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2021-10-28 15:35龚学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学习兴趣

龚学敏

摘  要:现代数学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习主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学会了”,还在于使学生“会学了”。创设运用一些新颖、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对数学知识的真挚浓厚的感情,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下面我将从四方面试述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实际情境;故事情节;模拟情境;学习兴趣;自我需要

一、联系实际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数学离不开现实的生活情境,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前可提示和引导学生留意和搜集生活中的数学材料,一方面可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位置”“行”“列”时,利用班级教室的课桌布置、说出什么是“行”,什么是“列”,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际生活中“行”和“列”的定義。在说明为什么我们习惯上先找“列”再找“行”的时候,有教室的课桌作为现时教材,可以直观的举出先找“列”的优越性。在向学生介绍“列”的顺序如何编订时,同样也是利用教室课桌,并结合班级管理制定的组别顺序,说明习惯上“列”是从左往右数的。同理,在介绍“行”的顺序编订时,结合我们约定俗成的习惯,“行”的编订顺序是从前往后数的。在利用教室座位教材来学习“位置”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就活在数学的世界里,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亲近和无处不在,只要有一颗发现的心,就能处处找到数学的身影。事实证明,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给自己定位是做一个有心人,一个事事走心的人。在备学生的时候,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寻找该课时相对应的数学素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堂上学习的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有利于现阶段的小学生在心态上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如:平时上学进入学校上楼的时,可让学生估算一下自己的教室离地面的高度,可先测量一个台阶的高度,再算从地面上到教室一共有多少级台阶,再根据“相同加数做被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做乘数”即:每个台阶的高度×台阶总数=教室的高度,很自然的,教室的高度就可以算出来了。这样处处发现数学的思想习惯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关于高度的认识有比较准确的理解,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又如,引导学生形成平时周末在家,陪家人去买菜,想好今天要吃什么菜,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带多少钱才能够把要吃的菜买回来等等这些切合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习惯。在教学“长度单位”时,让学生亲自制作一厘米和一分米的纸条,让学生感受一厘米和一分米究竟有多长。用手中的文具盒,课本和量度桌面长宽等等现时的教学材料,从中更真实贴切的认知长度单位;同时也让学生列举教室中“地砖长度”,“门口宽度”等等概念来增加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常见事物长度的认识。

二、联系故事情境,提炼数学知识

小学的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问题讨论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这就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水平,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

例如,教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时,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课本,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

《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它去摘了6个桃子回来,三个猴子平均分,问每个猴子平均可以分到多少个呢?如果它摘了60个桃子回来,但这个时候已经来了30个小猴子,问这时平均每人可以分到多少个呢?《西游记》虽然不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素材,但每个小孩子都十分熟悉也非常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在教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时候,可以用到以上分桃子的故事情节来进行教学。这样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透彻。

2.运用故事情况来激活课堂气氛

一提到孙悟空,同学们就激动起来,精神就更加集中了,回答问题也积极了,会变得很专心致志的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探索新的问题,在老师提出问题时,也十分积极的思考,并抢着要发言。通过故事情况,吸引学生的精神集中,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教学过程来,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同时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这节课中,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内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实践,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结合现实情境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应用。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新知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发现、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事物到抽象概括思维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

总之,创设运用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这种手段,可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学习动机得到持续激发;可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发现、感受、学习、探索知识中;可使学生在严谨的数学情境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也可使学生真正变被动学习为“自我发现”“自我需要”,真正变“学会了”为“会学了”。

参考文献:

[1]唐云.巧设数学情景,营造快乐氛围,提高课堂效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利.2009(31).

[2]陈明华.《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章建跃,《关于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的几个问题》(数学通报)

[4]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李艳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6]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学习兴趣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试论游戏的故事情节与视听语言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