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晓婵 崔琦
DN 属2 型糖尿病最为常见的一种远期并发症,其患病率近些年呈现上升趋势[1]。早期DN 患者表现主要为肾小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和结节样变,导致微量尿白蛋白持续升高,直至20~200 μg/min,微量蛋白尿出现,演变为终末肾衰竭期、糖尿病肾病期,蛋白尿起初出现仅为间歇性,并发症进展至后期,会持续性出现蛋白尿,引发贫血、水肿等不良症状。缬沙坦、前列地尔均为临床治疗DN 蛋白尿常用的药物,前者可使UAER 有效减少,为DN 治疗一线的药物[2]。后者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1,其生理学功能较为良好,可使患者高滤过、高灌注的状态有效改善。据相关资料指 出[3],联合上述两种药物用于DN 蛋白尿的治疗,与单一给药相比,疗效更为显著。为明确联合给药的实际价值,本文将选择本院DN 蛋白尿患者进行性研究,分析其药物作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 例DN 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女=18 ∶12;年龄30~77 岁,平均年龄(50.3± 8.9)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4.9±2.4)年。观察组 男∶女=17 ∶13;年龄31~78 岁,平均年龄(51.2± 9.0)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5.1±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60 例入选患者均与诊断DN 蛋白尿的标准符合并确诊;最近2 个月内未服用过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年龄30~78 岁;心肝肾等脏器无严重疾病;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同意加入,并签署了同意书[4,5]。排除标准:精神存在疾病者;肾功能存在缺陷者;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者;同时伴有重大不良病症者;存在较差的依从性者[6]。
1.2 方法 入院后,60 例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包括干预饮食、服用利尿剂、降糖药物等,维持血压水平在80/(120~130)mm Hg(1 mm Hg=0.133 kPa)。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规格:80 mg),餐后给药,口服,1 次/d,160 mg/次,持续给药4 周后,剂量更改为80 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前列地尔(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4,规格:1 ml ∶5 μg),取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 溶于250 ml 0.9%氯化钠,直接入壶缓慢静脉滴注,1 次/d。1 个疗程为4 周,两组患者均需接受8 周不间断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疗效。判定标准:经治疗后,临床各项体征全部消失,UAER 恢复正常,血压水平正常,即为显效;有效缓解临床各项体征,尿蛋白量降低幅度>50%,即为有效;临床各项体征无变化,即为无效[7]。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观察并记录两组肾功能各项指标,包括UAER、Scr、BUN。③记录并对比两组血糖及血脂水平,包括TC、2 h PBG、FBG、TG、HbA1c。④观察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一次性咳嗽、腹痛、注射部位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肾功能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UAER、Scr、BUN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肾功能情况比较()
表2 两组肾功能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血糖及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TC、2 h PBG、FBG、TG、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糖及血脂水平比较()
表3 两组血糖及血脂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糖尿病属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较为常见,引发该病主要的原因是人体胰岛素的生物作用受损或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8]。最近几年,糖尿病患病率在我国呈直线上升趋势,一旦患病,延伸疾病极易出现,DN 即为延伸疾病常见的一种,DN 病情进展至一定程度,患者会有尿蛋白增多等症状出现,重者可演变为尿毒症[9]。糖尿病患者肾小球处于长期高过滤、高灌注状态为引发DN 蛋白尿的主要原因,降低了肾小球循环的功能,尿蛋白因而增多,UAER、Scr、BUN 升高[10]。一旦患病,患者应及时对症治疗,避免使该症治疗难度加大。DN 患者最头疼的问题即为蛋白尿,患者每 24 小时尿液内含蛋白总量若>300 mg,则会有DN 蛋白尿相关症状出现,降低肾小球各项功能,减退肾功能,重者可引发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安全[11]。
缬沙坦属血管紧张素Ⅱ特异性受体拮抗剂的一种,临床常用其治疗各类型的高血压,可对靶器官实施保护[12]。可对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结合产生抑制,抑制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释放,可舒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将肾小球内高滤过、高灌注、高压等情况显著降低,肾小球外基质蓄积情况有效减轻,显著改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有效降低微量白蛋白渗出,病情得以改善。相关资料指出[13],对于胰岛素来讲,该药物还可使机体敏感性增加,对肾脏基质纤维化的过程发挥显著抑制效果,还可使因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显著减少。
前列地尔属血管扩张剂的一种,具备多种生物的活性,为临床治疗DN 常用的药物,其治疗机制主要包括:①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善,经加大环磷酸腺苷(cAMP)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含量,使其扩血管效果得以发挥,使外周阻力降低[14];②血液流变学改善,前列腺素E1可对血小板凝集起到抑制效果,血栓素A2水平、血小板高反应有效降低[15]。可对血小板活化加以抑制,有助于血栓附近已活化血小板的逆转,显著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16,17]。经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可使血液粘滞性降低,便于发挥胰岛素实际作用,糖代谢因而改善,经局部和全身作用使微循环得以有效改善。有效纠正血液高凝状态,组织血液的供应增加[18]。联合前列地尔、缬沙坦对DN 蛋白尿展开治疗,可使协同治疗的效果得以发挥,增强肾功能改善情况,使尿蛋白排泄率显著降低[19]。李莹莹[20]研究中选取DN 蛋白尿患者100 例展开对比,治疗时,分别给予缬沙坦、缬沙坦+前列地尔,经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0.0%,可见,与单独使用缬沙坦相比,缬沙坦+前列地尔治疗DN 蛋白尿的效果更佳。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UAER、Scr、BUN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C、2 h PBG、FBG、TG、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联合前列地尔、缬沙坦治疗DN 蛋白尿,可显著改善肾功能、血糖及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与其他研究[20]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对DN 蛋白尿患者展开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肾功能,降低血糖及血脂水平,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