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那些指望吃全麦面包减肥的俊男靓女蓦然发现,原来轻食背后还有这么多套路,感慨自己被收了“智商税”。
因新冠肺炎疫情,单位实行了一段时间的居家办公,待形势好转,大家恢复以前作息,正式上班。见面之后,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我在家期间胖了多少斤”。继而,增重较多的人就哀号,要实施减肥大计,管住嘴、迈开腿,并宣称:“我决定今后一个月就吃轻食,杜绝高热量食物。”
像同事这般,期望通过吃轻食减去脂肪、塑造体形的人越来越多,轻食成为减肥利器。什么是轻食?简单来说就是“三低两高”的餐食,即低热量、低脂肪、低盐,高蛋白、高膳食纤维。营养学家说,轻食不同于普通餐食,它更注重还原食材本身的味道,制作方法以凉拌、水煮、清蒸为主。轻食这个概念并不新鲜,此前主要流行于减肥、健身人群之中,但是近些年逐渐大众化,年轻人成为轻食的消费主力军。
轻食受到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早就脱离果腹阶段,上升到对营养、健康、绿色的更高需求,这也是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另一方面是资本扎堆,轻食赛道史无前例地热闹起来。消费者有需求,资本推波助澜,让轻食这个行业也跟着风生水起。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人群轻食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调查对象中,19~45岁的人群占到了87.6%,94.9%的人至少每周消费一次轻食,55.7%的人每周消费2~4次。轻食消费人群中占比最多的是企业普通职员和大学生,他们普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足够的消费力。
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国内代餐轻食用户持续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200亿元。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无数创业者入圈布局。天眼查数据显示,最近5年,国内轻食行业的企业注册数量大幅增长,累计新增企业占总量的比例高达64%。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刚过半,就已经有3172家新注册轻食企业,超过2020年全年。
轻食行业火爆引得资本热钱不断涌入。仅仅是过去一年半,发生在轻食代餐赛道的投融资事件就已经多达20余起,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投资方不乏IDG资本、淡马锡、梅花创投、高瓴创投、经纬中国等知名机构。
行业火热之后泥沙俱下,一些企业打着轻食的名头,销售并不“轻”的食品,欺骗消費者。不久之前,上海市消保委对号称销售第一的田园主义全麦面包就“较了个真”,通过检测发现这款网红面包的实测能量高出宣传40%。之后,田园主义公司方面道歉。此事一度还登上热搜,那些指望吃全麦面包减肥的俊男靓女蓦然发现,原来轻食背后还有这么多套路,感慨自己被收了“智商税”。
出问题的轻食品牌不止田园主义一家,之前元气森林因为乳茶产品“0蔗糖”的误导宣传,就出面道歉过;中粮天科、碧生源等轻食代餐粉商品,也因为营养成分虚标而口碑翻车。在这个新开辟出来的轻食赛道里,市场乱象层出不穷,产品鱼目混珠,不少商家更是滥用食品术语、知识门槛忽悠消费者。有些轻食消费者甚至以为,只要吃着轻食就百分百能减肥,轻食可以让人“躺着都能瘦”。
现状却是“假全麦”“假无糖”“假低脂低卡”的噱头充斥轻食市场。如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所言:“企业在宣传上给消费者营造对于健康的焦虑,并利用这点进行产品销售,但并没有更充分的科学依据证实轻食对健康或减重有明显的效果。此外,轻食产品没有明确的产品标准,特别是功效要求,过度强调轻食与健康的思想连接,可能会导致消费者误入歧途,进行非理性消费。”
轻食本身并无对错,轻食的出现客观上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但在行业发展存在乱象的当下,消费者还是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