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萍,袁丹,龚雪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惠州 51600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儿童常见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由柯萨奇病毒Cox16 型和肠道病毒EV71 型引起[1]。临床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等位置的小疱疹、溃疡、口痛、低热、厌食等,少数患儿可出现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水肿和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目前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仍缺乏特异性,疗效欠佳,临床仍然以对症治疗和护理治疗为主[2]。因此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技能与方法比较重要,改进护理技能与方法能有效提升患儿治愈率。目前国内对于手足口患儿的护理多采用护理人员主导型,大部分患儿与患儿父母仅停留在听从医嘱的阶段,为改变单一的护理模式,提高患儿与患儿父母参与度,改善手足口患儿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尽早康复,课题研究组引入OREM患者-护理模式。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市重点专科手足口病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患儿共84例,其中男病例44例,女40例,年龄为(0-3)岁,平均年龄(19.43±1.86)个月。随机分组,研究组患儿42例(男20例,女22例),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研究对象84例患儿在入院即检测粪便和口腔样本,由专科医生诊断为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儿科学》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小儿无重要躯体实质性脏器疾患、自身免疫系统疾患、激素代谢类疾病、遗传性病毒类疾病、先天性畸形或缺陷;患儿为首次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在告知监护人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开展本次课题研究。患儿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84)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根据医嘱进行对症护理,做好护理记录,针对患儿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和护理;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指导患儿进食;并对家属做好基本的认知宣教。研究组采用Orem护理模式。(1)全面掌握患儿的基本情况,包括患儿平时的生活、卫生、饮食习惯、喜好。(2)亲近交流,取得信任与配合。(3)培养患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以童趣的方式进行交流,教导患儿正确的卫生观念,如洗手的方式。(4)搭建患儿/患儿家属与护理人员实时沟通的平台,如微信群或者qq。(5)随访,患儿离院后,护理人员每两周与家属进行回访一次,嘱咐家长及患儿遵循住院期间培养的良好习惯,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周边手足口病患儿。减少交叉感染以及复发的几率。
(1)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日及病情转归所需天数。(2)患儿首次感染康复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3)随访6个月,结束时通知患儿及照护人员到院进行粪便化验,检测照护人员是否存在交叉感染、隐性感染等情况。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率(%)表示,两种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住院日和病情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天)
表2 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天)
组别 例数 平均住院时间 改善时间研究组 42 3.48±0.79 2.24±0.46对照组 42 4.21±0.98 4.02±0.64 t值 3.758 14.636 P值 0.000 0.000
研究组的复发、照护人员交叉感染以及隐形感染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复发、交叉感染及隐性感染情况对比(人)
手足口病最初是在1948年被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随着HFMD在世界范围内的几次大爆发,才逐渐得到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视。典型的手足口病患者有低烧,伴有不适,手、脚底和脚趾上的斑丘疹或水疱,喉咙、口腔和舌头的疼痛性溃疡性病变。发热通常在48h内消退,皮肤和粘膜病变一般7-10天内消失。患者仅表现出其中一种或两种症状的情况相对常见。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非典型的皮肤表现[3]。除此之外全身性水疱性皮疹、疱疹性湿疹或水痘、口周区域、肛周区域和手背上对称分布的浅表结痂糜烂和水疱等症状也有相关报道。手足口病的晚期会出现并发症,通常累及指甲,会发生指甲脱落[4]。而最严重的并发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 (CNS),如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和伴有或不伴有肌肉无力的脑脊髓炎是最常见的,严重者可致死,在大多数情况下,幸存者会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认知和运动障碍[5]。
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包括以下要素:(1)自理结构;(2)自理缺陷结构:①治疗性自理需求;②自理力;③自理缺陷;(3)护理系统结构,Orem依据个体自理缺陷的程度设计了3种护理补偿系统:①全补偿系统:患者完全没有自理能力,需要护理给予全面帮助,以满足其所有的基本需要;②部分补偿系统:患者自理能力部分缺陷,需护理给予适当帮助。护理人员和患者均需参与自理活动。护理人员一方面补偿患者的自理缺陷,另一方面需要患者发挥主动性,提高自理能力;③支持教育系统:当患者通过学习后才能具备完成某些自理活动的能力时,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教育、支持、帮助,以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6]。
本课题研究发现,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日和病情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学者研究的精细化优质护理基本一致[7-8]。因患儿年龄较小,好动,模仿性强,具有初步自我意识,可塑性强,部分患儿已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9]。引入OREM自理理论护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通过与患儿及其家长友好沟通,取得家长语言和行动强化的支持,护理人员仔细评估患儿健康状况及日常相关情况,准确判断需要给予哪种护理补偿系统,并通过童趣的方式向其展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痊愈,充分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10],引导患儿意识到自己的病情让全家人担心,将自理意识导入患儿的惯性思维,让患儿建立起卫生意识,并促使家长做好卫生防护工作,主动进行自我护理,最终达到OREM自理理论护理模式理想的效果,缩短平均住院日和病情好转时间,促使患儿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花费。
本研究显示,推行OREM护理模式,重在引导患儿、家长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家长对HFMD相关认知及学会自我护理技能。促使管床护士、患儿及家长密切配合,友好沟通,相互支持,助推患儿及其家庭培养良好的生活及个人卫生习惯,从而大大降低复发、交叉感染等情况的发生,最终促使患儿保持身体健康[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复发、照护人员交叉感染以及隐形感染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学者报道相一致[12]。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推行OREM护理模式,家长获得HFMD相关认知及学会自我护理实践技能,做好患儿休息与饮食,提高患儿对疾病的抵抗力。而更为重要的是严格做好消毒隔离,注意手卫生及口腔和皮肤护理,切断传播途径,最终可有效降低患儿复发、交叉感染及隐性感染率。
此外,课题组在研究时发现,在临床护理上推行OREM护理模式,也遇到一定的困难,如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认知较为有限,想让患儿参与到治愈护理工作较为困难,需要花费较多人力,造成医疗人力资源成本相对提高;另一方面患儿父母普遍缺乏医学基础知识,出于对病情的焦虑与担心,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压力。鉴于此,我们临床护理人员能否在工作中充分借鉴单一的主导性护理模式,把主导性护理的优点融进OREM护理模式,至于效果,我们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探讨分析主导性护理-OREM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OREM模式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优质护理理念中导入OREM护理模式能促患儿康复,降低患儿复发率、家庭交叉感染率,与传统临床护理模式相比,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