,提高小儿安全性与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护理后组间肺功能(PEF、FEV1水平)情况、炎症控制时间、喘息控制时间、生命体征稳定时间以及小儿不良反应情况(嗜睡、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家属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92份问卷全部有效收回,包括非常满意(>90分)、满意(61~89分)、不满意(<60分)标准[7]。

1.4 统计学分析 基于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计算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试验观察指标。计数型指标以例、率(n、%)的形式描述,计量型指标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描述,组间指标差异检验采用χ2和t。P值<0.05,证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计数观察指标比较 系统护理组与对照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经过护理后组间不良反应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组间不良反应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计量观察指标比较 系统护理组与对照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经过护理后组间恢复时间、肺功能水平改善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组间PEF、FEV1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n=92,)

表2 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组间PEF、FEV1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n=92,)

3 讨 论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过敏情况明显,以3岁以内儿童患病率较高,患儿喘息等症状明显,且哭闹后咳喘加重,及时且有效的控制病情是提高小儿安全性、预防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关键[8]。但是,小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加上家属对疾病认知的不足导致遵医行为较差,所以患儿哮喘控制不理想,需以护理干预配合夯实小儿治疗预后效果[9]。系统性护理干预:①环境护理。装修材料刺激呼吸道,或温度骤降,均会导致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基于环境因素对小儿发病的影响,需维持病房空气清新、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叮嘱家属结合天气给予小儿衣物增减[10-11]。②饮食护理。患病情况下,小儿食欲明显下降,营养消耗、细菌毒素等因素均会影响患儿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导致小儿营养不良问题,加上患病炎症因素导致小儿发热问题,所以需格外注重小儿的饮食护理。指导家属补充患儿水分,增加新鲜果蔬摄入量,禁食或少食过咸、过甜、生冷辛辣食物。③呼吸道护理。患儿咳嗽时准确把控吸痰时机,为患儿安排吸痰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少量多次的温水,以避免黏稠的痰液影响患儿呼吸。患儿有痰鸣音情况下,给予其雾化、扣背排痰,雾化后进行吸痰处理。若患儿面色发绀,给予其吸氧治疗,指导家属拍背处理。④体位护理。患儿胸腔轮廓较小,呼吸肌发育不完全,所以有换气、通气障碍表现,护理人员需协助患儿进行体位护理,取半卧/坐位维持患儿呼吸畅通。另外,若患儿意识模糊,应为其抬高床头30°。⑤体温护理。此类疾病患儿有中低热表现,体温>38.5 ℃情况下须给予退热药,<38.5 ℃情况下给予物理降温。⑥出院健康教育。和家属沟通中了解家属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的认知程度,并结合家属的接受能力进行疾病健康教育,指出患者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过敏源,要求远离过敏原,包括个别食物、猫、狗等动物,结合温差添减衣物,避免外界气候变化加重患儿病情。系统性护理干预鼓励参与护理,通过有针对性地院内护理、出院前教育进一步促进了患儿的病情控制、疾病预防能力。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病情恢复、预后有积极影响,护理价值高。

猜你喜欢
系统性支气管炎体征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