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探析

2021-10-30 05:02林笛
国际商务财会 2021年13期
关键词:通信企业固定资产

林笛

【摘要】通信企业属于典型的重资产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万亿级别。如何优化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流程,提升处置收益,使国有资产不流失,值得深入研究。文章结合通信企业资产特点,介绍了通信行业固定资产报废流程及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固定资产报废和处置入手,提出了提升固定资产处置效益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通信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

【中图分类号】F626;F276

在行业环境日益严峻、同质化竞争更趋激烈的形势下,通讯企业积极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提升资产效益,构建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体系,促进了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一、常见固定资产报废鉴定原因

通信企业常见的固定资产报废原因有:设备老化,例如设备停产、无备品备件、无法升级或扩容、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等。技术落后,通信企业运营设备更新迭代,老旧型号的设备无法满足现网需求,无其他利旧使用场景,例如设备处理能力差、不支持新技术发展等。市场需求变化,例如不支持某方面功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等。达到有关法规的报废规定,例如车辆行驶里程或者使用年限达到车辆报废上限。受自然灾害等影响,造成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等。

二、固定资产报废及处置流程

笔者所在单位是某通信集团下属省公司,其固定资产占比90%为网络资产设备,固定资产报废事项可以在发生时随时审批,也可以按批次定期审批。报废审批流程如下:实物使用部门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或设备更新替换计划,对拟报废的资产进行清点,梳理实物清单,提出报废申请。实物管理部门从专业技术角度进行审核,判断是否具备继续使用的价值,报废理由是否充分并出具技术鉴定报告。财务部门从财务角度进行审核,对于审核无误的汇总上报公司管理层批准,根据公司管理层审批确定的报废资产清单进行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报废如涉及资产减值准备需财务核销的,应在列支当年年报定稿前报董事会核准。

报废资产处置流程:实物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报废资产入库,确保报废资产及时进入采购物流管理部门集中管理的仓库,采购物流管理部门按照报废清单清点资产并确认账实相符后,做好入库操作和在库管理。对于客观上不便于进入仓库的报废资产,应在原现场进行存放,并由实物管理部门、实物使用部门对报废资产做好现场的保存管理,确保报废资产数量、型号等信息准确。

三、资产报废和处置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报废鉴定流于形式

企业对报废鉴定不够重视,人员培训不够充分,无法充分调动专家团队进行分场景、定量和定性鉴定,仅从逾龄和非逾龄上做区分,没有进行差异化分析,到达年限一刀切,提交报废申请,未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技术鉴定报告是判定相应资产能否进行报废处理的重要依据,是防范资产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但企业重视不够,鉴定报告内容不充分不客观,仅是形式上由技术鉴定人员签字或盖章确认。大量设备统一报废,仅根据型号、年份等因素进行归类,对报废原因缺少汇总比较,存在报告内容不完整、理据不充分的现象。

(二)报废设备处置不及时

資产报废处置涉及到实物管理和财务处理,通常涉及两个部门,如采购部和财务部,部门之间连接性小,各自流程进行下,相互之间的信息联通不畅,会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报废设备处置的及时性。

(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节

固定资产的新增、调拨、报废、处置等要与年度总预算、滚动预算、预算偏离度相互统一。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存量未逾龄资产折旧方式、残值率、使用年限的分析,审核资产折旧政策,确保资产折旧计提与实物使用情况的一致性。因此,预算直接关系着资产新增、变动及退出阶段。

当前许多企业仅考虑了短期年度目标,忽视了远期目标,在项目开启之前未进行有效可研分析,未对投入资本开支、预计盈利规模、转资进度进行预算,盲目投资,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足,导致资产利用率不高,影响了项目活动投入产出效益,甚至带来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迫于从上至下的KPI考核压力,存在“重预算,轻资产”弊端,很多时候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相脱节,忽视了资产报废实际需求与业务形态、设备新旧程度、维保投入因素的相关性,仅用预算计划推动资产报废。但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是以资产使用情况作为出发点,仅考虑实际工作需要,不考虑预算成本是否可以支撑等问题。

(四)报废年限设定不准

固定资产报废年限主要参考了集团统一下发的固定资产目录,所有资产采用相同的残值率,根据类别固化资产使用年限;未对不同使用场景下,同一类别的资产使用年限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细则,如实际使用条件对资产寿命影响较大,室内和室外同一设备使用寿命、山区和沿海气候情况对设备寿命的影响等。

四、提升资产报废处置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合理规划资产成本

企业应结合既往采购、设备耗费等成本动因,联合采购部门,进一步研究设备采购成本与后续维保成本构成,推动资产全生命周期内总成本最优,统筹平衡整体资产布局,合理规划资产成本,科学安排网络资产退出机制。依托于“半自动化”工程转资审核,提升资产价值合理性;关注资产转资价值合理性审核,特别是低价值资产合理性判定,关注审核同一入账时间,相同规格型号资产价值偏离度,纠正不合理区间价值的资产。避免不合理资产价值分摊,及人为操作错误导致资产价值异常。通过对存量资产信息和资产价值的归纳、整理,进一步规范了全专业工程转资信息标准,完善了“资产价值标杆”体系,并固化在转资系统中,指导帮助工程人员准确、合理地完成工程转资工作,转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完善报废资产鉴定管理

鉴定报告应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针对报废涉及的每套设备,充分陈述说明设备使用状况,详细分析报废原因和指标差异等问题,不得笼统描述或仅仅简单罗列:对于设备老化的,如涉及处理能力差、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能耗高等,需做新老设备的定量对比分析,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对于技术落后的,如涉及不支持新技术发展,需要详细说明不支持新技术发展涉及的具体领域、新旧技术的差异;对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如涉及不满足市场需求,应详细列明市场需求的前后变化。

同时,分业务属性有侧重地进行鉴定是否达到报废条件,如5G网络规模建设和运营方面,应关注网络资产是否为“三高一低”的在网设备,即入网年份高、故障率高、能耗高、利用率低,重点聚焦无线网的WLAN、2G、3G和4G等设备;传输网的SDH、WDM等設备;核心网的CS域等设备;动环专业的空调、蓄电池、动环监控等设备;以及承载网、应急通信等专业相关设备。

最后,强化资产报废处置重要性,加强相关宣贯手段,提高人员对资产报废工作的认识,加深理解报废在资产全生命周期的重要性,提升资产管理业务水平,提升报废工作质量。

(三)报废资产回缴及处置形式多管齐下,提高处置效率

1.分场景对报废资产进行回缴入库或者原现场存放

实物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报废资产入库,确保报废资产及时进入采购物流管理部门集中管理的仓库,采购物流管理部门按照报废清单清点资产并确认账实相符后,做好入库环节操作和在库管理。对于客观上不便于进入仓库的报废资产,应在原现场进行存放,并由实物管理部门、实物使用部门对报废资产做好现场的保存管理,确保报废资产数量、型号等信息准确。对于埋在地下的管道、光缆,专业部门要进行评估研判,如处置成本远远高于处置收入,可就地暂存,做好台账管理及跟踪。

2.处置形式多管齐下

目前,报废资产处置基本上进行统一回收,通过评估定价,招标选择回收公司进行出售,能够有效进行廉洁风险管控,但也造成各个流程冗余,甚至出现流标的情况,加大处置的难度和时长,因此在回收-评估-招标标准模式下,可以将不同报废物资,采用快捷多样的处置模式,有效提高资产处置合理性。报废物资处置,可按照不同属性,制定标准处置方案,提升处置时效性。如针对报废的蓄电池资产回收,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省市可进行统一协同标准化采购方案,预测全年全省报废量,明确服务期限和回收单价的方式,确保处置物资保值增值,且无需进行资产评估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3.强化IT手段,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研究建立从新增资产、资产报废、处置回收的资产全生命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力争实现物料采购、形成资产、报废、回收、处置的全网系统,根据不同资产处置的管理流程,将供应链系统与资产实物管理系统打通,将资产处置情况同步反馈至资产实物管理系统,以便跟踪到报废资产的处置情况、处置时间等,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基于系统层面有自动交互,对于报废资产中可利用的部分板件,转化为可供全市使用的通用物资,提升利用效率。

五、强化固定资产报废预算管理

编制年度固定资产报废预算时充分考虑网络更新需求、工程建设计划和资产使用状况等实际情况,提升报废预算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和精细化水平。及时沟通固定资产报废情况,严格把控预算执行进度。如遇自然灾害等突发事项,引起大规模退网报废的,严格执行相关工作流程,做到流程合规完善、支撑材料完备。

制定固定资产报废预算时,应由各实物使用部门根据本部门资产实际使用状况或统一退网安排,确定资产报废计划,并将计划报废资产的批次、计划报废时间等信息提交相应实物管理部门;实物管理部门汇总各实物使用部门报废计划后,提交至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汇总各实物管理部门报废计划,形成全公司固定资产报废预算。在财务部门内部,应由资产管理相关人员审定资产报废计划后,提交至预算管理相关人员,形成固定资产报废预算,避免资产管理员所掌握的报废计划与预算管理员所掌握的报废预算不一致。

通信企业应根据资产分布广、种类多、更新迭代频繁等特点,量化指标,兼顾企业短期和远期发展战略,考虑企业资产与业务状况,做资产守护者,优化资产配置。同时,企业应根据资产预算制度,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对企业采购的需求量进行控制,构建低成本高运营的资产体现,加大企业内部低效无效资产清理,避免资产闲置,提升资产健康水平和资产利用率。二是为企业资产配置制定明确标准,依照企业人员科学配置资产,保障资产配置不重复、有效平衡网络提升对资产需求及资本开支控制,推动预算与资产管理协调发展。

六、加强资产处置事后控制机制

采购物流管理部门应定期审阅已报废待处理清单,对处置情况进行监控和反馈,形成专门的报废资产清理处置情况报告上报公司管理层,对尚未清理、处置的资产应说明情况,并牵头制定清理、处置计划,督促报废资产在批准报废后及时清理。通过检查等手段,对固定资产报废审批流程、预算管理、财务核算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流程不完善、管理不健全、核算不规范等问题,视情况进行奖惩,完善资产处置后评估机制。

七、小结

通信企业应进行科学规划,规范固定资产报废工作流程,防范报废环节的管理风险,建立长效机制,促成企业预算与资产管理协作关系,确保不影响网络运行的前提下,健全资产报废及处置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慧韬.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处置中的收益流失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8-9.

[2]高春燕.报废处置是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经济师,2007(07).

[3]来金雅,王红.高校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环节中的问题梳理及对策研究.中国现代交易装备,2014(13).

猜你喜欢
通信企业固定资产
企业ERP系统对财务管理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通信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应用研究
通讯企业财税风险及审计方法刍议
浅谈“互联网+”概念下的通信企业竞争策略
浅谈通信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营改增背景下通信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