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通络方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Hs-CRP水平、PKC活性影响*

2021-10-26 01:32河北中医学院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喷丁加巴证候

河北中医学院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

吕树泉 王振强 李华君 刘 莉 苏秀海 王元松 孙文娟 胡馨元△(沧州 061001)

提要 目的: 探究温阳通络方联合加巴喷丁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蛋白激酶C(PKC)活性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痛性DP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巴喷丁治疗组使用加巴喷丁对患者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加巴喷丁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阳通络方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为3个疗程。观察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医证候评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一氧化氮(NO),检测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PKC活性,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FBG、HbA1c值对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CV有所改善,但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TNF-α值低于加巴喷丁治疗组(P<0.05)、NO值高于加巴喷丁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PKC、Hs-CRP值低于加巴喷丁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加巴喷丁治疗组的73.33%(P<0.05)。结论: 使用温阳通络方联合加巴喷丁对痛性DPN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FBG、HbA1c、TNF-α水平值,改善患者的Hs-CRP水平和PKC活性,治疗效果显著。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DP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取决于多种因素,目前公认的是以高糖参与的异常代谢通路为基础,长期慢性高血糖状态导致氧化应激被激活,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终致神经组织损伤[2]。神经元自身抵抗氧化应激的防御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毒活性氧(ROS),如各种酶抗氧化剂和非酶抗氧化剂、各种维生素等,但体内的慢性高血糖状态将这种氧化还原平衡打破,导致蛋白质、DNA和细胞膜的损伤,最终导致神经元功能的损害[3]。在治疗上,目前多用西医治疗,如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及代谢等,但使用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4]。

中医学中并无确切的对应病名,但在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已有对此病的认知。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有“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的记载;明代《普济方》有“肾消口干,眼涩阴痒,手足烦疼”;清朝《王旭高临证医案》曰:“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体冰凉。”又如《金匮要略》中所述,血痹“外证身体不仁”,与DPN所表现的异物感以及肢体的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亦是相吻合的。结合众多医家及相关古籍中关于消渴病的论述,可认为,DPN属“麻木”“血痹”“络病”等中医病名范畴。本研究使用温阳通络方联合加巴喷丁对痛性DPN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究两者联合治疗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对蛋白激酶C(PKC)活性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痛性DP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0例。(1)一般资料:加巴喷丁治疗组包括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7.3±6.1)岁;病程2~5年,平均(3.4±1.2)年。联合治疗组患者包括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52~64岁,平均年龄(57.1±5.5)岁;病程2~6年,平均(3.1±1.5)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2)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诊断标准符合2013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5]中DPN的诊断标准;②患者无意识障碍,体征平稳;③患者有确切的糖尿病史。(3)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全者;②病情恶化者;③患者有精神障碍无法配合;④合并有心、脑等严重原发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签署知情通知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相应的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治的常规治疗,同时服用依帕司他胶囊 50 mg,3次/d。(1)加巴喷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使用加巴喷丁治疗,1次口服300 mg,第1 d 1次,第2 d 2次,第3 d 3次,如果剂量未达到效果可进一步增加,最高每日可服用3 600 mg[6-7]。(2)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与加巴喷丁组的治疗下加入温阳通络方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方由麻黄10 g,附子15 g,细辛3 g,桂枝12 g,炙甘草、生姜、全蝎各10 g,蜈蚣3 g,白芍、黄芪各30 g,当归15 g,蒲黄、五灵脂各10 g,延胡索30 g,生黄地12 g等组成,早晚2次水煎服。2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2.2 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 统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FBG、HbA1c水平值的变化情况。

1.2.3 中医证候评分: 参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8]做为中医DPN诊断标准。(1)主症:①肢端刺痛;②肢软无力;③手足麻木。(2)次症:①气短乏力;②遇寒加重;③腰膝痠耎。本文对患者肢端刺痛、手足麻木、气短乏力、腰膝痠耎4项中医证候进行评分。把气短乏力、腰膝痠耎表现记为0、2、4、6分,肢端刺痛、手足麻木表现计分为0、3、6、9分,评分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

1.2.4 2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 采用丹麦丹迪肌电图机(keypoint 9033A07)对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进行测试。肌电图测定由专人操作。

1.2.5 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一氧化氮(NO)比较: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TNF-α、NO表达量进行检测。

1.2.6 2组患者蛋白激酶C(PKC)活性、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 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PKC、Hs-CRP水平。

1.2.7 总有效率统计: 将2组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标准。显效:患者结束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手足麻木、气短乏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结束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手足麻木、气短无力等现象未完全恢复。无效:结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FBG、HbA1c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FBG、HbA1c比较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患者FBG、HbA1c值对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FBG、HbA1c比较

2.2 中医证候评分 治疗前2组患者的主症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值明显低于加巴喷丁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主症及证候评分情况比较 (分,

2.3 2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2组患者正中神经、胫后神经的SCV治疗前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改善,但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3。

表32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与胫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NO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TNF-α、NO进行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患者TNF-α值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患者TNF-α低于加巴喷丁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患者NO值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患者NO值明显高于加巴喷丁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NO比较

2.5 2组患者治疗前后PKC、Hs-CRP水平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PKC、Hs-CRP值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患者PKC、Hs-CRP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5。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PKC、Hs-CRP水平情况比较

2.6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加巴喷丁治疗组(7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6。

表6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毒素、自由基毒素、神经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肌体导致胰岛素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9]。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组以感觉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周围神经病,它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同构成糖尿病三联症,严重影响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10-11]。DP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除上述因素外,国外最新研究表明[12],血神经屏障(BNB)的破坏是DPN发育和加重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轴突变性,但关于DPN从发病机制到结果的研究仍不完善,因此在治疗效果上尚不满意。

痛性DPN为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既往应用院内制剂治疗本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诉疼痛未能明显缓解,严重者有致残的风险。总结以往的治疗经验,可推测痛性DPN不单纯由瘀血阻络所致,再结合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总结出的寒凝证临床辨识要点,即脉沉弦拘紧、疼痛、恶寒,可认为,痛性DPN亦可归于寒凝证范畴。顽固性痛性DPN疼痛部位为肢体末端尤其是足部,多于夜间明显,遇寒加重,其脉多弦,符合寒凝证表现。基于此,应用汗法结合益气活血通络,在李士懋教授“寒痉汤”基础上,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失笑散加减,形成温阳通络方,并于近年来用在治疗痛性DPN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温阳通络方是应用汗法结合益气活血通络,以温阳散寒通络,改善寒凝证症状[13]。

加巴喷丁又称做奎利汀,由美国研发的一种抗癫痫的药物,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或者说是离子通道的阻断剂,通过调节神经上面的蛋白,偶联蛋白相关的一些离子通道进而发挥它的作用[14],目前国外将其用于痛性DPN的治疗,可缓解患者的疼痛。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至少8~10 h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取的血液,所检测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15]。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由HbA1a、HbA1b、HbA1c组成,其中HbA1c约占70%,且结构稳定,因此被用为糖尿病控制的检测指标[9]。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加巴喷丁配合温阳通络方对DPN患者进行治疗,患者体内血糖和HbA1c水平值均明显下降。说明使用加巴喷丁配合温阳通络方治疗DPN对患者体内血糖和HbA1c改善效果明显。

正中神经是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的一脉神经[16]。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胫后神经损伤是胫神经自坐骨神经分出后垂直下行,在腘窝中线下行至腘肌下缘,进入比目鱼肌的深面,成为胫后神经[1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加巴喷丁配合温阳通络方对DPN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与胫后神经的传导速度有略微的改善。

TNF-α是一种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并参与正常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18]。NO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分子,NO在调节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起着重要作用[19]。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加巴喷丁配合温阳通络方对DPN患者治疗,患者体内的TNF-α降低,NO增加。说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TNF-α、NO有明显的改善。

PKC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器官和细胞,静止细胞中PKC主要存在于胞浆中,PKC的活性依赖于钙离子和磷脂的存在[20]。Hs-CRP是血浆中的一种c反应蛋白,它的临床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对心血管疾病,感染等方面。Hs-CRP是由肝脏功能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2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加巴喷丁配合温阳通络方对DPN患者进行治疗,患者体内PKC、Hs-CRP均有明显下降,说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体内PKC、Hs-CRP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温阳通络方联合加巴喷丁对痛性DPN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并能改善患者体内Hs-CRP水平与PKC活性。

猜你喜欢
喷丁加巴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加巴喷丁类药物引起的水肿
某院加巴喷丁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及循证药学分析与管理
加巴喷丁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治疗一例观察
超声联合加巴喷丁对上肢骨折术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印度 圣母节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