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1-11-02 13:32:08张婷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6期
关键词:载量抗病毒服药

张婷婷

(辽宁省营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免疫系统缺陷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人体免疫系统受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的攻击,导致CD4+T淋巴细胞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免疫能力受到抑制,最终完全丧失免疫能力。AIDS病毒潜伏期较长,在最初发病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没有及时就医。在就诊时,该疾病易与其他相似症状的疾病相混淆,导致漏诊或者误诊,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在确诊时,病情已发展到AIDS阶段,甚至已经引发恶性肿瘤和复合感染。现阶段,国内外尚无治疗AIDS的特效药物,只能通过抗病毒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抑制患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在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很多患者具有抗拒心理,加之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的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往往较差,有些患者甚至放弃治疗或者产生轻生的念头。本研究对50例AIDS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心理护理和同伴教育对其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研究需要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进行抗病毒治疗的AIDS患者50例分为25例对照组和25例试验组。在性别方面,男女比例为3∶2。年龄范围为18~55岁,中位年龄(35.32±4.12)岁;病程范围为1~4年,中位病程(2.32±1.56)年。诊断标准:本研究患者经实验室蛋白免疫印迹法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后确诊;符合我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年)中关于HIV/AIDS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精神疾病者;不能配合研究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签订自愿参加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即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AIDS知识的宣教,对抗病毒知识进行讲解;为患者发放抗病毒药物时,对用药注意事项、饮食禁忌、生活方式等进行指导。试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同伴教育干预。

1.2.1 心理护理 ①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到患者感染AIDS的途径,并对其家庭情况、社会情况进行调查。观察其社会关系状况和心理状况,找出其服药期间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②根据调查结果,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对其进行抗病毒知识的宣教,指出治疗服药依从性在抗病毒治疗中的重要性,对其进行系统的指导。③在患者服药期间,对其不良情绪及时观察,并进行疏导。每周与其进行1次座谈,耐心倾听他们的倾诉,认真回答其关于用药问题的咨询,避免产生厌烦或者厌恶的心理。④针对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自卑心理和担心治疗无效的心理,为其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其重拾生活的信心,积极面对社会关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⑤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和用药情况填写《随访和用药》调查表,根据表格的内容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并与患者共同讨论,对其进行用药依从性的宣教,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1.2.2 同伴教育 ①选取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有3年以上抗病毒经历的正在接受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AIDS知识系统的培训,并进行沟通技巧指导。使其作为AIDS患者的固定同伴教育者。采取一对一的方式,通过日常陪伴、沟通和谈话,或者微信、电话交流的方式,与患者结成AIDS抗病毒治疗同盟。患者之间进行按时用药的提醒,互相鼓励,交流AIDS治疗心得。②通过互相陪伴,减少彼此的孤独感和寂寞感,消除自卑感。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倾诉,对彼此的家庭危机等进行解决,减轻经济负担,减少自卑、厌世心理。③定期组织病友会,使AIDS患者进行深度的交流,通过倾诉会、抗病毒交流会等方式,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减少漏服药物的情况。④建立微信群,组织AIDS病友在群内进行交流,互相提醒,增加其归属感,提高其生活和治疗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使用改良的《成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随访及用药表》对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的评价,内容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完全依从:服药率>95%;部分依从:服药率在90%~95%;不依从:服药率<90%。治疗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检测值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价。使用本院自制的治疗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该表总分100分,得分在95分以上为十分满意,得分在80~95分为基本满意,得分在80分以下的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服药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治疗服药依从性为96.00%,对照组为7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服药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检测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两项检测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的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检测值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检测值比较(±s)

2.3 两组治疗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十分满意15例,比较满意9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十分满意9例,比较满意8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68.00%。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4)。

3 讨论

AIDS是一种受到HIV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疾病[1]。AIDS病毒可以通过母婴、性接触和血液等途径进行传播。这种疾病在人体内主要是通过攻击CD4+T淋巴细胞来破坏人体免疫功能。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可达8~9年,在此期间或者处于无症状阶段[2]。AIDS患者会出现持续发热、盗汗、虚弱等症状,会引起多种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以及皮肤、黏膜等多系统症状[3]。由于发病早期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容易被忽略。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会引发淋巴结肿大,产生恶性肿瘤或者复合感染等[4]。

对于AIDS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根治的特效药物,只能通过提前预防或者使用抗病毒治疗、免疫功能恢复治疗、抗感染等综合方式治疗[5]。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重建免疫系统功能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6]。尤其是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病毒载量,提高其生存质量。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是患者需保持绝对的依从性。目前,有很多AIDS患者对其疾病知识不够了解,加上抗病毒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影响,导致其治疗服药依从性不高,抗病毒效果自然比较差。

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AIDS患者的治疗和服药依从性。针对AIDS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以及自卑心理,对其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其对生活的信心,减少其自卑感,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和感染途径进行详细的了解,对其社会关系和家庭状况进行调查,为其制订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通过治疗前的健康宣教,让AIDS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和治疗知识,可以减少其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提高服药依从性[7]。同时,在治疗期间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用药指导,进行定期随访,可以对其自卑、厌世,想要放弃治疗的想法进行疏导,同时对其用药情况产生督促作用[8]。通过为其寻找同伴,开展高质量的同伴教育,可减少治疗中的孤单感和寂寞感,缓解社会关系带来的压力[9]。与病友进行交流,可增加归属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很好的帮助,减轻其无助感[10]。此外,良好的陪伴可保证其按时服药,同时能够增加其治疗信心,增加求生欲望。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服药依从性方面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同伴教育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服药的依从性,干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载量抗病毒服药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祝您健康(2023年7期)2023-07-06 21:15:15
服药禁忌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10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2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4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祝您健康(2020年10期)2020-10-12 14:04:48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26
对抗病毒之歌
服药先分阴阳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