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2021-10-28 15:19胡勇
红豆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影响因素有效性

胡勇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大量信息和数据,面对海量的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组成,只有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提出了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影响因素;有效性;提高策略

一、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学生方面的影响

学生作为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其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有些小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本身知识水平不高,在阅读中理解能力有限,在阅读时读不懂或读不透文章而影响了阅读的兴趣。还有些学生在阅读时阅读方法不合理而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质量。

2、教师方面的影响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堂有效的阅读教学课除了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学情并具备较强的感染力。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文本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效利用教材,发挥出教材的最大效益。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控制好课堂时间的分配而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所用语言缺乏感染力而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3、教学过程的影响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情况制定的,有些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宽泛,做不到因地制宜,设定教学目标时使用词语模糊。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很少为学生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导致阅读范围狭窄而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教学的开展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单一,不能根据学生和课型的不同而选择针对性的方法,则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学习《柳树醒了》这首儿童诗时,有些教师只是按照固定的流程让学生齐读、互读而没有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评价也是直接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匮乏而降低了学生的阅读的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提高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1、分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不同,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年龄段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才能提高效率。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有些文本字数多,有些学生且因为不认识的或不理解的字词太多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以培养学生语文基础和阅读习惯为主,教学时教师可采用示范读或齐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提高阅读能力。而对中年级的学生则可传授阅读方法和技巧,然后讓学生内化为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如在进行《掩耳盗铃》的教学时,可先为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接着再让学生边读边找出文中的关键字词,最后在让学生复述文章或角色扮演来加深理解。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接受情感熏陶提高文学素养上面,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自我总结,并用精彩有语言去吸引学生走进阅读。如在进行《桥》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播放汶川大地震中党员干部敢于牺牲的视频,利用视频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备课时除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外,还要充分考虑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内容,预设教学中出现的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板书设计,利用简洁扼要的具有特色的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板书时可利用彩笔或简单画吸引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如在古诗词教学时用红色或黄色粉笔标出重点词句,或者用彩色粉笔画一幅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背诵等。

3、完善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有效性

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前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如阅读《翠鸟》时要明确每段的内容和段与段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所用的写作技巧等。阅读是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识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可利用恰当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阅读《老人与海鸥》后,还可安排学生阅读《狼王梦》、《女娲造人》等文章。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来促进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同学生的喜好不同,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如指定书籍引导学生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如学习《秋天的怀念》时,对文章中的“什么时候?”可从标点入手,引导学生体会问号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母爱。读写结合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利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创造,从多层次、多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学习寓言故事后,可让学生对寓言故事进行扩写或缩写等。科学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小学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具有针对性,不只以学生的成绩看待学生,要多用正面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有对阅读产生兴趣,充满信心,使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结语:高效的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理想目标,而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教师从思想重视,并在教学时根据学生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创新教学,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进而有效阅读。

参考文献:

[1]郝俊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文渊(高中版),2020(9):279-280.

[2]胡艳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魅力中国,2020(48):128.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影响因素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效益最大化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