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启动,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人力资源,其学科素养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及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效果。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养可概况为“学术功底”和“德行智慧”两个方面,“学术功底”指的是教师历史专业知识精深,具备史才、史学与史识。“德行智慧”指的是作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历史工作者,应当不断锤炼自身的学科道德素养,以秉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担负学生个人发展及民族国家复兴的重任。教师学科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公德、师德、史德。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积累,力学笃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素养;学术功底;德行智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才培养必然是新时代发展所需。推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头等大事。历史教师是历史教学重要的人力资源,从课程实现的角度看,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作用举足轻重。从数据研究的角度看,当前通过调研数据库构建增值性模型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结果再次验证了教师是学生学业进步的关键要素,正所谓“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从教师角度分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专业的“学术功底”和较高的“德行智慧”。
一、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专业的“学术功底”
师者之道,在学问之精深,而深邃的造诣来自于不断修习养学。那么,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具备哪些素养?唐代史学家刘知几于《史通》中提出,史学者应具史才、史学与史识。
(一)史才
从历史教学角度讲,史才指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才气,而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义成教书匠。历史教师虽然不一定都能成为历史学的专家学者,但也应当保持学习的状态,润泽专业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历史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可以找到新的自我,找到新的理想,进而点燃自己钻研历史专业的渴望与热情。如在专业写作中培养创作的才华与文采,在历史课题探究中提升历史对教学认知的深度与广度,在学术讲座中提升历史学科语言表达的精准度与感染力。如此经过不断的实践,歷史教师就能够发现困惑、解决问题、丰富认知、创新理念,在点滴实践中增长才能。
此外,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也是历史教师增强自身史才修养的有效途径。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若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认为,她的成功就在于“一篇课文三次备课二次反思”。可见,通过不断反思来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这是教师养成才能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漫长之路。
在目前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阶段,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如:怎样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建构以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怎样将学科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未来发展的素养?怎样将历史学科的价值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怎样以知识为桥梁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围绕每节课真实鲜活的问题深入探究,反复实践总结。这种反思与实践需要坚持,需要贯穿每一堂课,甚至是每一个细微的教学环节。作为历史教师,要深知自身的史才即才华与才气史才不是与生俱来的,史才也不是高不可得的,而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打磨,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养成。
(二)史学
史学,指的是广博的历史专业知识。作为历史教师,既要有雄厚的历史知识积淀,又要在所从事的历史专业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这些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效整合教材、分析教材,就要有丰厚的史学底蕴,而拥有史学底蕴的前提是博览群书,通过“读书破万卷”的勤奋汲取智慧和灵气。那么,历史教师应当选择读哪些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学科教学纲领性文件,基于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要想保证历史课的教学质量,历史教师必须读熟、读透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是课程标准修订组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针对课程标准的深度解析,有利于历史教师全面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教师需读深、读明。
《教师教学用书》由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是为配合教材而编写的供教师教学使用的参考书。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切实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注重实用性,为历史教学提供切实好用的教学建议、教学参考与教学资源,教师需读细、读精。
同时,历史教师还要大量阅读历史学术专著,拓宽教学视野,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和任务。历史教师可阅读的书目有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秦汉史》、杨宽的《西周史》、童书业的《春秋史》、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岑仲勉的《隋唐史》、樊树志的《国史概要》《晚明史》、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世界简史》、周启迪的《世界上古史 》、孔祥民的《世界中古史》等。
除此之外,交流学习是史学素养提高的快捷途径,不能因为它容易实现而被忽视。历史教师要善于交流学习,遇到问题也应像学生一样不懂就问,不存疑留惑,以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求知。历史教师应在学术性研讨及专家讲座中,主动请教史学、教学方面的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修为与认知;在阶段性成果的公开课、评优课中,展示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与践行,与同行交流切磋;抓住机会参加学习培训,了解史学前言理论、学科本体知识、教育发展方向等。
尤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阶段,教师更需要在学习培训中获得专家的引领,提升自身的教育认知。例如在今年八月初刚结束的“2021年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中,有11名专家学者进行了课程培训,展现了新课程下他们对于历史教育的思考,其中历史学专家徐蓝教授讲授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高中统编历史教材的编写》一课,体系严密,思维新颖。於以传老师关于《中外历史纲要》教学实施建议,高屋建瓴,见解独到。参加培训的教师无不表示收获颇丰。作为历史教师,平时参与各级培训的机会是比较多的,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培训的价值,善于抓住机会,多与专家同行交流,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开阔自己的眼界,挖掘思维的深度,以此更地开展教学。
(三)史识
史识,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论从史出”。2017年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应在历史学习中达成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历史解释”是五大核心素养中最难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素养,因为只有拥有“史见”能力,才算真正了解历史,才能“论从史出”。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在教材改革、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等的背后,最本质的是史学理论的多样化、史观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人本化趋势。这一改革方向是对培养现代公民、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的落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这些不同的史学理论是认识历史和解释历史的不同方法和手段,已在历史教育中广泛应用。历史教师应当加深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史观建构的基础上对历史史实形成科学的认知和解释。此外,比较史学、计量史学、口述史学、心理史学等史学方法和理论,在历史教学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教师自身的史识修养、史见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广度、学习深度和思考高度。作为历史教师,需要对史观有全面深入的把握,进而有效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史观,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跨学科研究也非常有助于高中历史教师史识素养的提高。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方向是努力从专业领域的封闭状态走向学科间的汇流状态,使历史教师可以站在更广博的视角,搜集更丰富的史实,进而对历史事件做出更为科学的论断,得出更为全新的认知。
例如,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农牧过渡区”这一主题,可以将其与地理学科相关知识进行融合。历史教师在对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近3000年中国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朝代更替时间及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间图进行叠加对比,会发现自然灾害和朝代更替多数集中在气温大幅度下降的时段。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两宋时期,当时正处于“暖三期”与“冷三期”气温交替的大滑坡时段,气温降低幅度非常大,而这一时期的南北地区战争也最为频繁,政权更迭也最为复杂,大幅度的气温降低,使北方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农牧过渡区南移。北方少数民族南迁,从而引发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政权征战,进而引发朝代更替。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有效结合,使学生从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农牧文明融合与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的原因。
除此之外,历史教师在具备一定语文学科素养的前提下,在这一历史教学主题中还可以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边塞诗能展现边塞的自然景观及军旅生活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边塞诗的名称、作者、诗文涉及的地点、人物等,在中国历史地图标注范围,通过对诗文内容的甄别,找到一条确定存在的农牧文明交错带,即以祁连山、长城作为分界线。学生在这一甄别过程中,提升了“论从史出”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文学素养,历史教学在多学科的交融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德行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并对“学史崇德”作了深刻论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越经常越持久地加以思考,他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新时期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工作者,应当不断锤炼自身的学科道德素养,以秉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担负学生个人发展及民族、国家复兴的重任。本文中历史教师的学科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公德、师德、史德。
(一)公德
梁启超将“公德”和“私德”的概念引入中国,并阐释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在私人领域的道德则为私德,涉及公共领域的道德则为公德。教师应当将“善其身”的私德、“济天下”的公德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人才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一切都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教师应当具备公德意识,励志于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历史教师更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放眼家国社会,致力于上好每一节历史课,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师德
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学识的魅力,更要有人格的魅力。作为教师,师德为先,离开师德其他一切无从谈起。师德源于对学生的喜爱与尊重,进而对职责的敬畏,对工作的热忱。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概括。文件中还提出“师德的构成包括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教师道德习惯。”可见,师德是伴随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修习素养,它要求教师要成为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楷模。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价值观、心理健康等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三)史德
清代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说“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史德就是“著书者之心术”。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认为,史德就是“心术端正……乃是对于过去毫不偏私,善恶褒贬,务求公正。”讲究“史德”其实是一种心智修养,即在治史时要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求速达。对历史怀有敬畏之心,尊重历史,尽量展示历史的真实,教师不能带有个人的情绪对历史进行草率论断并呈现于课堂,不能在没有充分史料论证基础上戏说历史、演绎历史等,而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充分挖掘体现历史学科本体的魅力与价值。
总之,专业的“学术功底”和厚重的“德行智慧”是教师应具备的学科素养,其中“学术功底”是学科素养的根,“德行智慧”是学科素养的魂。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力学笃行,努力成为铄懿渊积的出色教师,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徐賜成.历史教师素养论:基于历史教育实践过程的分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
[4]苏智良,於以传.怎样上好历史课:来自上海市特级教师的方案与经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5]张笑宇.技术与文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6]穆志睿.略论史学思想方法在“科学精神”培养中的运用[J].历史教学问题,2021(3).
(责任编辑:赵静)
作者简介:李娜,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教师,大连市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