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历史过程还给历史课堂

2021-10-29 22:51丁文斌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义和团清政府慈禧

丁文斌

一、问题的提出

《中外历史纲要》上把晚清70年历史列为第五单元以及第六单元的辛亥革命一课,共四课内容,前两课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两课内容为康梁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其中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以救亡图存为主题,主要讲述“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发生在甲午之后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历史事件。这不仅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并付诸政治运动的时代即救亡图存;以全球史视野或是大历史思维横向观察,这是亚洲的觉醒时代。[1]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这些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已经简单了解并且掌握基础知识。在课程改革之后的历史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迫切要求下,历史学科教育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贯通意识,形成大脉络、大概念、大历史思维能力,从宏观上掌握中国历史发展脉络。贯通的大历史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往往需要一个主题或线索引领。“近代历史上的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与外部世界联系愈发紧密。中国政局稳定与否关乎列强在华既得利益能否延续,这就决定了清廷在制定大政方针时必然绕不开列强,中国政局变化亦与列强息息相关。”[2]在19世纪末特别是甲午之后,清政府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局势与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内政与外交的关系就成为理解中国在民族意识觉醒之后逐渐被卷入到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二、历史过程的叙述

19世纪中后期爆发的两次战争即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历史记忆依然挥之不去。相比于前者,后者对中国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民族意识的觉醒。我们从当时的亲历者林则徐和梁启超的言论中可以窥见一番,“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3]。“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4],“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5]。民族意识觉醒是甲午后的中国历史发展重要思想转变之滥觞,葛兆光称甲午战败的1895年具有“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张灏把近代1895—1920年称之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由传统过渡到现代、承先启后的关键时代”,因此1895年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影响,这是必须要交代的时代背景。

1895年4月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国内,正在京城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各省学子士绅,组织公车上书,开始了维新变法,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罢免维新派官员,废除除京师大学堂以外一切新政措施,一周后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维新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可以说“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是开新篇的第一章”,“它是由国家政权的顶层发动的,它的目标是要变更整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领域的传统体制,是要朝着现代国家体制的方向迈进的,它的推动者不仅具有国际的视野和标准,而且具有历史、现实、未来三者贯通思考的理论体系,尽管其体系的内涵并不成熟,但向现代国家迈进的努力基本上是自觉的”[6]。

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守旧的、顽固的势力猛然抬头。特别是满族亲贵中的腐朽愚昧势力迅速膨胀起来,使政变之余的维新事业事实上难以为继……热热闹闹的变法维新一时间徒然沉寂了下来”[7]。顽固派为巩固既得利益,他们利用光绪与慈禧关系恶化,主张废除光绪,另立新君。慈禧作为清帝国的实际掌舵者,对光绪在维新期间的所作所为与在谭嗣同、康有为等人的支持下主张“围园杀后”的离经叛道行为,异常痛心与愤怒。戊戌政变后,慈禧从幕后走到前台,再次执掌政权。戊戌政变之后慈禧与光绪皇帝关系成为各派势力关注的焦点,慈禧由于光绪在之前的表现,遂以光绪身体健康为由,于1900年1月24日(农历己亥年十二月二十四),发布诏书,决定立端王载漪之子溥俊为大阿哥,称之为己亥建储。己亥建储的下一步就是为废除光绪帝,另立新帝做准备。诏书一经发布,遭到了各派势力的反对。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督抚以及康梁保皇派都表示反对;其中上海电报总局总办经元善联合上海绅商各界通电全国,表示反对,遭到清政府的通缉,逃往澳门;各国公使亦无何反应,拒绝进贺。己亥建储引发的国内与列强的反对,慈禧此时面临统治的危机,如何化解危机,成为当时的重要问题。

戊戌政变、己亥建储发生的同时,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的山东,正在兴起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从纯粹的政治视角看义和团运动是强烈民族情绪被刺激之后的排外运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义和团运动轰然起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它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并與百日维新失败后的政局变动牵连相结。”[8]义和团的昭示“兹因天主教并耶稣堂,毁谤神圣,上欺中华君臣,下压中华黎民,神人共怒,人皆缄默。以致吾等俱联系义和神拳,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截杀教民,以免生灵涂炭”[9],可以看出义和团对洋人与基督教文明的排斥。

义和团能够兴起、壮大并且向直隶与北京地区发展,和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密切相关。清政府对山东义和团运动的模糊政策,遭到列强的抗议,要求对义和团严厉取缔并采取镇压。在列强的强烈干预之下,1899年底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袁世凯在山东镇压的结果就是义和团向直隶、北京等地发展,列强态度也更加强烈,主张武装干涉。

美国于1899年和1900年两次向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递交门户开放照会,要求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等。此刻正是美国结束美西战争集中全部力量进军中国瓜分之际以及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之时。中国广土众民,文化多元复杂,西方列强各国面对声势浩大的排外运动,难以以一己之力维护势力范围的安全与清政府的稳定,因此只有各国紧密团结起来,保持政策协商一致,才能免遭打击,保证在华利益。

最终,在日趋严重的义和团“灭洋”运动的打击下,1900年1月英法德美四国公使召集会议,强烈要求清政府采取镇压措施,维护列强利益,4月6日,英法德美再次联名照会,要求清政府两个月内将义和团一律剿灭,否则各国将派兵代为剿灭。5月底,各国通过火车运送抵达使馆士兵接近千人。列强出兵的首要要求是保护他们的使馆人员、传教士等,同时背后其实蕴藏的是对清廷对义和团镇压不力时进兵剿灭的意图。6月20日德国传教士克林德被清军士兵杀害,“克林德之死是1900年中外关系的重大转折,先前勉强还能维持的外交窗口至此全部中断,各国公使退守使馆区组织卫队严密防守……从这一天开始,使馆区与外界几乎隔绝”[10]。次日慈禧以光绪名义,向各国“宣战”。

甲午战败、三国干涉还辽以及德国强占胶州湾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列强的步步蚕食、鲸吞,慈禧势必给列强一个教训。而戊戌政变之后慈禧重新掌权,从幕后走到前台,为的是重整朝纲、树立权威,另外,北洋舰队覆灭,此时可以利用的力量恰恰是兴起的盲目排外的义和团运动。

在慈禧向各国宣战之后,列强为了保护在华势力范围的安全与利益,策动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督抚合作,地方督抚鉴于现实考量,也反对与列强开战。6月26日,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共同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即“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此后,在盛宣怀的斡旋联系下,长江流域的督抚与各国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后来山东、福建、浙江、四川等督抚也加入。当慈禧与列强激战之时,南方各督抚却安然自保,安然独立于清政府之外,中央政府的权威已经荡然无存了。

1900年8月14日,联军占领北京城,从“宣战”到北京彻底沦陷,不足两月。此后列强与清政府开始长达一年多的谈判,1901年9月7日,签订《辛丑条约》。从战争的结束到条约的签订,可以看到列强是就要借助镇压义和团之际以便获取更大的利益。而美国于美西战争后面临中国已被瓜分完的事实,遂迫切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各国为在华利益最大化计,不得不接受“门户开放”原则,遂实现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现实与历史博弈、妥协的最好方式。

三、结语

民族意识觉醒之际发生的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肩负起了救亡图存时代的主题。但相对于清政府、列强之外的第三方势力,义和团运动表现为激进偏激、盲目冲动,又受到另外两方势力的压制;清政府作为当时的合法政府代表,但受到列强的殖民。甲午战后“发生的‘己亥建储和‘义和团等一系列事件皆以废立一事为中心,延续发展。久任清廷起居注官的恽毓鼎曾云:‘甲午之丧师,戊戌之变政,己亥之建储,庚子之义和团,名虽四事,实一贯相生,必知此而后可论十年之朝局”[11]。因此内政与外交相互激荡,稍有不慎,走向极端,中国民众救亡图存的时代任务漫长而艰难。

中学历史教学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重在培养学生对中外历史的贯通理解与认识。大历史思维其实就是要求学生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基本规律、发展趋势,从而构建人类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历史才能看得遠,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12]学习历史就是阅读史料文献,对过去发生的历史做出有助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经验与智慧。我们不断对历史做出当下时代的解释,这就是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13]。

【注释】

[1]教育部:《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78页。

[2][11]隋丽娟、马孝鹏:《戊戌年光绪帝“求医上谕”的历史考察》,《学术交流》2019年第12期,第165、166页。

[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5册),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第432页。

[4][5]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13、1页。

[6][7]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26、382页。

[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第170页。

[9][10]马勇:《重寻近代中国》,北京:线装书局,2014年,第98、107页。

[1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第11页。

[1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页。

猜你喜欢
义和团清政府慈禧
庚子粤督李鸿章“不奉诏”考辨
太后过年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慈禧照相
浅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廊坊义和团运动历史探究
《里瓦几亚条约》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
多面慈禧:亲民也得看对象
多面慈禧:亲民也得看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