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玉椿,孙丽丽,殷亚恒
(1.河北省教育考试院;2.石家庄市教育考试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1]可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理念,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成人高等教育也需转向高质量发展。
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第一道流程,是保障人才选拔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变量。因此,有必要对成人高校招生中有关质量发展的种种失当行为进行反思,并在反思基础上探寻我省成人高校招生高质量发展路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人高校招生工作也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特别是1986年实施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以来的40年,河北省共向各类成人高校输送了近300万合格新生,这些人员在各条战线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也促进了全省成人高等教育事业步入正轨、持续发展。进入新时代,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
成人高校招生按层次分为高中起点升本科(简称高起本,下同)、高中起点升专科(简称高起专)、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三种。党的十八大以来,受国家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政策推动,以及社会从业人员、无业人群提升素质的现实需求,还有普通高职百万扩招、“双一流”高校网络教育停招减招、自学考试报名规模下降等因素叠加影响,成人高校招生报名人数持续高位,报名规模居全国前列。
图1 2016-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报名情况统计
报名人数持续在高位、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成人高校招生面临的新常态。
生源在院校间、专业间合理分布是成人高校招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受教育行政部门招生政策、管理理念和学校自身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影响,再加上部分学生出现志愿“扎推”等非理性报考行为,导致院校间、层次间、专业间生源分布不均。近年来,这种不均衡趋势愈加明显。
以2017年为例,共有111所学校在冀招生,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10所学校生源数为15.82万人,占全省生源总数的57.4%;另外101所学校生源总数为11.76万人,占全省生源总数的42.4%,其中生源数不足100人的学校高达40所,院校间生源不均衡可见一斑,如图2所示。
图2 2017年成人高校招生十所学校生源统计
以2020年为例,共有91所学校在冀进行专科层次招生,以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渤海理工职业学院等为代表的10所学校生源数为7.8万人,占全省专科总数的47.5%;另外81所学校生源总数为8.6万人,占全省专科总数的52.5%。上述生源集中的学校,近年来生源增速明显,如图3所示。
图3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高起专报名统计
此外,专业间生源分布不均衡现象亦十分突出。以2019年高起专录取情况为例,全省共有148个招生专业。其中,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小学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十大“热门”专业录取考生6.19万人,占全省录取总数的62%;另外138个专业共录取考生3.72万人,占全省录取总数的38%。
院校间、层次间、专业间生源分布不均衡,制约全省成人高校招生总体录取率。
招生工作是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其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集中展现。从成人高校招生入口,即学校专业设置和录取情况看,存在着三种不良倾向。
一是招生专业设置严重趋同。专业连接着考生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晴雨表”。以2019年河北省成人高校招生“热门”专业为例,在招生专升本的73所学校中,有41所学校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招生专业;在招生高起本的32所学校中,有17所学校设置“工商管理”招生专业;在招生高起专的89所学校中,有83所学校设置“会计”招生专业。招生专业设置趋同,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多样性人才的需要。
二是“一家独大”专业过于集中。以2020年河北省成人高校招生“热门”专业为例,专升本的“土木工程”专业共录取8,499人,占专升本录取总数的10%;高起本的“工商管理”专业共录取788人,占高起本录取总数的17%;高起专的“会计”专业共录取11,954人,占高起专录取总数的12%。一家独大的专业,无法体现学校人才培养优势,也无法满足考生个性化、社会多样化需求。
以2020年某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情况为例,该校生源总数3,124人,共录取2,648人。如进行分专业统计,其“一家独大”情况也十分明显。该校共19个招生专业,仅学前教育专业就录取1,139人,占该校录取总数43%;另外的18个专业中,有14个专业录取人数不足100人。专业间生源分布不均衡,直接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三是生源不足专业普遍存在。生源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头活水”。以2019年河北省成人高校招生“冷门”专业为例,有44个专升本专业录取人数低于15人,其中语言类(如德语、俄语、朝鲜语、意大利语)专业无人问津;有29个高起本专业录取人数低于15人,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勘查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摄影等专业无人报考;有76个高起专专业录取人数低于15人,其中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作物生产技术、民航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等专业报考人数为零。生源不足专业普遍存在,影响学校成人高等教育生存,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无从谈起。
在深入分析我省成人高校招生面临的新挑战基础上,可梳理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为15,467人,[3]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6,537人。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从大众化阶段开始迈入普及化阶段。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社会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性需要更加旺盛,高等教育入学标准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性和生源质量的差异性加大。[4]这一重要变化,已体现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比如国家近两年组织实施的高职百万扩招行动,也已经体现到省外成人高等教育招生领域,比如江苏、广东、浙江等省通过多样化招生实践,满足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让更多的适龄人群和劳动人口有机会圆自己的“大学梦”。反观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多样化招生形式却鲜有体现,仍以统一的招生考试为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阶段,我国各类教育发展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方面,就是考生报考现实需要与学校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匹配,学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安排与教育行政部门计划管理理念不契合,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实用型人才需求不适应。
我省成人高校招生报名规模大、生源分布不均衡、录取比例低的情况,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学校多年以来想解决但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成人高校招生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更高质量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要用更坚定更深入的改革来破解。[5]反思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自2012年以后承担教育部改革试点任务逐年减少,省级层面自主深化招生改革探索不够、创新性改革举措不多。在市场经济时代,已无法单纯通过计划管理手段或行政命令,解决教育资源与社会现实需求的有效配置,亟待用改革的方式予以解决。
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要求,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政策,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客观而深远的现实要求。[6]所有的教育都能为人的终身学习提供帮助,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发挥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高等教育是连接基础教育和社会生活的桥梁,成人高等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继续教育的重要支撑。要发挥成人高等教育作用,需践行“宽进严出”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不仅要体现到继续教育各领域,还要转换为成人高校招生的务实举措。
反观我省现行招生工作,一是“严进”现状影响“宽进”理念落实。这主要体现在人才选拔标准,即我省各层次、各科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明显高于外省。每年有部分考生未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而失去录取资格,也有少部分考生虽能上线,因未能达到学校专业录取标准而落榜。二是“宽出”现状制约“严出”标准落实。多年来,受办学理念、管理水平以及学费标准偏低等现实因素影响,学校在培养环节出现“注水”“放水”等现象。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效应,影响学校严出标准落实,也影响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整体评价。这种“倒置”做法,已不适应新时代国家对成人高等教育“扩宽知识、提升能力和丰富生活”目标定位,在今后工作中务必要更新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作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领域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可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化、实用型人才是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使命。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中,按照功能定位,我省主要承接了三类产业。一是生产制造业,比如首钢京唐二期、北汽福田落户唐山,北京现代、北京药企落户沧州;二是现代商贸物流业,比如廊坊、保定、石家庄、沧州等地发挥现有商贸物流产业基础和交通优势,承接批发市场商户落户;三是大数据产业,比如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石家庄示范区利用资源、环境等数据基础设施优势,承接北京大数据产业链的部分环节。上述新的产业聚集,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迫切需要当地提供新的人才供给。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我省广大农村需要种植、营养健康、现代农业技术、智慧农业、耕地保护、动物防疫、农作物病虫害、电子商务、旅游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致富产业。同时也需要提升村两委委员、乡村教师、乡村医生、返乡就业农村大学生、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工作能力和文化水平,保障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有力有序。
上述大量现实的人才需求,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增量人才实现,另一种是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通过成人高校招生,培养现有存量人才,提升其学历和技能来实现。反观我省招生现状,依然在用传统的供给模式和供给内容来满足考生丰富性、个性化、开放性和实用性、灵活性的学习需求,显然已不能适应本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现实需要。
针对河北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制约高质量发展深层次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招生学校在招生政策供给、管理机制构建和服务保障配套方面改革创新,确保“入口”“培养”“出口”三关同频共振。
政策供给是化解我省统一考试组考压力、提升招生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学校,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目标定位,对我省现行成人高校招生政策进行改革试点。
第一,适当扩大成人高职单招试点院校范围。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成人单招试点工作基础上,增加三至五所学校进行试点。单独招生专业以艺术类、外语外贸类、护理类等对专业要求相对较高,通过招生学校“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测试”能够进行入学考核的专业为主,通过单独测试,可以更好地体现招生要求。
第二,试行校企合作成人单独招生改革试点。主要针对钢铁、医药化工、汽车制造等我省传统支柱产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产业,依托省内部分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办学优势,比如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石家庄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等,面向省内相关产业、企业,开展钢铁冶金类、化工医药类、汽车运输类、建筑工程类、机电工程类、经济管理类等专业单独考试招生试点,以新的招生方式、培养方案满足产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第三,试行乡村基层人员成人学历教育招生改革试点。主要针对乡村振兴所需公共服务人才,会同我省教育、人社、组织等部门,在教育、农业、医学类学校中遴选部分专业试点。比如河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河北医科大学的中西医临床医学、河北农业大学的农学等专业,利用其资源优势,对乡村教师、乡村医生、返乡就业农村大学生、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进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采用单列计划、单独录取、单独编班、单独考核等招生培养模式,提升基层人员学历和素质。
第四,探索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录取资格互认改革试点。参加当年我省普通高考,成绩达到普通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相应分数的考生,可免试参加当年我省成人高校的高起专录取;参加当年我省普通高校对口升学考试,成绩达到对口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相应分数的考生,可免试参加当年我省成人高校高起专录取;参加当年我省普通高校“专接本”选拔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以下相应分数的考生,可免试参加当年我省成人高校专升本录取。
通过上述改革探索,逐步构建统一考试、免试入学、单独招生考试、资格互认等成人高校招生新格局。
计划管理是考试招生工作关键环节,是招生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方面。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招生规模,到学校设置招生专业、编制招生计划,再到招生考试机构组织报名、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及投档录取,都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计划联动管理机制。招生计划管理涉及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学校和招生考试机构三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招生计划核心目标,是运用招生计划这一中心指标,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实现学校自身及全省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招生学校运用招生计划,实现自身高等教育资源与社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招生考试机构依照招生计划组织招生,把好人才培养第一道关口。
当前制约我省成人高校招生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招生计划管理,在于协调三方的计划管理机制缺乏。通过建立联动管理机制,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职能、学校办学主体作用、以及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数据管理优势,动态管理计划。一是在招生规模核定办法方面,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支撑能力、管理水平,还要运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报名情况、上线分布、招生录取等统计数据,统筹确定各学校招生规模,避免单纯按报名人数或按学校普通招生规模核定成人招生规模。二是在招生计划调整方面,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专业准入制度、预警机制和奖惩办法。对学校招生人数常年偏低的专业不予准入,对招生人数过多的专业调减计划控制规模,对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好的学校在招生计划上予以倾斜,对与中介机构存在不法行为的学校,要调减招生计划。通过综合运用招生计划这一杠杆,引导学校合理布局招生专业、高质量开展教育教学。
其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成人高校招生专业,应有较高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这就需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一是在专业设置上,招生学校要聚焦主业,对办学数量和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重新审视和科学定位,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突出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冬奥会筹办“三件大事”深入实施,迫切需要招生学校加大实用型人才供给力度。学校要更新办学理念,精准对接产业需要,主动融入区域、产业、行业和企业需要。二是建立专业动态更新办法。学校以三年为周期,每年对各专业招生、培养及出口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三年考核结束后,对合格者保留招生资格,不合格者撤销招生资格,从而优化学校专业结构。
再次,建立招生常态反馈机制。招生数据是在考试招生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资源,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充分挖掘自身数据资源,同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学校建立常态化反馈机制。一是发挥数据支撑作用。招生考试机构要对全省报名数据、考试数据、录取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发现隐藏数据背后的考生报考趋势、社会现实需求,了解蕴含其中的问题、现象,为成人高校招生政策制定、工作组织实施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加强数据共享。招生考试机构要改变数据“养在深闺人未识”现状,在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加大共享力度,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各类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为全省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成人高校招生改革、招生计划宏观管理办法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向招生学校反馈全省报名、考试、录取情况,促使学校及时调整目标定位、合理布置专业、优化培养方案。
招生考试机构是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主要部门,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选才”使命。进入新时代,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创新考试服务改革,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水平、高品质、高质量的服务。
第一,打造服务考生一体化报考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时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在考试招生系统上,就是坚持“以考生为本”。因此,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深入落实“一次办好”“全程网办”“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工作理念,构建从报名、填报志愿、打印准考证、查询成绩、查询录取等全流程、一体化成人高校招生报考平台。在此平台上,一是采用证照识别、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等数字技术手段,实现考生网上传照片、网上确认,减轻考生负担,提升报考满意度。二是同公安、教育等部门数据共享,实现考生报考资格、免试资格、照顾加分资格精准审核,从源头上确保招生公平。三是设置网上问卷、开放评价及评论功能,实现考生意见建议和服务评价信息高效归集,为招生考试机构制定服务质量提升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第二,打造服务学校信息化工作平台。招生学校是成人高校招生工作主体,也是招生考试机构服务主要对象。招生考试机构通过打造信息化工作平台,一是实现学校计划编制、上报、审核,计划调整,艺术类专业成绩和合格名单报送,录取审核备案全部网上办、全程零见面。二是向学校提供个性化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为学校科学设置招生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总之,通过政策供给、机制构建和保障配套等方面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以成人高校招生质量提升,满足考生个性化、多样化、实用性学习需求,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