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小菊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学好传统文化,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带领学生感受诗词魅力的同时,珍惜幸福新生活;把古诗词的朗诵带进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中,多给学生创造朗诵的机会,学生习得朗诵之法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信心;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感悟美好人生。因此,笔者努力通过情感朗诵,激发兴趣;大胆展示,增强自信;诗画结合,加强记忆;家校相融,丰富积累等途径,探索着语文课中开展古诗词教学方面的策略,在实践中引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感受诗词魅力。通过对诗人品格的理解与反思,借古鉴今,不断提升学生自信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朗诵
近年来,教育部强调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必须从小学开始抓起。现阶段的小学课程中,实行新型的教学理念,安排一年级的学生学习10首古诗,二年级学习14首古诗……从循序渐进增加古诗学习量的趋势,可以看出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它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语文教师带领小学低年级学生走进古诗词的世界,不仅能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作贡献,更能让学生通过朗诵,得到美的熏陶,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感受诗词魅力的同时,还能学习为人处世之道,提升个人文化素养,更懂得珍惜新生活。
然而,因学生现在的生活与古诗词产生的距离久远,内容抽象,不管是阅读理解还是朗诵,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方法引导很重要。对此,笔者经过探索与实践,进行一些相关阐述。
一、情感朗诵,激发兴趣
所谓:“熟能生巧。”拉近古诗词与现代学生的距离,完全可以从不断的朗诵开始。因此,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也就是打开了通往丰富精彩的古诗词的大门。叶圣陶说过:“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这就是说,学生一旦对朗诵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朗诵,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最终,达到快乐学习语文的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带领学生情感朗诵,是可以激发学生朗诵兴趣的。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注重教师的范读,且必须做到情感丰富。在朗诵的过程中揣摩诗人的感情,并通过朗诵的轻重缓急以及声调的抑扬顿挫表现出来,让学生能感受到情感朗诵的魅力。例如,李白的《夜宿山寺》五言句式,开头两个字平起,后面三个字需要重读。
夜宿山寺(唐李白维)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古诗一共有四句,每一句的朗诵处理又要有区别,第一句平起,第二句中扬,第三句平起,第四句高扬。在这样的处理下朗诵,抑扬顿挫的语气就出来了。
诗歌描写了李白來到座大山前,山很高,爬了很久才爬上去,山上有一座寺院,夜晚,看着美丽的夜空写下的诗歌。在朗诵时注意“高”字要重读,突出山很高,“惊”字要轻声读,以免把天上的仙人惊醒。朗诵的要求明确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情景,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会更加透彻。在多方面的努力配合下,学生朗诵的热情已被调动起来了,朗诵时情感自然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
又如,朗诵王安石的《梅花》时,要把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的品格表现出来,朗诵前面三句时声音需要果断、有力量,最后一句“为有暗香来”需要轻声朗诵,才能把梅花幽幽的清香表现出来。通过反复朗诵,梅花的品格感染着学生,当遇到困难时,梅花不惧严寒的精神就是学生自我开导的动力。
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意境,朗诵时需要有不同的处理。笔者在指导学生朗诵时都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旦兴趣到位,学习古诗词将事半功倍。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滋养着学生幼小的心灵,其精髓让学生变得坚强、勇敢,遇到困难永不放弃。
诗歌朗诵以及对诗词歌赋书写背景的介绍,不只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语言的感知能力,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也能慢慢地理解作者心境以及所为所感。诗词、作者所赋予的坚韧不拔、百炼成金、坚毅勇敢等精神也将在心理上给予我们的力量,以辞明志,以言立身,对于当前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都将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真实世界,抒发所想,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勇于展示,增强自信
自信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种魅力,更是成功的“助推器”。自信的学生,可以争得很多学习的机会,从而不断进步。反之,将因失去众多学习的机会。教师更无法从学生的各项表现中去帮忙其学习与进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信培养有多么重要。有鉴于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笔者努力着分层次,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如,学习了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后,给时间学生背诵,第三天就可以邀请胆大的学生上台表演了。可以利用早读、午读的时间进行朗诵表演。早读来一番“热身朗诵”、课前一分钟进行“个性展示朗诵”,每次邀请两位学生到台前表演,朗诵完后一定要大力表扬,送上热烈的掌声。让学生们都有机会锻炼,台下的学生可以大胆点评台上表演朗诵的同学,给出合理的意见,努力改进。在互相点评中,汲取他人精华,补自己之短。在轮番进行表演朗诵中,学生变得自信起来。加上教师带头朗诵,为学生做出好榜样。
表现特别棒的学生,笔者将用心拍下视频,并发到班群里,供大家学习,共同进步。家长也受到熏陶,和学生一起参与朗诵,给学生鼓劲打气。有些胆小的学生,笔者采用分句、接龙等朗诵的方法,耐心带领他们一步步展开朗诵训练。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也开始变得自信了,争着要到台上表演,热情朗诵。拍视频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多,发到群里的朗诵视频越来越丰富,得到大家的肯定。
如此进行个性朗诵训练,大大扩展了课堂的延伸,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让学生变得自信,又能有效地增加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更应该做到多赞美,多鼓励,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展特点各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心理发展逐渐走向青春期,每个年级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不过,无论是哪一个年级段的学生,其整体目标都是建立自信,避免自卑,让学生获得勤奋感,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古诗词教学中,鼓励学生朗诵,赞美学生的个性展示,让学生感受来自同学、教师、家长三方的正向关注,从而达到建立个人自信感,激发勤奋感,让学生更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自我价值的发生,从而更好地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整体学习环境,也促使学生整体心理环境健康、积极,而这在无言之中也就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增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下转第14版)
(上接第13版)
三、诗画结合,加强记忆
古诗词虽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学生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等,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去进行补充和领悟。开展古诗配画活动,便可以让学生在边读边画中,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美,还会创造美。
每一首古诗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在学习中如果能领悟其中的含义,对于学生学习古诗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首先给学生讲解古诗的意境,搜集相关的图片,边讲解边展示图片,学生在听觉上和感官上得到了满足,加上学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古诗词的意义一定能让学生理解到位。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对同一首古诗,不同的学生想象到的意境都不一样,把意境变成图画,在绘画的过程中边想边画,选取最佳位置誊写古詩,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份作品都是独特的,融合了绘画、书法、想象为一体的综合水平的展现,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习也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在开展古诗配画的活动中,笔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在不断加强对古诗词记忆的同时,书画相容也让学生进一步靠近传统文化,缩短了与古诗词的距离,对学习古诗词有很大的帮助。而独特的诗配画,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诗情画意,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触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之受到人文思想的陶冶。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学生正不断地发展着学习正向迁移能力,培养着学科兴趣,而这对今后的语文学科的学习也起到了一个良好的衔接以及促进作用。
四、家校相融,丰富积累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开展古诗词的活动中,笔者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谐共进的成长环境,一起为学生的学习而努力。
课内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当学生课内习得古诗词后,更需要延伸到课外继续巩固掌握。许多学生在家长的陪同熏陶下,一边复习所得,一边用学习之法迁移到课外古诗词的学习中,让学生的古诗词积累越发丰富起来。如今,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能熟练背诵古诗词超过两百首的就有四位学生,如,小黄已背诵古诗词251首,其中,岳飞的《满江红》是他心爱的诗词。一个腼腆的男孩在庄严的国旗下为全校师生朗诵《满江红》,入情入境,把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校师生为之震撼,热烈鼓掌点赞;又如,小诺背诵了246首古诗词,在《快乐朗诵》古诗观摩课中为大家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深深吸引了听课的教师们,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小李最喜欢背长诗,如,李白的《将进酒》,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让大家叹为观止……学生们背诵古诗的热情,像泉水源源不断,他们还很会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背诵:饭前饭后、玩耍休闲、锻炼运动时都是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好时机。
家长们更是别具用心地为孩子营造学习古诗词的氛围,制作古诗词主题早餐、午餐等,让学生在古诗词的精彩世界里生活与学习。就这样,家长们的用心相互影响着,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相互感染着。在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生活的课堂中,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能有效地增加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温故而知新”,家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家庭中所感所观都会引起学生对于古诗词中精神、寄意的反思与总结。经历是最好的成长,感受是最好的教师,在家庭生活中不断学习、成长、进步,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对诗歌的理解,从中获取学习的满足感,也在其中达到了培养、锻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作用。
五、结束语
逐渐地,古诗词已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美好的种子,通过古诗词的教学,我们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在不断成长,推己及人,敢于承担,不断从古人身上学习来自古诗、先贤品格上的闪光点,而这健康的种子已开始发芽、成长。如今,笔者正在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中继续探索与实践,期待绚丽花朵的绽放。
参考文献:
[1]林素韵,胡敏.朗诵主持演讲[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张海燕.做一个会朗读的语文教师[M].语文出版社,2016(1).
[3]朱鹏程.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认识[J].教学研究,2017(3):232.
[4]冯永梅.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J].创新人才教育,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