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瑞兽文化介绍

2021-10-29 01:53何荃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传统文化

何荃薇

内容摘要:瑞兽文化贯通古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忽视对于瑞兽文化的学习。本文旨在通过探索中西方瑞兽文化的差异,将瑞兽文化有效融入到汉语教学中,以期来完善瑞兽文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在瑞兽文化教学这部分的发展完善。

关键词:瑞兽文化 汉语教学 传统文化

瑞兽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国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体现了中国人民特有的精神特质和追求。瑞兽文化的引入可以使对外教学课堂内容更加完整丰富,富有层次。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教授瑞兽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祥瑞崇拜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早在黄帝时期,祥瑞崇拜就一直受到人们热情追捧。祥瑞大体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分别是天文祥瑞、动物祥瑞、植物祥瑞、自然现象、特殊器物,这五种类型。瑞兽和动物祥瑞的区别是祥瑞动物一般指现实性的动物,而瑞兽可以指现实性动物也可以指非现实性动物,比如瑞兽貔貅、龙、凤等,也称“神兽”。在中国,瑞兽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常见的有建筑物前的石狮子,门上的石雕,祝寿的书画等等。

通俗地说,“瑞”即美好、吉祥的意思;瑞兽就是吉祥的神兽、动物。对瑞兽的崇拜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平安幸福的朴素愿望。对于瑞兽的图腾崇拜体现了原始人对祖先、对保护神的一种追求和敬畏,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化现象之一。

这种文化现象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至今,中国民间传说对于瑞兽有不同的分类和总结,例如:中国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有人总结四大瑞兽为“麟、凤、龟、龙”,也有五大瑞兽的提法:“貔貅、龙、凤凰、麒麟、龟”。虚构出来的瑞兽往往被人们赋予更多吉祥的含义以及人们幻想能够拥有的强大力量。虚构的瑞兽在传说中通常都具有非凡的能力,可以作为人民的守护神,所以受到更多人们的供奉与崇敬。例如:中国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只有白虎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另外就只有“龟”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动物了。而“龟”能够跻身几大瑞兽之列,则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的龟卜文化。

瑞兽文化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能充实对外汉语教学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瑞兽文化的民族精神、民俗习惯、传统节日、民族图腾等等。例如,在学习“龙”这个词的时候,可以讲一些有关龙的文化充实教学内容。比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都要过“龙头节”。这一天有一个特别的习俗,而不同地区的民俗又都有一些不同。在天津,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所以这天的民俗吃食多带个“龙”字,天津人这天讲究吃“煎焖子”。而东北地区,二月二则要吃猪头肉,来表示“龙抬头”。将这些民俗文化知识加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使留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对于“龙”或其他瑞兽的喜爱,也对相关的文化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瑞兽文化多姿多彩,样式也丰富多样,很容易带动课堂氛围,适合与学生问答和游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瑞兽文化以及多种艺术形式,可以使对外汉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可以在课堂之外丰富留学生的日常生活。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有着不同程度的困难,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看法都是不同的。亚洲国家与我国的文化背景较为相似,所以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在学习我国的文化时会比较容易。但是欧美国家的文化传统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则差异较大,在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时就很容易受到负迁移影响。

例如,中西方对“龙”的看法就存在着很大差异。西方人对于“龙”的印象就是极坏的,很多意义不好的单词都由“dragon”组成比如:chase the dragon(服用鸦片、服用毒品)the Old Dragon(撒旦、魔鬼);Sow dragons teeth(播下不和或毁灭的种子)。“在希腊神话中,龙齿是国王播种的,后来长成武士而互相残杀。在西方神话中,dragon是使人恐惧的妖魔。在圣经故事中,dragon是罪恶的化身,人们把与上帝(the God)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称为“大龙”(the great dragon),基督圣徒还以杀死龙为豪。”。但在我国“龙”则有着截然相反的地位,人们不但不会认为它是邪恶的,反而认为它是尊贵地位的象征。有关“龙”的汉语成语也很多,多是具有吉祥意义的,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藏龍卧虎”、“画龙点睛”、“生龙活虎”等,炎黄子孙还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

还有孔雀这种动物,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它的感情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孔雀是一种瑞兽,孔雀被看做是凤凰的化身。古代文官的官服就有孔雀,明朝时文官三品官服绣有孔雀纹,人们通过补子上的花纹图案就能知道官阶的高低。我国清朝时期高级官员用孔雀翎毛做官帽的装饰品,称为花翎。现在人们还流行送孔雀的相关艺术品,有祝愿升官之意,可见孔雀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低。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孔雀往往有不好的印象,在他们眼中孔雀行走的姿态,是张扬、骄傲、虚荣的表现。所以孔雀在英语中常常带有贬义,例如短语“as proud as a peacock”骄傲如孔雀,“play the peacock”炫耀自己,很多带有孔雀的词都具有贬义含义。

消除误解的本质就在于理解,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对瑞兽文化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中国一些常见瑞兽的文化内涵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误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误会与冲突。

不同瑞兽的文化内涵是教学的重点,对外汉语教学中仅仅教授瑞兽视觉形象是远远不够的,对外汉语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理解瑞兽背后的意义。比如说“凤”这种瑞兽,它的形象与西方的不死鸟很相像,大多数人们甚至不能分清楚它们的区别,但是凤凰和不死鸟它们的差别是很大的,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是百鸟风采的结合与升华,凤以它的歌声与仪态列为百鸟之王。传说它能给人间带来祥瑞,拥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它德性美好,予以祥瑞,象征着天下太平。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就会有凤凰飞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讲授清楚凤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也可以适当与其他文化中的类似形象作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凤的文化内涵。

又如龟这种动物,其他国家都没有赋予它特殊的意义,但是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龟却有一种敬畏之情。殷商时期,巫师用龟卜来预知吉凶。“古人认为龟是人与天神之间联系的中介,通過它可以领会神的意志。”因此人们对龟产生了一种神秘敬畏之感,认为尊崇龟可以获得神的保佑。后来龟一直被作为长寿的象征,古代用“寿蔽天地”来形容龟寿之长。在古人眼里,龟寿命之长令人惊叹,所以民间祝寿礼品上常写上“松鹤延年,龟鹤遐龄”等贺词。但是在不同的时期,“龟”的文化内涵也发生着改变,龟形象的扭曲起始于元代,主要的范围是在官场,但到了明清贬龟之风盛行。所以也就留下了许多贬义的词语,如“缩头乌龟”“龟儿子”“龟孙子”等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提示出“龟”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它是一种瑞兽,再向学生介绍清楚龟的文化内涵,主要学习“龟”作为祥瑞动物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对瑞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广泛地研究,在讲课时要详细的区分讲解。这也是从一个新的方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思想。

瑞兽文化的应用体现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外汉语教师除了要讲授清楚不同瑞兽的文化内涵,还应该帮助学生把瑞兽形象的具体应用了解清楚,使有关瑞兽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在更好地理解瑞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中国人现实生活的认知。

瑞兽文化常见的应用一般出现在雕刻、建筑、书画等方面。在石头上雕刻瑞兽形象图案,这是瑞兽形象应用最广最常见的一方面。雕刻文化中石雕图案被赋予意在吉祥的创作理念,因而石雕图案的选择就很有讲究。就比如石门上的图案要以虎纹为先,意在追求一种威慑力,白虎在五大灵兽中是象征着军队和威武,是不容玷污的。所以在石门上雕刻白虎是有保家护院的意思的。而祝寿要送的石雕图案则要倾向龟和鹤这种瑞兽形象图案,龟代表了长寿,松鹤延年更是人们祝寿的首选礼物,它们都表达恭祝长寿之意。其次,应用于建筑文化中,尤其是古代建筑。在古代工匠常为建筑物的屋脊上装饰仙人走兽的塑像,不仅能够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通常也有内涵在里面。我国的著名建筑故宫建筑群上就有许多瑞兽装饰在屋脊之上,就比如故宫太和殿上就装饰了“仙人走兽”,仙人后的第一个瑞兽就是龙,龙为鳞类至尊,代表了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其后就是凤,凤为白鸟之王,象征着尊贵而有圣德的人,凤凰出现,寓意着天下太平,祥瑞安宁。另外,应用于书画文化中,因为瑞兽所代表的美好寓意,所以它们的形象常被做于画中。古画《麒麟献吉兆》就表现了麒麟的吉祥、仁慈,古人相信麒麟出现是祥瑞之兆,代表着国家安邦,家族兴旺,子孙贤良。

瑞兽文化的现实应用,体现了瑞兽文化在我国的影响是广泛存在的,是对外汉语中瑞兽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瑞兽文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还能被保留下来,说明其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更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瑞兽文化可以作为学习中国文化的突破口,从而为丰富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传播中华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传统文化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