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炎富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针对教材、课程、评价、育人方式、教研、招生考试录取等相关指导性教育政策文件高密度发布的背景下,课堂阵地的核心改革行動成为整套“组合拳”的精要部分,外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容小觑。
第一,目前教师所反馈的普遍问题是班额大,班容量几乎都是40人以上。对于更注重实践和互动交流的外语课程来说,超过25人的班级、40—45分钟的课时长度很难保证全部学生个体获得平等的关注和充分实践的机会。
第二,通过调研观察,学生在外语能力方面体现出的水平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学科,受客观外在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目前,学生语言基础、水平及能力差异也有加大的趋势。同一个班级里,有的学生英语学业表现在140分以上,也有学生只有40分及以下的表现。
第三,知识和思维分离,教、学、评分裂等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对外语教学的认识尚有不足,其中有一个误区就是教师把语言知识和技能、思维、创新能力割裂,还存在“先基础训练,后思维培养”的划界认识,因此,在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群体课堂中就会出现知识过度输入,思维被忽略的现象。一些教师把讲解等同于理解,把记住概念或术语等同于内化,忽略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由于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还有一段长路要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英语学科学习的吸引力不足,学生的内驱力不足。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教师需要具备“逆转”思维,将看似的“劣势”变为“优势”。如班级人数多,意味着观点多、角度多、方法多,只要教师把每个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真实情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并且愿意表达真实的感受和独特的看法,就能化“劣”为“优”。
要解决第二个问题,根本是要转变观念。其实,学生不仅仅在外语能力和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其性格、爱好、特长、学习风格等都独特不一。每位教师都要有“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意识。尊重差异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是教学的原点,也是课堂育人方式变革的焦点。例如,在学习风格方面,80%的学生都是动觉或视觉型学习者,只有不到20%的学生是听觉型学习者。但目前课堂内容的80%主要由教师讲授,这种方式与80%的学生的学习风格是不匹配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和丰富授课方式,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在材料呈现方式上,要视听交叉融合,以此满足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如此,就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讲的是同样的语言”,学生就不需要进行信息转换或翻译,减少转码过程中的信息丢失风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要解决第三个问题,教师需要深入认识和理解语言知识和技能、思维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认识教、学、评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实现教、学、评的统一,实现知识和思维的统一。由于提问是组织课堂的主要手段,所以优质提问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研究表明,教师平均每天要问100—300个问题,约合每分钟1—3个问题。这意味着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许多教师要问130万—200万个问题。然而,这其中大多数问题是简单的回忆性问题或是关于事实或内容的低水平、表层式问题,其他则主要是程序性问题,甚至超过一半的问题与课堂管理有关。哈蒂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说话的时间平均占70%—80%,过度教的现象依然占据课堂。在70%的课堂时间内,教师的提问通常会引出学生不超过3个单词或不多于5秒的回应。课堂观察显示,在很多外语课堂上,焦点问题少,琐碎问题多;基于正确答案的问题多,基于“促进思考”的问题少;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付式回应多,无条件投入的倾听和有效追问少,很少会进一步追问或尝试理解隐藏在答案后的思维。因此,目标清晰、表述简洁、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帮助学生在各自认知水平上理解内容的优质提问有待加强。教师要设计开放、“促进思考”的问题,而不是追求统一“答案”的问题。
在强化优质提问的同时,教师还要提升追问意识。通过追问,学生可以对当前所学不断反思(Reflect)、重新思考(Rethink)和修改(Revise)已有的想法,不断改进复杂表现,在知识和思维上得到提升。
优质提问和深度追问还有助于教师把大班容里学生的开放、个性化优势体现出来,把知识和能力、思维与创新统一起来,有效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从提高课堂提问质量入手引领一场行为导向的变革在某种意义上是提高课内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值得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有力推动。
当然,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优质提问和差异化教学只是可行的方案之一。创设面向全体、适切个性,学生知识与思维同步发展的外语课堂是一道多解题。智慧众筹、找准切口、创新解决的过程本身就是改革。我们需要一次由内到外、行为导向的革新。革新的导入可以从认识和理解理念开始,但必须以行为和行动来落地,历经实践打磨检验,从而真正促进对理念的认可和认同、融化和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