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2021-10-28 08:54齐伟
成长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青年教师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学校来说尤为重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个体潜能,形成学校关于青年教师发展的人文关怀与长效机制,激发他们的自我发展内驱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我校通过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通过专业情感的培养,专业精神的打造,专业意识的强化,专业能力的提升,形成了一支较强专业能力和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

关键词:青年教师 学习共同体 专业发展

1 引言

我校是一所有着近6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青年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当前已有的共同体研究里,涉及很多方面,有基于网络学习的共同体、大学生学习共同体、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共同体等,也有基于学习共同体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但是还未查找到基于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我们认为,青年教师是一个学校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工作中将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时,经验尚浅,遭遇偶发事件、学生问题很多时候无所适从。短期内无法成功转变角色,由此也带来心理压力。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引导和疏导,则可能在工作中处处碰壁,造成职业焦虑、恐惧、孤独的心理。

苹果园第二小学建校于1959年,是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传统校。在教育改革、区域教育新地图布局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学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青年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在我校,青年教师人数约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28.3%,通过几年来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这支队伍已经成长为学校中一支中坚力量。

2 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现状分析

成立学习共同体之前,我校有一线教师共53名,教龄10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共有15名,占一线教师人数的28.3%。其中班主任岗位8名,占青年教师人数的53.3%;承担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教师12名,占青年教师人数的80%。后面的几年,每年都会有老教师退休,六年内退休教师人数将达到14人,七年内将达到17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于学校发展来说刻不容缓。

2.2 问题分析

15名青年教师中,有的刚刚入职,还处在职业适应阶段;有的教龄短,所教学科和年级有限,还不能整体把握小学教材;有的因工作需要转了学科,对新学科的教学也在熟悉阶段;有的主动学习、发展意识不强……这些都会影响青年教师的发展,也会阻碍学校的发展。

2.3 意义分析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有生力量,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尤为重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个体潜能,让每个青年教师快速提升业务水平的同时,形成学校关于青年教师发展的人文关怀与长效机制,激发他们的自我发展内驱力。引领他们尽快适应岗位,尽快胜任教师的工作,尽快成长为一名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合格教师、能手教师、骨干教师。

3 结为一个共同体,达成共同发展愿景

自2017年1月开始,通过对青年教师整体情况的分析,作为副校长的我,牵头将这些青年教师召集起来,组建了一个团队,名为“青年教师沙龙”。之所以取名“沙龙”,取其志趣相投、相互探讨、交流之意。从组建之初,就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建立组织制度;把学校行政和业务领导组建成基础指导团队,根据需要不定期聘请专家入校指导,开展各种研讨和主题活动搭建成长平台。

3.1 客观分析自我,形成共同发展目标

通过老师们自身的分析与集体沟通,明确了团队的发展目标。通过共同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团队、研究型团队、实践型团队。在教学理论学习能力、教材的解读与分析能力、读懂学生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教学的评价能力、教学的自我反思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更大发展。

3.2 团队文化建设,提升归属感和凝聚力

接下来,我组织老师们根据共同发展目标,集体设计了团队的logo。老师们以校徽为背景,设计添加了一棵小苗,寓意着这个青年教师团队是学校的希望,也寓意着自己渴望茁壮成长,成为学校栋梁的迫切发展愿望。通过畅谈自己的发展目标,他们给自己的团队取名“菁虹”,“菁”上下结构,理解为青青的小草,解释为青年、精华;“虹”取其光芒的意思。整体寓意青年教师像小幼苗一样要茁壮成长,成为具有较强专业素养的教师。这样的活动,引领教师形成了共同的发展愿景,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为共同体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老师们的被尊重感、归属感、认同感。

4 各种主题活动,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4.1 沟通交流活动,提升专业情感

团队组建之初,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第一次活动是写出自己在教学生涯中一次成功的案例,并分享给大家。其他人员要给予分享者积极地的肯定。分享时,有的老师开始还有些拘谨,但是当听到来自同伴的赞扬时,发自内心的微笑洋溢在脸上,甚至眼中泛着泪花。第一次活动,圆满收官。接下來的每次活动,我都会带领老师们先做个小游戏,活跃气氛。几次活动下来,团队的氛围变得轻松愉悦,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逐渐地,团队成员有了烦恼,会彼此倾诉;有了困难,会相互求助;有了喜悦,会相互分享;有了需求,会首先想到在这个团队中寻找伙伴支持。虽然每次的活动都是在下班时间,但是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人请过假。一个学期下来,团队制度已经形成,团队初具规模。青年教师也感受到了同伴的认同、学校的重视、找到了归属,促进了积极心态的建立,提升了对自身职业的热爱。

4.2 主题教育活动,打造专业精神

通过主题党课,青年教师认识到自身的理想、担当,对于国家、民族前途的重要意义;充分理解了自身的工作特点,增进了职业认识,提升了职业责任感。通过师德培训,老师们深受鼓舞,畅谈了自己选择教师职业的初心,也明确了做一名有境界、有情怀、有担当、有学识的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目标。通过师德演讲,青年教师展示了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敢于创新、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风范。通过对关注国家发展,青年教师从更高的占位思考和认识自己的从事的工作,从更大的格局认识教育工作的社会价值,提升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3 主题研讨活动,提升专业能力

理论学习是基础,只有不断历练才能践行于自身教学。除了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每学期都举行一至两次区级范围主题研讨活动,为青年教师的锻炼和成长搭建平台。14名教师都在活动中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专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5 团队建设有效,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5.1 给任务压担子,促进快速成长

在工作中,学校对青年教师寄予了厚望,也给予充分的信任,敢于把重要的岗位、任务交给他们承担。自闭症的孩子,老教师都头疼,是我们的青年教师愉快地接受了他,给予了特殊的关爱。这名学生从坐不住,不与人交流,躲着老师,到后来能够很开心地主动向老师问好,与同学和谐相处。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么大的转变,老师的付出可想而知。指导家长、帮助学生,运动会入场式、合唱比赛……每一项活动,都专门为他设计动作。孩子的成长变化体现着老师的精心呵护,班里的学生受到老师的感染,也自然而然地去帮助他、陪伴他。这不仅是对自闭学生的帮助和教育,更是对全班学生爱的教育。现在,各项重大活动中,挑大梁的绝大部分都是团队中的青年教师。青年人也不负众望,在各項工作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5.2 培养成效明显, 丰硕成果喜人

通过三年的专项培养和锻炼,这支队伍已经成长为学校的一支骨干力量,在各项重大活动中,他们都是最有生气的部分。所有教师均获得了区级以上教育教学大赛奖项,8名教师获得一等奖13人次,有的还是一等奖的第一名;一名青年教师在工作第一年即获得北京市微格课二等奖;一名教师获得北京市中小幼教师演讲、朗诵比赛一等奖;一名教师获得区级 “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他们的论文、教学设计、课例、原创资源等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20余项;3名教师成长为区教学能手,6名教师成长为学校骨干。

5.3 团队魅力初现,辐射带动整体

经过三年的打造,这个团队已经具备了自身的魅力。第三年,已经有其他教师自愿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为了能够让这支队伍长足发展,扩大团队的力量,增进教师间的相互带动,我们把骨干教师也吸纳进来。

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学习、共同参与研究、共同参与实践。相信在未来,青年教师的成长会更加迅速;团队的不断壮大,一定会带动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提升,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本论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一般课题“基于学习共同体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号: CDFB18373)的结题成果,论文作者为课题负责人齐伟。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