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虹,李仕春
(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目前,用语料库技术研究常用词义项分布情况在欧美已得到普遍运用,而我国汉语类语文性词典的编纂者或研究汉语词汇的学者对语料库技术的使用才刚刚起步,语料库技术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和大规模运用。[1]因此,本文尝试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运用语料库技术方法对现代汉语常用词“割”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从CCL语料库中下载现代汉语“割”的语料,并按比例抽取10 000条共计67万字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在已有释义基础上又发现了4个新义项。这也验证了张志毅先生的观点:“今天的语料库已经成为能量巨大的语言样本集,它正在印证、充实、修订、改写甚至颠覆以往的辞书释语,它也正孕育着更现代、更可信的辞书。”[2]
“割”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所收录的56 008个词中,排列第4 622位[3];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所收录的 4 574个词中,排列第 1 251位[4],可见,“割”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词。因此,本文通过语料库技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描写“割”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
本文分类下载了“割”在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33类共19 360条语料,并按比例抽取其中10 000条共计67万字语料建立“割”字平衡语料库。通过分析得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5](以下简称《现汉》)中“割”已有义项在所建平衡语料库中的分布如下。
该义项在所建语料库中共有1 050条,约占10.50%。复字词有:割鞋垫、割口子、割断绳子等,它们均为“割”的具体动作。例句:
(1)他拖了18年的大辫子被[割]了。(当代史传蒋氏家族全传)
(2)新枝被切[割]下来移植。(当代CWAC)
按:与该义项相应的《现汉》义项是“分割;舍弃”。“分割”与“舍弃”的意义是很不相同的,《现学》就把《现汉》的这一义项分为两个:“①分割;分开”“②舍弃;舍去”。结合语料标注,我们将该义项分为“①把家产或财产等属于一个整体的东西分开”“②断绝或舍弃某种事物”两个义项。
该义项在所建语料库中共有2 569条,约占25.69%。复字词主要有:分割知识产权、分割财产、分割家产等。例句:
(3)共有的财产进行分[割]。(当代CWAC)
(4)分[割]请求权是请求权的一种。(当代CWAC)
以上2个义项是《现汉》中“割”在所建语料库中的义项分布情况,共计3 619条语料。此外,下载的语料中还有6 381条不能够被《现汉》已收义项覆盖,根据对语料的标注分析,还可以对“割”字设立4个新义项。
义项3:占据土地、财产等事物。
该义项在所建语料库中共有933条,约占9.33%。复字词主要有:割地赔款、割据势力、割占领土等。例句:
(5)反对帝国主义[割]占中国领土。(当代口语林思云、马悲鸣对话中国近代史)
(6)[割]据西南,建都重庆。(当代史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
义项 4:收获麦子、稻谷等农作物。[6]
该义项在所建语料库中共有1 153条,约占11.53%,复字词主要有:割麦子、割肉、割韭菜、割稻谷、割甘蔗、割青草等。例句:
(7)像[割]韭菜一样把它消灭。(当代CWAC)
(8)他出外砍柴[割]草。(当代应用文给老爸老妈的100个长寿秘诀)
该义项在所建语料库中共有1 764条,约占317.64%,复字词主要有:割爱、割舍、割断命脉、割断联系等。例句:
(9)人体各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当代应用文好肤色吃出来)
(10)你最好“忍痛[割]爱”。(当代应用文修炼魅力女人)
义项6:用刀伤害或杀害。
该义项在所建语料库中共有2 531条,约占25.31%。复字词主要有:割手、割肉、割鼻子、割股、割头、割脑袋。例句:
(11)他将被掳的汉人[割]去双耳。(当代史传努尔哈赤)
(12)把他们的首领[割]了头。(当代应用文中华上下五千年)
“多义词义项的产生是一种很复杂的语言现象,它既有主体、客体,也有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词义引申理论并不能完全涵盖这种语言现象,只有把词义的产生建立在具有多维度特征的框架语义学理论基础之上,才能对多义词义项进行合理解释”。[7]根据袁毓林[8]对论元的分类可知,动词的论元包括主体论元(施事、感事、致事和主事)、客体论元(受事、与事、结果、对象和系事)、凭借论元(工具、材料和方式)、环境论元(场所、源点、终点和范围)和超级论元(命题)等17种。
“割”这个动作所发生的基本场景是:施事通过具体工具使受事分离。围绕该场景,产生了“割”的施事论元、受事论元和结果论元,“割”的所有义项都与这些论元的变化有关。义项1、义项2的产生与“割”的结果论元有关,重在分离,义项1是具体动作,义项2是抽象动作。物体被分割后,对施事来说,是收获、获得,这就产生了义项3、义项4;对受事来说,则是失去,这就产生了义项5;义项6与结果论元有关,关注点是对受事造成的伤害程度的不同。当场景中的工具论元和受事论元发生改变,它的词义也会随着论元结构的变化而增加或改变它的意义,从而产生新义项。当受事是具体事物时,“割”产生具体动作义项,义项1、义项4、义项6共同构成了“割”的具体动作场景。“义位演变趋向,从具体到抽象”[9],一个词的基本义往往是具体义位,随着词义衍生最后演变成抽象义位。当工具论元为抽象工具,受事为抽象事物,“割”产生抽象动作义项,即义项2、义项3和义项5共同构成抽象场景。具体分析如下:
当工具论元为具体刀具时,“割”所构成的场景为具体动作场景,这时受事论元的变化引起“割”具体动作义的义项变化。当施事论元为人,工具论元为实际刀具,受事论元为绳子、电线、天线等可度量长度或厚度的事物时,“割”这个动作所产生的结果是事物被分离,因此产生基本义“用刀截断或划开事物”,如“割断绳子”“割断天线”“割开毛线”“割开布条”“割破鞋垫子”。当施事论元和工具论元不变,受事论元变为农作物或农产品时,在此场景中,施事发出“割”这个动作行为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获得这些受事论元,因此有“收获麦子、稻谷等农作物”义,如“割庄稼”“割肉”“割麦子”“割柴”“割稻谷”“割菜杆”等。当施事论元和工具论元不变,受事论元是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时,不同的身体器官在承受“割”的动作时,所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将产生不同的含义。当受事论元为手、舌头、耳朵、鼻子等,此时动作“割”所产生的结果表示的含义为“用刀伤害”,如“割眼睛”“割鼻子”“割耳朵”“割鸭掌”“割舌头”等;当受事论元为头、脑袋、颈子等关乎生命的器官时,“割”造成的结果是使受事的受伤程度严重,因而产生“用刀杀害”义,如“割腕自杀”“割头”“割脑壳”等。
当工具论元为抽象工具时,“割”则构成了抽象动作场景,此时,受事论元的变化也同样会引起“割”抽象义的义项发生改变。当施事论元为人,受事论元为具体的财产、家产、房屋等不动产或抽象的权利时,此时的“割”产生“把家产或财产等属于一个整体的东西分开”义,如“分割财产”“分割房产”“分割权利”“分割请求”等。当施事论元不变,受事论元为土地、边疆等领土疆域时,在此类场景中,发出行为动作的施事是受事的获得者,因而产生“占据土地、财产等事物”义,如“割地赔款”“割占租界”“割据领土”等。在“事物分离”的基本场景中,施事论元不变,受事为抽象的情感或联系时,此时便产生“断绝或舍弃某种事物”义,如“割舍爱情”“忍痛割爱”“割断联系”“割舍亲情”“割断友谊”等。
框架语义学理论认为,“一个语言表达式将激活该表达所涉及到的一整套相关经验而这一整套相关经验即我们脑海中关于这一个表达式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场景”[10]。人们对场景中关注的焦点不同,义项也会不同。在“割”所构建的“用工具使事物分离”的场景中,“割”的义项所关涉的论元有施事论元、受事论元、工具论元和结果论元。当焦点为工具论元,“割”会在场景中产生具体动作义项1“用刀截断或划开事物”,如“割断绳子”“割口子”等,并衍生出抽象动作义项2“把家产或财产等属于一个整体的东西分开”,如“割财产”,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分离事物。当焦点为施事时,发出动作的施事者就会在“割”的场景中有所得,因而产生义项3“收获麦子、稻谷等农作物”的具体动作义,如“割肉”“割稻谷”和义项4“占据土地、财产等事物”,如“割地”“割占半岛”。当焦点为受事时,承受动作的受事就会在“割”的具体场景中有所损耗,对受事来说则是失去,这就产生了义项5“断绝或舍弃某种事物”,如“割断联系”。当焦点为“割”所产生的结果,则动作“割”对受事造成的伤害不同,这就产生了义项6“用刀伤害或杀害”,如“割耳朵”“割头”。
通过运用论元和场景理论对“割”动作义项之间的衍生关系进行解释,可得出现代汉语“割”动作义项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现代汉语“割”动作义项衍生关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