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Meta分析

2021-10-26 08:20党星星韩祖成王若兰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椎动脉缺血性异质性

党星星,韩祖成,袁 捷,王 翠,王若兰

(1.陕西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省中医医院 脑病二科,陕西 西安 710000)

脑血管疾病是全世界DALYs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中80%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后循环缺血(PCI)包括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持续性卒中,为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病,占缺血性卒中的20%[3],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供血不足[4],以头晕、目眩为主要或首发症状,临床上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的疾病,严重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脑卒中,是其发病先兆[5]。头晕、眩晕是临床中常见的症状,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患者。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20%的人经历了足以影响其日常活动的头晕[6]。有相关临床证据表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复发的风险很高,并与精神障碍(如焦虑和抑郁)相关,因此在治疗方面难度加大[7]。

PCIV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外科治疗方面,溶栓治疗受到发生时间和患者病情的严格限制,超出治疗时间窗的患者可能得不到有效的治疗[8]。由于本病病程较长、难以根治、容易反复等[9],长期的药物治疗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精神压力。有研究表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久不治会导致脑梗死发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0]。因此需要探索综合、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为PCIV患者减轻痛苦,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眩晕采用中药口服、针灸、穴位注射、外敷、推拿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情况的眩晕患者应采用对应的方剂,同时应兼顾西医治疗,中西结合治疗PCIV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1]。由于后循环系统复杂性和其独特的生理特性,造成治疗此类疾病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次研究收集目前报道PCIV采用中医健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其临床有效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脂指标、不良反应等进行 Meta 分析,为日后诊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理论帮助并拓展新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资料库,中文检索:“眩晕”“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健脾”“中医”“中医药”,英文检索:“tonifying splee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herbal”,手动检索资料库从建库至今。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文献纳入标准 (1)研究类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研究对象: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并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2]《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实用神经病学》[14]及《中医内科学》[15]中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标准,年龄、性别及证型未限定;(3)干预方法:对照组西药治疗;试验组升阳方(汤)或升阳方(汤)联合西药治疗,治法中提到“健脾法”即可;(4)结局指标:临床有效率、椎-基底动脉[包括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血脂指标、不良反应。

1.2.2 文献排除标准 (1)研究对象诊断不明确的文献;(2)临床设计方案不合理的试验;(3)结论数据不完整的文献;(4)重复检索到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严格依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手动检索资料库并进行文章筛选,剔除所有不符合本次研究的文章,如有意见分歧则会请第三位研究者协助抉择。资料提取内容包括:发表年份、文章题目、第一作者、干预措施和结局指标。

1.4 质量评价

本研究使用 Cochrane 评价手册上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来进行文章质量评价,包括随机分配、分配隐藏、对研究者和受试者施盲、对研究结果评价者施盲、试验结果数据完整、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共7项内容的情况,评定偏倚“高、中和不清楚”风险。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 Review Manager 5.3 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 分析,计数资料用RR合并统计量,计量资料用MD表示效应量,两个都算出可信区间(95%CI)。当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I2检验各数据间异质性,当I2≤50%,P>0.1时,说明各数据为同质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TEM);当I2>50%,P<0.1时,说明各文献间存在显著异质性,敏感性或亚组分析可检测异质性来源,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EM);若结局指标中的数据大于 7个则可用漏斗图以评价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625篇文献,依据设定标准剔除,最终纳入 23篇文献[16-18],具体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见表1,共2 109例患者,试验组1 063例,对照组1 046例。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图2 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2.2 质量评价

随机分配:6项研究[20,23,26,31,35,36]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余17项研究[16-19,21,22,24,25,27-30,32-34,37,38]提到随机但并未描述具体方法;分配隐藏及盲法:所有文献均未提到分配隐藏,未使用盲抽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有一项研究结果数据不完整;选择性报告研究:23项研究未出现有选择性报道;其他偏倚来源:23项研究其他偏倚来源未知,详见图 2。

2.3 Meta 分析

2.3.1 临床有效率 纳入22篇文献[16-34,36-38]合计1 944例患者。对临床有效率进行了评价,为同质性研究(P=0.87,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14,1.23),Z=8.95,P<0.000 01]。见图3。

图3 临床有效率 Meta 分析森林图

2.3.2 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纳入11篇文献[18-20,24,25,27,32,33,35,37,38]合计1 180例患者。对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行了评价,显示存在异质性(P<0.000 01,I2=9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I2>50%,P<0.1显示出纳入研究存在明显异质性,对原始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文献,发现I2仍>50%,前后结果一致,提示结果较为稳健;结果显示:试验组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17,95%CI(1.43,8.90),Z=2.71,P=0.007]。见图4。

图4 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Meta 分析森林图

2.3.3 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纳入11篇文献[18-20,24,25,27,32,33,35,37,38]合计1 180例患者。对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行了评价,显示存在异质性(P<0.000 01,I2=9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I2>50%,P<0.1显示出纳入研究存在明显异质性,对原始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文献,发现I2仍>50%,前后结果一致,提示结果较为稳健;结果显示:试验组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60,95%CI(0.81,8.39),Z=2.38,P=0.02]。见图5。

图5 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Meta 分析森林图

2.3.4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纳入10篇文献[16,18-20,22-25,27,31-35,37,38]合计1011例患者。对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行了评价,显示存在异质性(P<0.000 1,I2=7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I2>50%,P<0.1显示出纳入研究存在明显异质性,对原始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文献,发现I2仍>50%,前后结果一致,提示结果较为稳健;结果显示:试验组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75,95%CI(3.69,5.81),Z=8.78,P<0.000 01]。见图6。

图6 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ta 分析森林图

2.3.5 血脂指标 (1)TG。纳入5篇文献[19,26,28,29,36]合计540例患者。对TG进行评价,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000 1,I2=88%),见图7,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对原始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文献发现剔除武燕时异质性发生较大变化,提示其可能是异质性的来源,剔除后得到(P=0.41,I2=0%),因I2≤50%,P>0.1,遂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T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7,95%CI(-0.19,0.04),Z=1.23,P=0.22]。见图8。

图7 TG Meta 分析森林图

图8 敏感分析后TG Meta 分析森林图

(2)TC。纳入5篇文献[19,26,28,29,36]合计540例患者。对TC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15,I2=41%),为同质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 T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95%CI(-0.53,-0.27),Z=6.02,P<0.000 01]。见图9。

图9 TC Meta 分析森林图

(3)LDL-C。纳入4篇文献[19,26,28,36]合计444例患者。对LDL-C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68,I2=0%),为同质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的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2,95%CI(-0.33,-0.08),Z=3.13,P=0.002]。见图10。

图10 LDL-C Meta 分析森林图

(4)HDL-C。纳入4篇文献[19,26,28,36]合计444例患者。对HDL-C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04,I2=78%),见图11,各研究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对原始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文献发现剔除杜青时异质性发生较大变化,提示其可能是异质性的来源,剔除后得到(P=1.00,I2=0%),因I2≤50%,P>0.1,遂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4,95%CI(-0.10,0.02),Z=1.39,P=0.16]。见图12。

图11 HDL-C Meta 分析森林图

图12 敏感分析后 HDL-C Meta 分析森林图

2.3.6 不良反应发生率 该研究所纳入的4篇文献[19,30,31,34]提及了不良反应,合计患者509例。对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7,I2=70%),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对原始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逐一剔除文献未发现异质性的来源。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9,95%CI(0.05,41.62),Z=0.24,P=0.81]。见图13。

图13 不良反应Meta 分析森林图

2.3.7 发表偏倚分析 22篇文献报道了临床有效率[16-34,36-38],对有效率进行漏斗分析,显示漏斗图基本对称,则可以认为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可能较小,见图14。

图14 临床有效率 Meta 分析漏斗图

3 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调查,中风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导致残疾的第三大原因[39]。中国的中风发病率高于白人,且与年龄有关[40]。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能为中风发病先兆,有助于中风病的早期诊断[41]。PCIV在中医上可参照“眩晕”一证,古籍记载中有“眩”“目眩”“眩冒”“头眩”之称,与风、痰、虚、火、瘀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11]。病位在头窍,常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中医治疗眩晕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其治疗最早的论述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景岳全书》曰:“无虚不能作眩;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42]。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气不化水、水湿内停、清阳不升故而发为昡晕[9]。西医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主要是由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发生硬化、狭窄所致[43]。目前,西医主要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等纠正后循环缺血状态,以改善眩晕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多[44]。因此采用中医健脾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综合搜集整理,对纳入的2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研究的结果显示对比单纯西药,中药联合西药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19,(1.14,1.23)],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包括左椎动脉(LVA)[MD=5.17,95%CI(1.43,8.90)]、右椎动脉(RVA)[MD=4.60,95%CI(0.81,8.39)]、基底动脉(BA)[MD=4.75,95%CI(3.69,5.81)],降低血脂指标包括:TC [MD=-0.4,95%CI(-0.53,-0.27)]、LDL-C[MD=-0.2,95%CI(-0.33,-0.08)]。因此健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效,为进一步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但由于收集纳入文献质量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会影响本次Meta 分析的可信度。

本次研究分析仍存在研究局限性:①纳入的部分文献方法学不够严谨,未明确提及具体随机方法及具体分配隐藏方案。②纳入文献中仅有4篇[19,30,31,34]文献报道不良反应,其余文献未报道不良反应。③纳入文献均未详细描述试验者随访状态失访或退出情况。④纳入文献水平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仍需今后更高质量、严谨、完整的临床研究去验证和补充升阳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猜你喜欢
椎动脉缺血性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