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红
摘要:劳动教育肩负着国家教育理想的伟大使命。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人工智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机器学习、人机协同等理论与实践。为此,本文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地审视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分析劳动教育所面临的可能困境,探索劳动教育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路径,旨在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指导。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人工智能;劳动教育;出路
1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生态特点
1.1结构开放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可以视为一种开放的耗散结构系统,它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互作用来保持系统的有序状态以维持平衡。人工智能时代更强调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非结构化,以人工智能为学习结果提供反馈为例。基于大数据、信息化、云存储为特征是未来教学的主要形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这些反馈成为评价学生劳动素养重要的数据支持[2]。在基于外部智能设备——AI 教师的课堂中,人类教师首先向 AI 教师下达了解学生劳动进度、劳动情况等应用指令,AI 教师接收后,可以根据学生所反馈的数据进行精确科学的处理分析并生成最终结果。同样,对于学生劳动时间、劳动形式、劳动任务完成情况等也都将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地收集、记录,并通过量化的模型算法为学生构建出一对一的学习指南数据。
1.2互动多维
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劳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互动以多种形态和多样方式存在,不同组分之间、同一组分之内发生多维互动,人工智能在单向互动、多向互动、个体间互动的基础上加入了虚拟互动的形态。传统劳动教育的场景、工具都因实践场地而受限,大多数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劳动知识和技能、实践二者之间存在割裂。这种半封闭教育系统不利于学生对于劳动知识的感知、领悟,限制了其成长和发展。相反,结合虚拟现实技术(VR)可以将劳动场景虚拟化,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劳动实践。以人工智能的技术为依托,虚拟多种劳动场景,并且支持学生运用多种劳动工具在三维空间进行上手操作。虚拟劳动跨越了传统劳动教育中知识与实践相分离的鸿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劳动教育可随时随地开展。各种 AI 技术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竞争机制,竞争结果有利于学校相关资源的优化机制。
2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出路探究
2.1坚定以劳育人的精神旨归,合理使用智能电子设备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一个新的外来物种如果不能适应生态环境就会被排斥或者淘汰,反之,如果能适应新的环境并生存下来,就会成为新的生态因子。人工智能技术兼具入侵因子和生态因子的双重角色,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也给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了与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必须合理使用智能工具,将育人价值作为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与“适者生存”的生态学原理相匹配。
2.2遵循最适度原则,创设和谐的劳动教育生态环境
首先,应注意到人工智能助力劳动教育的适切性,即作为辅助者的角色出现。过度依赖智能技术会适得其反,削弱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还是应该将教学重心放在情感交互的现实沟通和身体力行的实践操作上。其次,在教学目标上彰显劳动幸福教育的目标,即主体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本体价值并获得精神方面深层的愉悦体验,实现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需求。再次,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目的不再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以保持能量和维持新陈代谢,而是注重手、脑的发展,创造性劳动将成为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大学生脑力劳动的比例,关注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变化和发展,落脚点在于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与劳动技能的培养。
2.3多元协同,全面客观地评价劳动教育课程学习质量
第一,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劳动过程进行检测和评价。运用人机智能分析建立“用户模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持续动态的追踪,发现学生在劳动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并反馈针对性的建议,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同时,警惕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开放性”,保证学生信息的安全性。第二,劳动的特性决定了评价主体具有开放性。师生、生生、学校领导、家长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拓宽劳动教育评价主体的广度,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第三,《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评价要顺应时代背景,融入量化评价、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18],全面准确地了解劳动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状态。
2.4践行身心合一的教学实践,巩固劳动教育生态链
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生态网,劳动场域作为其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发挥着承载教育能量、维持教育生态链联结的作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将劳动实践大部分迁徙到虚拟网络,进入了全新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劳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知识流、能量流不断汇集累积,从而推动劳动教育系统的持续运行。表面上来看,这窄化了劳动实践的身体空间,但也可以通过积极探索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生活世界寻求劳动教育的平衡。因此,倡导虚实交融的教学理念,践行身心合一的教学实践是巩固教育生态链,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纵深发展的社会浪潮下,劳动教育與人工智能技术的碰撞导致教育教学的结构、形态、内容和教学实践都面临着革新的局面。劳动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不能被动适应,而要将现代技术注入劳动教育的内涵,实现生态体系各因子效能的有效释放,使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生态发展生成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洪福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然诉求与归正路径[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08):10-12.
[2]朱翠兰,孙秋野.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1,33(07):67-72.
[3]张运红,张雯闻,陈厚余,林子如.劳动教育回归中的创新及路径选择[J].教育导刊,2021(07):11-15.
[4]计敏.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J].现代交际,2021(12):73-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