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自控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分娩镇痛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窒息的影响

2021-10-29 14:31吴演文张春元吴靦曾伟谭美云陈茂芳朱贺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7期
关键词:自控硬膜外产程

吴演文 张春元 吴靦 曾伟 谭美云 陈茂芳 朱贺权

产妇分娩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疼痛,导致产妇出现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且会很大程度上抑制宫缩能力,延长产程,严重时还会威胁母婴安全[1,2]。随着近年来分娩麻醉技术的发展,无痛分娩在产妇分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硬膜外麻醉作为临床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可以有效减轻产妇因为宫缩而引发的疼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明确硬膜外自控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对本院产科2020 年3~10 月接诊的300 例阴道分娩产妇开展回顾性分析,现就本次研究成果作如下分析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产科2020 年3~10 月接诊的300 例阴道分娩产妇开展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已经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A 组、B 组和C 组,每组100 例。A 组产妇年龄24~ 35 岁,平均年龄(28.9±3.1)岁;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9.1±0.7)周;初产妇71 例,经产妇29 例。B 组产妇年龄23~35 岁,平均年龄(28.6±3.2)岁;孕周38~ 41 周,平均孕周(39.1±0.7)周;初产妇73 例,经产妇27 例。C 组产妇年龄23~37 岁,平均年龄(28.7±3.2)岁;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9.2±0.7)周;初产妇74 例,经产妇26 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 组产妇接受硬膜外间歇泵注联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B 组产妇接受持续泵注联合自控硬

膜外分娩镇痛。A 组、B 组产妇的硬膜外穿刺点选择L3~4或L2~3间隙,硬膜外置管 3~5 cm,待回抽无液体出现时即可注入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混合液,共 10 ml,在10 min 后观察麻醉镇痛效果。待输注时间达到 30 min 即可连接自控镇痛泵,输入0.08%罗哌卡因+0.4 μg/ml 舒芬太尼的混合液,共计100 ml。A 组产妇脉冲频率控制为1 次/h,间歇推注量设定为10 ml,自控给药量控制为10 ml,锁定时间20 min,最大极限量控制为36 ml/h,间隔时间1 h。B 组持续背景输注泵设置的持续背景量为10 ml/h,自控给药量、最大极限量与锁定时间均与A 组一致。C 组未行分娩镇痛。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血气指标、产程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的Apgar 评分和窒息情况。Apgar 评分标准: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反射5 项满分10 分,评分<7 分的新生儿存在轻度窒息,评分<4 分的新生儿存在重度窒息,得分越高表明新生儿健康状况越好[3]。并比较三组新生儿pH、PO2、PCO2、LA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新生儿血气指标比较 A 组、B 组新生儿pH、PO2、PCO2及LA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新生儿pH、PO2、PCO2、LAC 与A 组、B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新生儿血气指标比较()

表1 三组新生儿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C 组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2.2 三组产妇产程比较 A 组第一产程短于B 组、C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产妇产程比较(,min)

表2 三组产妇产程比较(,min)

注:与A 组比较,aP<0.05

2.3 三组新生儿Apgar 评分与窒息发生率比较 A 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的Apgar 评分均高于B 组和C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0 min 的Apgar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三组均未出现因窒息而死亡的新生儿。

表3 三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分)

表3 三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分)

注:与A 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分娩过程不仅会对产妇造成太大的疼痛,而且会导致产妇因为身体疼痛而产生较多的应激反应,继而引发不良分娩结局。临床指出,一些应激反应会在前潜伏期即对母体与婴儿的健康产生影响,增加胎儿宫内窘迫风险,对母婴安全有较大的威胁[4]。随着近年来麻醉技术的发展,椎管内麻醉镇痛已经成为临床广泛使用的麻醉镇痛方式,其优势在于镇痛起效快、效果稳定,不良反应也较少。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技术是临床常用的镇痛分娩技术,麻醉药物以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为主,两种麻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优势。比如罗哌卡因可以直接作用于产妇的感觉神经,且不会对其子宫收缩能力产生影响[5]。另外,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芬太尼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原因在于小剂量的芬太尼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局部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且可以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增强镇痛效果。硬膜外自控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产妇分娩的麻醉方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不仅可以起到预期的镇痛效果,同时可以减少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应用效果显著[6]。刘红珍等[7]在研究中指出,自控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联合应用,预期镇痛效果较好,且可以抑制产妇分娩后的应激反应与血液高凝,对产妇预后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发现,A 组第一产程短于B 组、C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产妇接受药物麻醉镇痛后,盆底肌肉等组织会松弛,同时宫颈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软化,这对于胎头下降与宫口扩张有较大的益处。另外,麻醉药物起效后产妇的分娩疼痛会明显缓解,此时产妇的体力有所恢复,不仅可以满足分娩需求,而且可以消除产妇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宫缩的影响。除此之外,硬膜外镇痛可以加快宫口扩张,大大降低产妇分娩时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以此来减弱无效宫缩作用,相比之下,产妇子宫更易出现协调性宫缩,进而加快产程。有研究者指出,硬膜外自控与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两种注射方式均会影响产妇神经阻滞功能,但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对神经阻滞对产妇神经阻滞的影响较小,且可以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与器械辅助分娩率,有助于自然分娩的实现[8]。在三组新生儿Apgar 评分与窒息发生率比较中发现,A 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和5 min的Apgar 评分均高于B、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0 min 的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示三组新生儿未存在轻度窒息情况,也未出现因为窒息而死亡的病例,均顺利分娩。在三组血气分析结果中发现,A 组、B 组新生儿pH、PO2、PCO2及LA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新生儿pH、PO2、PCO2、LAC 与A 组、B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的各项血气指标均趋于正常,表明产妇并未因接受麻醉治疗而影响肝肾功能,未出现酸性物质代谢障碍。同时也未因为疼痛而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镇痛效果显著。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与镇痛时程均是影响镇痛效果的重要因素,若镇痛时程延长,麻醉药物使用量大,则麻醉药物在通过母体血液向胎儿转运时极易影响新生儿的分娩结局,必然会导致新生儿Apgar 评分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硬膜外自控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分娩镇痛时,若产妇无痛分娩的时间较长,且麻醉药物使用量较大,应高度警惕新生儿窘迫的发生风险,一旦存在异常情况立即开展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以此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9-11]。

综上所述,硬膜外自控联合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自控硬膜外产程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成功来自于自控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自控技术优化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