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开放教育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广东开放大学为例

2021-11-01 02:47玲,梁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凌 玲,梁 雅

(广东开放大学 广东省学习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91)

一、研究背景

(一)粤港澳大湾区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发展的使命和角色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简称“珠三角九市”)的经济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教育建设等各方面发展提出了全面部署。关于教育建设,提出大湾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和研究中心;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粤港澳高校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1]《纲要》从制度层面为大湾区高等教育办学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放眼世界范围,人才和创新是一流湾区建设的关键,如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波士顿湾区及东京湾区等都离不开优质大学的强大支持。[2]从历史角度看,大学职能的日益完善推动着大学全面融入社会发展的有机体中,成为国家发展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方。普遍公认的大学角色与作用表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大学面对不同社会主体时可扮演不同角色。[3]

我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办学产生大学的角色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反观湾区教育发展,湾区人才培养和教育建设非普通高等教育一己之力可以完成,而是一种兼具包容性、开放性与融合性特征的教育协同发展,是多样化的主体共同参与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开放教育以其开放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的办学特征,助推我国经济建设、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教育公平,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推进社会文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远程开放教育推进区域经济建设。远程开放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开展多类型的教育活动间接推动经济增长;第二,远程开放教育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我国教育普及面临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和不同群体拥有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远程开放教育打破时空限制,使学习者享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均等的教育过程。远程开放教育不断扩大区域覆盖面,也将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4]第三,远程开放教育推进社会教育公平。远程开放教育面向基层、行业、农村及特殊群体,辐射普通高等教育的盲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社会大众传播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同时,在庞大的教育体系中,远程开放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直接服务于终身教育,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服务和专修培训机会。

远程开放教育的角色与作用是远程开放教育的立足之本。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视域下,需重新考量远程开放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功能作用。

(二)粤港澳大湾区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远程开放教育服务社会的使命是时代赋予的,而远程开放教育也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自身的教育价值。结合《纲要》的颁布,远程开放教育如何进一步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形成政府、社区、教育受众和行业企业等主体合作参与的多元互助机制,如何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自身的教育价值,这些成为本研究的出发点。

粤港澳大湾区远程开放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深刻意涵。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远程开放教育如何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将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而又充满挑战的领域。远程开放教育以其办学特征在构建大湾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领域可谓前景广阔,将助力提升湾区核心竞争力,助力实现湾区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远程开放教育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应主动建立与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关系,为推动湾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新模式和新途径,为中国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探索经验、提供范本。

本研究聚焦总结远程开放教育创新办学模式,助力湾区建设成效显著的经验作法,收集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实践的一手资料和事实数据,在经验事实分析的基础上抽象出实践理路,构建理念框架,尝试提出远程开放教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服务理念与实践路向。

二、研究设计

(一)案例研究

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法主要由于当前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讨论普通高等教育与湾区建设的适应性发展以及普通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实践理路,而关于远程教育与大湾区建设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则鲜少涉及。目前,大湾区格局下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处于起步期,远程开放教育与湾区发展的互动机制尚未构建,如何成为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方还处在探索阶段。

案例研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研究对象的实践中找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复杂问题。本研究扎根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实践,揭示远程开放教育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互动关系,为进一步理论研究提供资料准备和实践参考。

(二)案例样本

选取广东开放大学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广东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湾区远程教育领域的领军院校。学校在全国44所省级电大中,在册学生规模全国第一、师资数量全国第二。学校办学42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47.7万名毕业生,占同期广东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的10%。截至2020年底,学校高等教育在校生共42.8万人,占全省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11.23%。学校拥有全国最完整的办学体系,包括88所市(县)级开放大学、20余所行业学院(分校)、100多个教学点,办学网络覆盖珠三角九市。学校近年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积累了较多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在建设湾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的办学实践具有典型性。

(三)数据获取

本研究涉及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实践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适应性机制分析,需要通过大量地研读学校的各类工作报告、办学档案资料、网络资料等才能获取相关数据和事实,因此,以文档资料作为数据获取的主要方式。为满足三角验证,确保研究的信度与效度,还须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行补充。

1.文档资料。文档资料有助于全面而完整地了解学校的创办和发展历程,了解学校服务大湾区的工作实绩,为分析远程开放教育助力区域建设发展的实现过程和办学成效提供支撑。文档资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子资源,包括学校官方网站,广东开放大学体系中各市县开放大学及合作办学分校的官方网站,合计111个网站,其中以学校官方网站和市级开放大学网站为观测重点。另一类是纸质资料,详见表1。

表1 纸质文档资料一览表

2. 问卷调查。由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心组织第三方教育咨询与评估机构对学校开展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面向在校生、毕业生和毕业生用人单位三类群体开展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体现在上述文档资料中的《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报告》,作为本研究的实践验证支撑。

3.访谈。笔者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对广东开放大学校本部有关职能部门和体系若干分校进行了4轮访谈,见表2。

表2 访谈情况一览表

(四)数据分析

本研究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即形成案例故事描述,梳理案例实践脉络,分析案例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扎根研究对象即广东开放大学的教育办学实践,从大学职能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运用归纳法,总结学校融入湾区建设的现实结合点。梳理识别学校支持湾区人力资源开发、湾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打造创新型湾区等方面的有益经验。最后对照《纲要》文件精神,运用演绎推理法,结合大学职能提出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方向,分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包括产学研深度融合)、社会服务(包括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以及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等三个方面提出展望。研究成果以期支持湾区教育建设,尤其是湾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为打造人文湾区践行责任担当,为创新湾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经验,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提供广东案例。

三、案例描述

本部分将归纳总结广东开放大学助推湾区建设发展的实践事实,从大学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三个职能维度、若干个结合点,展现学校与湾区建设发展的互动。

(一)教育合作共建办学,保障湾区应用型人才培养

1.搭建标准化专业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要求。为对接国家和广东省标准化战略需求,学校在广东省内首创“标准化工程”本科专业。学校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及各大企业合作协同育人,共建“标准化协同育人中心”,该中心是全国首个省级标准化协同育人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依托平台,对接港澳,探索开展“互联网+标准化人才培养”“互联网+标准化培训”。其中,“互联网+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肯定,并与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广东省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在该平台申报课程学习,开展辅修专业教育、第二学历学位教育,进行“专业+标准”教育。此外,学校还参加广东省标准馆项目建设。学校与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入驻广东省标准馆服务业标准化核心展区,通过标准馆全面、直观地展示学校多年来在标准化教育及教育标准化领域实践的优秀成果。

2.参与构建劳模工匠精神育人新体系,提升学校服务经济建设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精神,提升劳模工匠队伍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助力,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与广东开放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合作开办广东省劳模工匠本科班。2018年10月,首届劳模工匠本科班开学。开办劳模工匠班是学校参与构建劳模工匠精神育人新体系的重要一环,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

3.创新金融保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服务。针对广东省保险行业人才需求,促进远程开放教育服务行业企业人才培养,2020年1月,学校与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深圳市南山区华毓培训中心三方合作成立“广东开放大学保险学院”,并于2020年春季学期启动招生办学。成立保险学院是充分整合开放教育办学资源优势、保险行业专业资源优势和教育培训机构招生服务优势,三方合作共建专业,共同探索广东省金融保险人才培养新模式。

4.拓展对澳门教育招生办学,服务港澳继续教育需求。广东开放大学体系下的珠海开放大学(以下简称“珠海开大”)对澳门教育招生工作成效显著。珠海开大与澳门华澳国际教育合作办学,强化对澳门的教育招生、学生服务与继续教育交流工作。澳门回归后,该校面向澳门同胞开展学历继续教育,累计招收澳门籍学生近7,000人。2018年,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率其下属成人教育机构、继续教育机构及行业协会来珠海开大交流,就继续教育合作办学进行深度研讨,并就学习平台开发和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达成共识。同年10月,珠海开大应邀参加澳门全民终身学习周开幕式暨终身学习颁奖礼活动,并就社区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广东省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周总开幕式暨社区教育论坛在珠海举办,珠海开大与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共同参与编辑了本次活动的汇编资料。

(二)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创新型区域发展

1.建设思政教育优质学习资源,促进党的思想传播。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六进”工作,学校充分发挥开放大学办学优势,汇聚全国名家名师,策划录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微视频”,开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精品课程,在广东全省150多所高校、200多万名大学生以及全省党员中推广学习,在“学习强国”平台、南方网、广东文明网等专栏推广,成为广东思政教育品牌学习资源。

2.成立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紧扣湾区共建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学校依托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政、校、行、企”多元合作建设科研平台,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2019年建设“广东省学习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广东省终身教育领域第一个省级研究基地,全国开放大学体系第一个省级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中心成立是为汇聚国内外终身教育领域的学术资源,协同开展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学理参考和智力支持。研究中心的目标定位为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要求,服务学校建设目标实现,增强国际化和信息化意识,同时要创新协同机制,加强与企业、行业和社区等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

3.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教大数据研究中心,助力湾区大数据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大数据联席单位于2019年5月成立。学校作为联席单位之一,将与其他联席高校单位一起在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和分析、优质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等领域通力协作,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建设。

4.发起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紧扣湾区联合共建研究中心。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急需国际标准专业人才的需要,学校与中国计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韩国中央大学等13所中外大学一起,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学校获选成为副理事长单位,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发起单位之一。这是学校标准化学科专业多年的建设成果,也是学校在新时期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实践成果。学校以建设联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校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标准化教育研究队伍建设,以此实践《纲要》提出的大湾区建设发展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三)社会服务提质增效,聚焦人文湾区建设发展

1.建设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对标推进湾区职业资格国际互认。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面向广东省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终身学习的省级学分银行,挂靠广东开放大学,由广东省教育体制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和协调,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和管理,省政府相关部门和广东开放大学共同建设。2017年,在省教育厅的部署和指导下,学校牵头研制《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简称《资历框架》),是目前全国唯一以省级地方标准发布的资历框架等级标准。标准采用欧盟资历框架等级描述,将资历成果分为7级,明确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贯通,并从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确立各等级标准,使各级各类资历成果可以等值互认,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5]目前,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各级各类学习者建立了学习账号70多万个,存储学习成果1,300多万个。

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作为优秀成果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牵头编撰出版的《2019年全球地区和国家资格框架清单第二卷:国家和地区案例》。学校牵头起草并推动省教育厅以省政府公告形式发布《广东省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全省高等教育在籍学生的境内外学历与非学历学习成果均可基于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开展学分认定和转换。香港资历架构秘书处专函学校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指导广东省资历架构营运工作。

2.创建广东终身学习网,服务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学校创建的广东终身学习网是广东省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以“1+N”模式构建省、市、县(区)三级联动学习平台,面向社会成员提供公益类课程,目前平台有效学习超50万人次。[6]依托学习网,学校开设线上线下培训,承担营业额100亿元以上的省大型企业中层骨干人员培训、省行业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等,此外还承接省委组织部处级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会计人员远程继续教育项目等。

3.创办乡村振兴学院,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部署。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背景下,学校率先探索乡村振兴学院,在广东省内成立乡村振兴学院,以促进广东省美丽乡村建设和学习型镇村建设,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的培养对象是各地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培养目标是学员能力和学历双提升;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并引入学分银行模式,对学员的学历、技能加以写实记载,存入学分银行折算学分;培养层次有中专、大专及本科,参加本科层次学习并符合相关条件者可申请学位。

广东开放大学体系下的云浮开放大学与云浮市委市政府合作,创办云浮乡村振兴学院,该学院办学成效显著。学院于2019年1月成立,先后在5个县市区建立了10家分院和4个直属教学点,共开展各类培训15次,受训人数达4,500人次。云浮乡村振兴学院将乡村振兴教育网络延伸到乡镇、村(居)一线,把教育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教育,探索形成乡村振兴教育“云浮模式”。2019年,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建设总结会在云浮市举办,教育部推广、宣传“云浮模式”。学校还立项广东省“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重点领域专项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农业标准化战略研究基地”。

4.拓展社会培训和社区教育项目,将优质大学办在社会中。学校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领域,提供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培训课程体系,针对不同行业社会成员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开展专门培训;采用在线培训、网络直播、集中面授等多种培训方式,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培训案例和优质资源。

第一,开发多种培训项目,推进社区教育与社区服务相融合。广东开放大学体系下的惠州开放大学(简称“惠州开大”)组建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建立教职工联系社区制度,每位教职工与社区进行挂钩对接,全方位启动社区培训工作,拓展教育惠民的新渠道。近年来,惠州开大实施了村官大学生培养工程、社区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乡镇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等,全市村、社区(乡镇)干部参学规模达4,000多人次;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圆梦工程”和“残疾人工作者素质提升工程”,参学人员近百人。这些社会培训项目来源均由政府委托,经费来源为政府补贴。

第二,推出金融读书角项目,促进金融教育进社区。广东开放大学体系下的江门开放大学(简称“江门开大”)与江门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中信银行江门分行合作共建全省首个社区大学“金融读书角”。读书角是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和广东开放大学联合推动的建设项目,由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统筹出资,提供图书及设备,派驻金融专家开设金融讲座,在地市开放大学校园建立“金融读书角”,由地市开放大学与当地消费者保护团体及金融机构共同建设和管理,旨在推进金融教育进社区,普及金融知识,鼓励青年创业,促进市民金融知识提升。

第三,创办“邑家园+社区教育”项目,实现社区教育陪伴服务功能。江门开大开发“邑家园+社区教育”项目,项目内容贴近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江门开大与江门市蓬江区社区学院和江门市康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公益项目“无忧草”心理成长小课堂教育讲座活动。活动在江门市里村小学举行,里村社区居民代表和里村小学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心理成长辅导讲座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陪伴服务功能,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心理辅导平台。

第四,组织新市民融入教育活动,提升市民幸福感。广东开放大学体系下的佛山开放大学(简称“佛山开大”)与佛山市禅城区流动人员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禅城区佛山新市民融入教育活动。该项活动是为帮助新市民进一步了解佛山、融入佛山,引导新市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充实新市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活动组织新市民前往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黄龙村党员教育基地和大良镇邓小平纪念展馆进行参观学习。

5.创办老年大学,提升湾区居民文化生活品质。老年教育是社区治理中调和社区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法,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途经。2019年,经省教育厅同意,学校挂牌设立广东老年大学,依托开放大学体系办学优势,在广东全省迅速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省的老年教育体系,形成“省老年开放大学、地(市)老年开放大学、县(市)老年教育学院、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四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共设立老年大学分校46所,成为广东省老年教育的生力军、主力军。近年来,学校建设线下示范性老年教育基地,开发老年教育优质资源,学校联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针对老年人金融消费易受骗的痛点,开发制作老年人金融知识系列讲座,在“南方+”“南方日报”等主流平台推出,反响热烈,累计观看十多万人次。学校深入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形成了“学养结合、混合多元”老年教育模式新成果,获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佛山市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有实效。该校自开班招生以来,学习班由首期的5个增加到现在的53个,在校学员由首期招生的178人增至1,284人。佛山开放大学建设了佛山市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基地,佛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该校“佛山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牌匾和证书,并划拨8万元开展人口老龄化社科普及工作。目前已组织开展多项活动,如与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佛山市老年人公益讲座30场,约1,500人次受惠;家庭教育讲座16场,约1,600人次受惠;摄影讲座9场,约1,634人次受惠;健康大讲坛30期,约2,200人次受惠。同时,佛山开大向学员推荐使用广东老年大学官网中的健康防疫、书法绘画、文学历史等在内的多类线上课程资源,全部开展线上教学。佛山开大还组织老龄学员参与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组织的乐学防疫和宅家防疫学网课活动,通过网上学习,老龄学员为家里的青少年和社会人员树立了榜样,该便民举措被佛山市电视台宣传报道。

四、案例分析

大学的角色与作用不是既定不变的社会设置。社会的变化发展带来大学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外部关系的基本规律已从被动适应向主动适应,并处在超出适应阶段。[7]联系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下,应从远程开放教育与湾区互动过程中,反思远程开放教育角色重塑。

广东开放大学精准定位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基于远程开放教育办学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加强教育合作共建办学,打造创新型教育联盟,推动远程开放教育与区域建设的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大学的角色与作用,助力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广东开放大学发挥开放教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体系办学优势,挖掘教育供给,面向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干部、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开展学历提升服务,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助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在科学研究方面,广东开放大学通过科研协作,联合共建研究中心、联合共建协同创新平台等模式,以特有的办学模式和技术方案融入大湾区发展格局,推动知识创新型区域建设。在社会服务方面,广东开放大学围绕区域发展现实需求,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供给方式,开发社会服务新项目,反映了远程开放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自我迭代与更新,并最终成为湾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如表3所示。

表3 广东开放大学服务湾区建设情况一览表

在实践验证方面,为客观体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学校于2020年4月至5月,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面向广东开放大学体系在校生、毕业生和毕业生用人单位,组织开展了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结果显示:85.2%的在校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均处于“满意”及以上水平;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均值为4.15分,处于“满意”水平;83.3%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为“满意”及以上,69.8%的用人单位认为相较于其他同类型高校,广东开放大学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有一定优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开放大学育人工作有质量、有成效。

五、研究讨论

《纲要》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部署和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规划了开展教育合作和建设人才高地的发展策略,推进职业资格国际互认,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第二,完善区域协调创新体系,开展科研成果分享转化方面的合作交流;第三,加大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社会公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第四,建设人文湾区,提升居民文化素养, 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弘扬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综合以上广东开放大学的办学实践与探索,笔者对广东省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路径做出分析。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东省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规划应着力探索如何构建教育错位发展模式,增强区域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在助推湾区终身教育体系,增强湾区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参与人文湾区建设上成为中坚力量。远程开放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明确大学的角色定位,充分体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知识分享和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观,由此进一步剖析广东省远程开放教育对接湾区建设的切入点是树立开放、合作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灵活多样、合作共建、质量卓越”的开放办学理念,致力建设开放、卓越、特色鲜明的新型高等教育院校,推进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美好愿景。对接建设的着力点是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努力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服务平台。对接建设的落脚点是开展学历教育合作、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合作,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建设协同科研中心,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围绕大学的三项职能,广东省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发展可体现在以下路径。

(一)夯实人才培养,助力湾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

1.构建协同育人体制机制。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致力于满足广大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帮助学习者提高就业能力和提升职业技能。远程开放教育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人才培养、资源推送和学习支持服务上下功夫。推进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协同培养人才,探索建立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深化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创新社会优质资源整合模式,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团队与服务团队、技术应用等方面广泛开展社会合作,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全面提升办学能力,基本形成现代开放大学的制度框架和办学模式。

2.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第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远程开放教育院校应突出应用型培养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坚持“依托专业群、面向需求”的原则,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发展需要,重点服务广东“双十”产业集群战略,加大力度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特色发展引导机制,逐步形成专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专业内涵建设的质量。第二,做强优势品牌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远程教育办学优势为基础,努力做强优势品牌专业。围绕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新形势下“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等现代服务业需求,新增满足社会急需的相关专业,提升院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3.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远程开放教育院校应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和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课程内容与从业能力、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的有效对接,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按照专业对应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新型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二)深化科研合作共享,增强湾区协同创新体系和文化软实力

1.搭建科研服务平台。找准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支撑点,充分发挥已有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和决策参考,为三地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服务,促进三地科研人才学术信息共享,开展科研项目联合申报、联合研究、联合推广转化,服务行业企业发展。

2.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第一,学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式,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员特点,推出各具特色、各具水平的在线开放课程。对建设水平较高的课程加强后续支持和更新力度。加强规划教材和校企合作教材建设,开发远程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第二,非学历培训课程建设。瞄准产业和市场现实变化与预期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从业人员实现个人发展、转岗就业、提高技术层次提供优质培训课程。

3.开放网络课程资源。第一,搭建港澳高校与广东省学习者之间的桥梁,让三地学习者能够获取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宽学习的广度。各远程教育院校最大限度地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覆盖率。第二,推介与吸收。一是向港澳推介广东省的精品课程资源,吸引港澳学习者参与广东省开放教育的课程学习;二是吸收港澳开放教育合作办学的先进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广东省远程教育的办学需要;三是合作开发优质课程资源。例如粤港澳三地共同开发中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岭南文化教育、湾区人文地理等课程,以增强三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合作共建教育资源意义深刻,其着眼于区域稳定繁荣,助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8]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湾区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1.增强学分银行建设。《纲要》特别提出,人才是大湾区经济增长的核心,人才聚集和有序流动是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人才聚集与人才流动应首要解决学分转换与学分认定,统一人才质量标准。广东省远程开放教育应充分利用正在不断完善的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逐步构建和推行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建立湾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学分互认机制,整合三地人力资源优势,推动三地教育事业和人才资源的共同发展。[9]

第一,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大平台。按照专业递进、学分互认、课程衔接的原则,积极推进建设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坚持立足行业企业,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开放教育集团化办学,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的大平台,遵循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以课程衔接体系为支点,搭建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开放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

第二,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学分认定与转换。依托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基于终身教育资历等级标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沟通衔接机制。建设面向个体终身学习和基于学习目标、内容过程与成果认定的全周期一体化管理体系,努力建成终身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2.完善终身学习平台。远程教育界应探索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终身学习网,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使学习网成为湾区终身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服务平台和继续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学习网以其信息化服务功能可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各个机构可以依托平台向社会免费共享资源。广大学习者根据自身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此促进湾区教育结构体系的终身化、开放化、多样化和信息化,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实现把教育扎根于社会,办在社会中,满足人民群众的学习需求。同时终身学习平台与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相衔接,促进广东省继续教育的沟通与衔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3.创新社区教育培训模式。构建湾区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将远程教育院校发展规划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规划统筹发展能力。围绕服务创建现代社区、幸福社区和安全社区,按照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提高服务创新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社区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为社区居民提升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贯彻落实国家和《纲要》提出的关于开展职业培训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有关精神,实施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建立职业培训工作协同机制与激励机制,依托远程教育办学优势,鼓励各教育院校面向基层社区、行业企业开展各类型教育培训活动,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不同学习需求。坚持开放办学,面向城乡从业人员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服务,特别是面向行业企业持续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紧扣广东省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要求,紧贴政府培训计划。

4.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完备的广东省开放教育体系,构建省、市、县三级乡村教育培训管理服务网络。加强乡村振兴学院建设,拓展乡村教育培训项目,丰富发展载体,健全发展机制,推动乡村振兴教育“云浮模式”上升为广东经验,做好应用推广。发展一批适应乡村振兴的特色教育培训项目。通过对外引进、自身培养及联合培养等方式,面向乡村振兴,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学科研服务团队,为农民送教送学送技术上门。同时,持续做好村官大学生培养工程项目。

5.推进老年教育。研制老年教育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广东省老年大学管理制度,成立广东省老年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筹建广东省老年大学艺术团。加大老年教育在线培训资源建设,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开放便利、灵活多样的老年教育服务,促进老年教育“养、医、教、学”有机结合。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教育研究基地”“5G+智慧养老”等项目建设,并努力打造成为全国老年教育示范基地。

六、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法对广东开放大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远程开放教育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的互动机理,并尝试提出远程开放教育服务区域建设发展的实践理路。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新时期远程开放教育大有可为。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新的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新时代对高等教育、远程开放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七大战略,每一个战略都与远程开放教育密切相关,亦离不开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与支持。广东现代化进程提速需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迫切需要教育协调发展、优先发展。这既给远程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

2.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改革是一场内涵深刻的变革。粤港澳大湾区格局下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发展将如何踏平荆棘、走向光明,守正创新既是方法更是方向。守正远程开放教育角色,创新远程开放教育职能,在为湾区建设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不断开拓引领,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需求,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而践行使命,勇于担当。

(二)研究局限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的实质是区域教育发展,“区域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其特色在于教育协同合作,即推进“区域+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融合创新,走“开放式创新”的发展道路。[10]本研究的样本仅基于广东省,未来研究还应深入探讨在东西部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及主体功能区发展差异基础下,远程开放教育融入区域建设发展的不同策略和机制。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