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年银川市居民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分析

2021-10-27 01:00:02王丽萍冯胜芳武振军
宁夏医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控制目标银川市心脑血管

王丽萍,冯胜芳,李 燕,武振军

WHO 2014年的慢性病状况报告[1]中指出:2012年全球共死亡5600万人,其中68.00%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42.00%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中,为过早死亡。类似于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早死概率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可以在不同时间和区域间进行比较,四类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被WHO推荐为各国家评价慢性病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2016年10月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2030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比2015年降低3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数据来源于2014-2018年《国家疾病监测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现住址死亡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银川市公安局户籍处。

1.2 方法:提取死亡登记管理系统中根本死亡原因ICD-10[3]编码为C00~C97(恶性肿瘤)、I00~I99(心脑血管疾病)、E10~E14(糖尿病)、J30~J98(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范围内病例,利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寿命表法计算30~69岁人群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即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4]。

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2025年控制目标:以2015年银川市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基准,预计到2025年下降25%,计算公式:2025年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控制目标=2015年银川市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1-25%)。

2 结果

2.1 全人群主要慢性病死亡水平:2014-2018年银川市居民前五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24.44%)、恶性肿瘤(21.4%)、心脑血管疾病(17.78%)、呼吸系统疾病(12.89%)、损伤和中毒(9.71%)。其中,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共 32291例,占总死亡病例的74.68%,粗死亡率为297.93/10万,标化死亡率403.61/10万。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恶性肿瘤其次,糖尿病死亡率最低。男性主要慢性病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P<0.05),见表1。

表1 银川市2014-2018年居民四类慢性病死亡情况

2.2 四类慢性病所致早死概率:银川市2014-2018年居民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在12.38%~13.94%之间,男性和女性的早死概率整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从17.75%降至16.15%,女性从10.09%降至8.8%,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下降趋势明显,而恶性肿瘤和糖尿病没有呈现下降趋势,见表2。

表2 2014-2018年银川市居民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

2.3 四类慢性病2025年下降目标:银川市2015年早死概率为13.40%,其中男性早死概率为17.42%,女性为9.32%。以2015年为基准,到2025年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应降至10.05%,其中男性应降至13.07%,女性降至6.99%,距离2025年控制目标尚有25.00%的下降空间。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2014-2018年银川市居民前五位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居前三位,这与国内其他省份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6]。四类慢性病死亡率水平较高,高于北京市东城区、淮安市、昆明市[7-8]等,四类慢性病死亡占74.68%,尤其男性四类慢性病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具有更多的与慢性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有害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9-10]。因此,在慢性病防治中,要降低死亡率,开展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干预,降低早死概率是重中之重。

银川市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由2014年的17.75%下降至2018年的16.15%,低于2015年全国平均水平(18.54%)[4]、宁夏地区(19.72%)[4]及2016年重庆市(15.96%)[11]等,高于2015年北京市(11.11%)[10]、江苏省2017年公布数据(8.30%)[12],说明近年来银川市采取建设慢性病示范区等防控措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男性早死概率远高于女性,2018年男性早死概率将近女性的2倍,较2014年差距有所增大,即使银川市男性2025年早死概率控制目标(13.07%)已完成,但其仍然高于女性2014年指标。银川市男性和女性的早死概率差距大,这可能与男性具有更多的慢性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有害饮酒、运动不足、工作压力大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影响慢性病早死概率的危险因素主要有6种,分别为吸烟、有害饮酒、食盐摄入、肥胖、血压升高和血糖升高。既往文献研究结果显示[13-14],不同危险因素间存在关联性,其中有害饮酒与肥胖的发生以及血压的升高呈正相关,同时男性危险因素高于女性,因此,男性患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主要慢性病的风险均高于女性。银川市应针对上述6种危险因素,重点干预男性居民,促使人群危险因素水平明显下降,最终实现降低银川市慢性病早死概率。

本研究还显示,男、女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下降趋势明显,而恶性肿瘤和糖尿病没有呈现下降趋势。今后加强恶性肿瘤和糖尿病防控是银川市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的重点。

银川市2015年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3.40%,到2025年应降至10.05%,尚有25%的下降空间,据2014-2018年5年间下降了11.19%推算,很难达到2025年控制目标。总之,银川市慢性病死亡率较高而早死概率控制速度较为缓慢,尤其是恶性肿瘤和糖尿病下降缓慢,与实现银川市“健康中国2025”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应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力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慢性病患病危险因素,力争在2025年将银川市慢性病死亡概率将至10.05%以下。

猜你喜欢
控制目标银川市心脑血管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2:04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全方位管理方法
山东冶金(2019年2期)2019-05-11 09:12:18
血糖控制目标应“因人而异”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6
宝藏(2018年7期)2018-07-25 08:08:54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银川市放疗许可证发放现状分析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6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sson Planning for Junior 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
银川市正源南街拓宽改造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