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玲
山东省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医学科针灸室,山东枣庄 277103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主要由机体单侧、双侧的脊神经根受压、受刺激造成[1-2]。CSR患者临床表现是麻木、颈肩疼痛、食指、中指及拇疼痛等,如不能及时治疗,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3-4]。相关研究发现,CSR多发病在颈椎变形者、长期低头伏案者、中老年等群体,需要加强相关疾病预防及治疗[5]。对CSR患者临床通常采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案,近年来,中医学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为探究针灸联合推拿治疗CSR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医学科针灸室(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CSR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排除标准:其他颈椎病者;其他治疗方案者;肝肾功能疾病者;心理精神障碍者;妊娠、哺乳期妇女;资料不完整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女20例,男30例,年龄38~70岁,平均(51.29±7.19)岁,病程10~38个月,平均(22.18±5.27)个月;研究组女21例,男29例,年龄39~71岁,平均(52.30±7.38)岁,病程10~39个月,平均(22.29±5.18)个月。两组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检查与对症干预,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选取俯卧位,对冈下肌、斜方肌滚法推拿干预,5 min/次,后大筋揉法推拿3 min,阿是穴、天宗穴及肩井穴点压2 min;选取侧卧位对风府穴、天柱穴、风池穴、手三里点揉干预1 min,仰卧位进行颈椎上托举,推抹督脉、膀胱颈,5 min/次,按法按摩肩井穴、上肢,25 min/次,隔天一次,疗程为1个月。研究组予以推拿(同对照组)治疗联合针灸,消毒毫针,选取风池穴、天宗、手三里、肩井穴、肩中腧穴、脊穴及肩外腧穴,5 mm毫针进行风池穴刺入,鼻尖刺3 cm,其余穴的深度2 cm,酸胀度为适宜,每次0.5 h,间隔10 min一次行针,隔天1次,疗程为1个月。
治疗1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表示显效,症状显著改善表示有效,否则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6];依据相关中医症候评分量表(Cronbach's α=0.943)评估,包括肢体麻木、活动受限、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等项目,各项目分值为0~6分,分值低标准症状轻微;以及两组患者疼痛度情况,依据VAS(视觉模拟评分法,Cronbach's α=0.952)量表评估,分值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7-8]。以上量表均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量表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活动受限 头晕目眩 神疲乏力 肢体麻木研究组 50治疗前 4.32±1.124.41±1.204.42±1.064.38±1.03治疗后 0.97±0.310.93±0.380.91±0.320.95±0.28 t值 20.384 19.549 22.415 22.72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对照组 50治疗前 4.27±1.094.38±1.234.43±1.124.42±1.12治疗后 1.68±0.351.75±0.321.72±0.291.69±0.31 t值 15.997 14.632 16.563 16.61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t组间治疗前比较值 0.226 0.123 0.046 0.186 P组间治疗前比较值 0.418 0.455 0.483 0.432 t组间治疗后比较值 10.738 11.672 13.263 12.526 P组间治疗后比较值 0.001 0.001 0.000 0.001
两组治疗前疼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度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疼痛度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研究组 50 7.61±1.36 2.78±1.02 20.090 0.000对照组 50 7.56±1.29 3.61±1.19 15.915 0.000 t值 0.189 3.745 P值 0.431 0.017
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神经根型可占总发病30%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形式的改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9-10]。CSR患者主要是放射疼痛、根性及颈部疼痛、上肢相关麻木等症状,因此,临床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我国中医学认为,CSR属“痹”病、“瘘”病范畴,和外感风寒、督脉亏虚具相关性,其经络堵塞、气血不畅会造成精气难复、阴阳亏虚,进而发生颈椎间盘相关蜕变发病。临床治疗原则是阴阳调节、活血行气、补肾益脾等[11-13]。
为提升患者临床效果,本研究对50例CSR患者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活动受限评分、头晕目眩评分、神疲乏力评分、肢体麻木评分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CSR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方案,能有效缓解其疼痛度及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有效性。相关研究发现,CSR发病因素,包括机体神经根受损导致支配区运动、反射性受损或不适症状[12]。因此,临床疗法主要有活血行气、补肾益脾,止痛活络、疏通经气等,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同时,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的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CSR病患者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具有临床应用有效性。考虑可能为: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其中,通过对天宗穴及肩井穴、风府穴、天柱穴、风池穴、手三里点等穴位按摩干预,从而缓解机体肌肉僵硬度,促机体错位关节修复及血液循环,除去神经相关部位粘连,恢复机体颈椎功能,改善肢体麻木、疼痛状态[13-15]。同时,对患者风池穴、天宗、手三里、肩井穴、肩中腧穴、脊穴及肩外腧穴等进行针灸干预,可疏通机体经络,从而达到除麻止痛、祛瘀除湿、散寒祛风、解痉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肢体麻木、活动受限、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等症状,缓解其疼痛度,临床应用效果更为显著[16-17]。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一定临床研究价值。受样本、时间等因素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复发及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待临床再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