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珺雅
本文将从地域文化视野下对永新民歌进行研究,对永新民歌的种类、分布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其风格特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同时将永新民歌放置于该区域独特的自然、历史、人文地理背景中加以审视和考量,考察永新民歌在发生和发展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在永新民歌中以何种方式或形态予以表现。
永新县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文化积淀,在永新民歌中得以体现。随着永新县历史的发展,其民歌内容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形式,永新人尚气节、重义气,具有抗暴安良、忠勇爱国的良好传统,土地革命时期,全县数万人参加工农红军,其中“长征逾万参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巨大牺牲。永新民歌中通过歌词“封建社会真(呐)可恨,几多青年没讨亲,真是好伤心。封建制度要(呐)打破,穷人也可讨老婆,真是好快乐”展现了当地婚姻形式,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永新人民一贯秉承不畏强暴的精神。
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在其《景观的形态》一文中指出:“一个特定的人群,在其长期生活的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的文化景观和标志性的民俗符号。”①永新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该地区隶属赣西地区,其地理位置处于赣江的中游西岸,毗邻湖南省东部,是一片狭长地带,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极为丰富,江河贯穿河网密布,降雨量大,笔者在收集整理永新县民歌时,发现了该区域民歌景观的形成及分布受到自然环境“水”的因素影响深刻,这主要体现在水田稻作中的农耕歌曲、船工/码头号子等,因此该区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歌呈现出了显著的流域性。永新县全境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所以在山区垦荒种粮、薅草等集体劳动中也形成了相应的田歌及山歌。
永新民歌主要分为山歌、号子、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六大类,由于受不同方言的影响,永新县的民歌具有当地的方言色彩,其中山歌、小调较为突出。
谱例1这首歌是对应式的单乐段结构,通过乐句的变化重复,曲式结构划分为5+6的结构,在第一乐句中划分为2+3的小段落结构,以“la、do、mi”三音为骨架,通过长短乐段的对比,以及乐句落音的变化和出现的“do、re”“la、do”的升音和“do、la”的下滑音,从这首歌曲中可以看出,永新民歌既有楚地音乐文化质朴的古风,又有吴地音乐文化的柔美之俏丽,该曲以“la、re”二音组成的62 26 6特性音调,为用单句子变化重复构成的旋律,每一乐句大多落在羽音上,旋律进行多同音反复和纯四度跳进,曲调高起低落,成斜形曲线迂回进行,至曲尾出现先现音(羽音),最后在“羽”音上结束,增强了永新地曲民歌的地方特色。
谱例1
在永新地区民歌体裁中小调的地方色彩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山乡小调,个别地方又称“耍调”,含有较重的方言语调因素,曲调清丽爽快,体现山乡“老裱”朴实刚健的性格。
谱例2
这首民歌的旋律以“sol、do、mi”三个音为骨架音,并频繁出现“角”、“羽”两音,以及调式的主音“sol”设置在低音区,以保持调式的稳定感,其中“角”音不断穿插其间,使旋律具有活泼、跳荡的性格,运用四、五度的大跳形成富有特性的旋律,而在“do”音上出现延长,“do、sol”二音上出现下滑,“la”上出现波音,进一步体现了它的特色。这是赣西与湘东交界地区色彩性很强的一首民歌。若用“泸水东奔彭蠡浪,萍川西注洞庭波”来概括该地流进流出、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与渗透的情形亦十分恰当。
谱例3
这首民歌的旋律是以五声徵调式中的“sol、la、do”三音为骨干音,这种“sol、la、do”三音组成的旋律和一字一音的节奏形态,在本区山歌中屡见不鲜。中段转入以“la、do、mi”三音为骨干音,则明显地带有湘东民歌的特点,这是由于赣西与湘东毗邻,民歌中出现近似调式转换的现象是十分自然而易于理解的。
永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吴、楚两大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在鄢维新先生的《“吴楚文化”举要》一文中提到:“把吴文化与楚文化相接,构成吴楚文化,既可指先秦时期已发生接触冲撞的吴、楚文化,也可用来指称源自先秦,历代不绝而延续至今的故吴楚之地的文化,或曰长江中下游文化。”②从历时的层面上,吴、楚两地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所呈现出的民歌状态也是不同的,从歌唱的传统、歌词的形成、歌种等在现今仍有所保留或延续,其中山歌所表现出的“吴”“楚”音乐文化最为突出,从旋律的构成上,突出三声行腔,其核心的音调为“sol、la、do”窄徵调式,无论是三声、四声、五声音阶所构成的曲调,是荆楚地区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调式音阶,其次是“la、do、re”“do、re、mi”③然而以“吴文化”山歌的结构形式,唱词多为四句一段,歌腔以四句体居多,旋律的构成突出多腔编织,“典型音调模式是以“徵”为基音的窄声韵三声腔,即吴徵三音腔“sol、la、do”另有“la、do、re”、“re、mi、sol”两种变形及起过渡作用的中声韵“do、re、mi”。④
1、三声行腔
在杨匡民先生的文献中,对民歌旋律音调的“三声腔”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他对于三声腔的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指以三声基础音或称骨干音的行腔“三音歌”。他认为:“我国有些地方是以三声基音行腔,形成三音歌,三音歌具有组合与调节民歌旋律中的歌词格律的作用,故称之为三声腔。”⑤在民间三音歌便代表的是“三声腔”。二,杨先生认为以三声腔歌唱作曲,在以三声腔唱歌作曲,在五声音阶中,三声成为基础音调。”“湖北人不论是三声、四声、五声音阶的民歌旋律,都是以三声腔为基调(为骨干)行腔为歌……”⑥因此,可以理解为这不是在前者我们所说的“三音歌”意义上的“三声腔”,而是指构成的三声、四声、五声音阶民歌旋律所构成的“基础音调”,是在1980年代被学界所认同的以三音列为框架构成五声性民歌旋律的基础音调结构,也可理解为“民歌五声性旋律构成的基本结构单位”的意义。永新县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于吴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先属越国后成为楚国的疆域,因此该地区的号子、山歌中找到接近楚地特色的歌曲。这主要体现在该地区存在着三声行腔的三音歌曲。
《拉纤》由“la、do、re”三音构成,为a羽调式民歌,题材上为船工号子,通过三个级进的音级将纤夫工人劳动的情景展现出来,尽管只使用了大二度、小三度和纯四度音程,但通过附点、十六分音符以及倚音、装饰音的节奏使音乐的律动非常鲜明,朗朗上口又铿锵有力。
谱例4
2、四句体山歌
在永新民歌中,四句类是其重要的结构特点。
谱例5
这首歌曲唱词为典型的七言四句,第一句a(第1-3小节)第二句b(第4-5小节),第三句a1(第6-8小节),而第四句b1(第9-10小节)是对第二句旋律材料的同头变化。该地区山歌的另一个特点是,虽然每句都结束在较长的“sol”音上,但有时在演唱时会加入由“mi、la、re”三音构成的小拖腔。而该歌腔在核心音调的使用上,受吴地民歌的影响较为突出。通过谱例可见,全曲主要是由“re、mi、sol、la”四音构成,在这四音列构成的旋律中,可以明显看到宽三声腔“sol、re、mi”和窄三声“mi、re、sol”的交替运用。
3、窄声韵的运用
该歌曲(谱例6)为平行对比乐句,形成了aa1bb1的结构,是吴歌中较为典型的结构形式。虽然该曲有少量四五度跳进,但是不难看出全曲中邻音级进的“窄声韵”的运用,如:“mi、sol、la”“do、la、sol”等,此外,该曲在演唱过程中出现了较为细腻的润腔,如在字前和字后加入上下滑音或颤音,从而形成一些前、后倚音和下滑音。因在田间地头演唱的山野之曲具备了细腻、委婉、柔美的风格特点,而此风格正是吴歌较为突出的特色之一。
谱例6
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发生着改变,这些变化对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民歌发展也产生着冲击。因此,我们如何保护地方民歌文化带,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历时的层面看永新民歌的发展和繁荣与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所分不开,目前永新民歌传承方式有三种:一,脱离了原生态的演唱环境,但舞台成为了永新民歌的展示场域,成为了更具有舞台表演性质的民歌;二,作为曾经生产、生活行为的有声符号,符号行为的精神符号及动力的永新民歌,受到相关政治的保护,逐渐成为永新的文化符号或文化品牌而存在,因此在舞台展演时,永新民歌不仅是具有表演性质的民歌也是一种文化展演性质的民歌;三,在过去民歌传承通常是通过歌师口中“跟着学”你唱我跟的方式,但是在如今其传承方式需被重新进行建构:第一,有关部门或“非遗”传承人挑选,指定一些爱好传统民歌,具有良好嗓音条件的人进行传承。第二种学校传承,指“非遗”传承人受到相关学校的邀请或政府文化部门的相关指派去永新当地的小学、中学进行传承。
永新地区作为革命老区,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相比,对于传统民歌的保护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一个民间音乐储蓄区的形成,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地域的相对封闭性;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远,较难受到新文化潮流和异文化潮流的侵染。”⑦在2021年由永新县人民政府计划修建的“重见古城永新”非遗设计周,重见古城永新意在通过一系列古城空间环境的再塑、非遗文化资源的挖掘,文化产业的培养,激活古城再生,带动县域文化与经济发展。在这些挖掘其独特的空间价值,进行永新古城的环境提升,打造古城品牌,通过全域旅游、全域文化的相互作用进行古城复兴,这些对当地传统民歌的传承发展是一次机遇也一种挑战,笔者认为文旅融合使得传统民歌成为该地区的文化品牌或符号,被搬上舞台为旅游者进行文化展演,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以及达到对旅游者的文化吸引,在舞台上呈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民歌将会延伸出诸多新的形式,在这之中也会有一些负面的案例,如一些地区为了博取大众眼球,因此歪曲当地传统文化民歌的史实和事实,不顾传统而一味创新,如何避免出现上述这种情况的发生,这是对于永新地区政府和人民而言所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永新地区的民歌历史积淀深厚,民歌品种齐全,现存的民歌资源丰富,山歌、号子、小调、风俗歌等都有涉及,笔者以区域人类学为引导,文化地理学作为支撑,将中国传统音乐分析方法贯穿其中,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来解析永新民歌曲调,将永新民歌置于文化背景中审视,再次提升了自己对于永新民歌音乐的认知,也更容易对当地的传统音乐文化产生深度思考,在发展传统地方音乐的同时提高人们对于民族音乐的关注和兴趣。■
注释:
① 陈忠祥,李宗泽.试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文地理,1995,(04):31-32.
② 鄢维新.“吴楚文化”举要[J].鄂州大学学报,2005,(04):22.
③ 杨匡民,李幼平.荆楚歌乐舞[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229.
④ 蒲亨强.水乡清韵:吴越旋律特色及其文化内涵[J].中国音乐,2006,(02):13.
⑤ 杨匡民.荆楚民歌调式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02):86-87.
⑥ 杨匡民.湖北民歌三声腔及其组织结构[A].民族音乐学论文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51-59.
⑦ 乔建中.音地关系探微——从民间音乐的分布作音乐地理学的一般探讨[A].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