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酒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2021-10-30 17:22陈军容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酒店英语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摘要】 适应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实施全方位全程育人,加强各类课程思政教育迫在眉睫。教师在高职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着手改革,探究如何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依托课程内容,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的嵌入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进行隐性渗透,将课程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培养德才兼备的酒店专业英语技能人才。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酒店英语; 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陈军容(1970-),女,汉族,广西贺州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及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发展时期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高职酒店专业英语课程由此也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酒店专业英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以课程思政教育为抓手,发挥潜移默化的效应,将育人和育才有机融合,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酒店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愈发提高。从我们对上海市高星级酒店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到,星级酒店除了要求入职员工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外,更希望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在工作中积极肯干、吃苦耐劳。因为技能在未来的岗位工作中可以继续打磨提升,而为人做事的态度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可见,德才兼备的服务管理人才更受企业的青睐,更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酒店专业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迎合了酒店行业对英语服务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高职酒店专业英语 “课程思政”的涵义

“课程思政”是指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酒店专业英语课程是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我们认为,高职酒店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并非要教师把课程上成思想政治教育课,而是依托课程,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其自然无缝地渗透于教学内容之中,对学生进行隐性的思想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无意之间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教师在育才的同时,收获与思政课同样的育人效果。总的来说,酒店专业英语课程 “思政”兼具育人育才功效。它与思政课同向,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担负起引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在全方位育人中,起着补充和促进作用。

三、酒店专业英语 “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酒店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开设在高职的大二学年,这一时期是高职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水平日趋成熟的阶段,由此,酒店专业英语 “课程思政”的实施就显得非常必要。教师只有抓住了课程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对职业有认同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认识和判断能力,能够用正确的行为规范作为行动指南,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爱岗敬业,用学到的本领,主动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不然一个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何以做好企业服务?

从课程内容来看,酒店专业英语 “课程思政”具有可行性。酒店专业英语课程侧重对学生酒店专业英语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其交际内容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职业礼仪规范、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这有助于教师落实 “价值引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其职业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課程设计上,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知识传授、技能操练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酒店专业英语服务人才。

四、酒店专业英语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1. 修订课程标准,明确育人目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道,“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为此,专任教师在着手教学改革时,首先必须修订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明确育人目标,以确保在课程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隐性自然并且卓有成效。教师需要明确在课程的素质目标上,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酒店职业素养,使之具备较强的协作意识、沟通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以及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在“思政”育人目标上,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使之具有家国情怀;敬业、诚信、文明、友善;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2. 整合课程内容, 确定“思政”教育嵌入点。整合课程内容,深度挖掘德育素材,明确“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嵌入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这一关键任务落于实处。我院酒店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前厅、客房和餐饮三大服务部门的工作。教师可以基于具体岗位工作任务,提炼课程内容中潜在的德育题材和文化元素,因势利导,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使爱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素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以及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自然嵌入到学习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自身的素养。

比如,在酒店登记入住单元,教师嵌入中西方接待礼仪差异,数字、隐私等语言禁忌,培养学生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信息问讯与处理中融入豫园、上海新天地等优秀旅游景点,讲好中国故事;在票务服务中谈论交通时,教师插入中国高铁,展现中国制造的腾飞;在退房结账单元,比较中西方支付方式的差异,凸显当前中国经济生活的便捷与发展;在餐饮服务章节,嵌入中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等。

3.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选用恰当方法与载体,激发兴趣,营造氛围。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酒店专业英语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以一定的教学活动为载体,融入 “课程思政”的内容,发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效。

教师在酒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模式。课程育人环节通过讨论、头脑风暴、演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展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加强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能够娴熟地使用英语与客人沟通和交流,完成相关服务操作;同时接受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引领和熏陶,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微信、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将德育实践内容渗透其中,以图、文、音像的形式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和模拟真实的酒店服务情景,线上线下相结合,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1)在导入环节育人。教师在上新课前的5-10分钟,组织学生讨论、头脑风暴、开展英语秀活动,比如让学生借助PPT展示用英语讲述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高铁、支付宝在线支付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渗透 “课程思政”教育。

(2)在语言操练中育人。酒店英语包含很多贴近日常生活,又具有文化气息和人文色彩的词汇,比如tea, coffee,tip,folk,chopsticks,Kung Fu show 等,学生比较感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中西方日常饮品、餐饮等方面的差异,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小组探究中国茶、中国功夫以及其在世界的影响,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操练英语句式时,指出常用句型May I...?表示委婉地请求对方“允许做……”,让学生学会得体的酒店英语表达。学习问讯服务时,教师设置外宾询问在哪里能买到中国特色的丝绸领带和衬衫,并说出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之类的练习等。这些内容与单元学习相关联,不太复杂,却富有思想寓意,学生容易组织言语进行表达,拥有获得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唤起其家国情怀。可见,利用语言操练,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3)在拓展运用环节育人。落实将课程思政貫穿于教学全过程的理念,教师在教学巩固和拓展阶段,可以把德育内容灵活地渗透到相关情景对话的编写与角色扮演之中。以中餐点餐服务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安排学生小组创设外宾到中国餐厅点餐用餐的情景对话,要求服务员向外宾介绍中国优秀四大传统菜系、说出其特点、推荐特色菜肴,最后完成中餐点餐英语服务。一方面,这些文化素材贴近生活,自然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要完成该任务,必然多方查找资料,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菜肴的表达。 由此可见,这种活动与方法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把课程知识技能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交互穿插,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树立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

4.以课外实践为补充,巩固和提升“课程思政”效果。课外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学生只有通过本人或在群体的实践中证实并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时,才能把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成为支配行动的力量。为此,教师充分利用课外作业和实践活动,将“课程思政”教育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巩固和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教师鼓励学生课余积极参加职业体验日活动,到校企合作酒店践习,参加专业英语实践、赛事、技能考证等,全方位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使学生在活动中拥有获得感,养成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心态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教师应及时监管和督促相关的教学活动,实现育人工作全程覆盖。这样课上课下相结合,相辅相成,充分发挥 “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结语

“课程思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高职教师全员全程的投入,各门课程同行同向,形成共识和教育合力,共同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而努力。酒店专业英语课程将结合课程特点,切实做好知识和技能培养及思想引领工作,助力学生良好学习风气、职业素养和思想品质的养成,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之日后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齐鹏飞.课程思政: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N].光明日报,2020-06-16(15).

[2]黄佰宏.“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44(04).

[3]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96-297.

[4]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9.

[5]陈军容.“课证融通”理念下高职酒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索[J].海外英语,2018(08):48-50.

猜你喜欢
酒店英语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礼貌原则下酒店英语委婉语初探
酒店英语教学案例浅析
浅析高职院校酒店英语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