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医嘱点评效果及价值研究

2021-10-25 06:29:24高飞胡庭杰
药品评价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使用率病历不合理

高飞,胡庭杰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抗菌药物医嘱点评是对抗菌药物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1],随着我国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关注力度的加大,自2011年开始,国家卫计委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使用的专项整治活动,并且在2012年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医嘱进行专项点评,提高处方的合格率,减少滥用抗生素情况的发生,维护人们健康的同时,减少家庭在抗生素药物方面的开支[2]。目前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尚无统一的标准,各医院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设定,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点评方案,便于后期长期采用,使得处方的质量得到保障。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在总结前期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系统的点评方案,组织对医院的住院病历进行点评,为评价其点评效果,现对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进行点评,将点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比较,望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随机抽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20年1 季度的住院病历220份以及点评后第2季度的住院病历220份。覆盖临床多个科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点评方法

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点评方法,具体为:(1)点评小组。在医务管理部门设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点评办公室,将住院患者的抗菌处方及医嘱进行点评,从骨科、普外科、感染科、消化内科及药学专家中各选取1人组成专门的点评小组。(2)点评依据。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及药品说明书为点评依据。(3)点评指标。设定抗菌药物的点评项目,包括使用指征、联合指征、药物种类、用药时机及疗程等5个项目,结果分为合理及不合理。使用指征及联合指征由临床专家点评,药物种类及用药时机由药学专家点评,疗程由院感专家点评。(4)点评结果。点评结束后,点评办公室集中汇总各专家的点评意见,对不合格的医嘱加以惩罚,扣除其当月考评分0.5分,单份病历最高扣除3分,将点评结果公示到全院,存在意见不同的地方医生可申诉,由点评办公室及时解答。按照扣分标准惩罚相应科室,年末根据每月点评结果就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对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1.3 数据计算方法

利用医院临床药师工作站提取住院部每月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采用医院合理用药系统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公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同期出院总例数×100%。

通过医院信息化系统,提取出同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查询WTO推荐的抗菌药物限定日剂量(DDD),计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公式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平均住院日)× 100。

2 结果

2.1 住院病历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统计分析

22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医嘱进行合理点评,发现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医嘱共120例,占比54.55%,其中无适应证用药占比最高,占比35.83%;其次为超剂量用药,占比29.17%,详见表1。

表1 住院病历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统计分析

2.2 各科室住院病历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统计分析

120例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中,普外科出现不合理的医嘱占比最大,为24.17%;其次为呼吸内科,占比21.67;骨科占比16.67%,详见表2。

表2 各科室住院病历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统计分析

2.3 住院病历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用率比较

经过点评后,第二季度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用率分别为55.45%及40.00%,低于点评前第一季度的80.91%及62.73%,详见表3。

表3 住院病历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用率比较[例(%)]

2.4 住院病历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

点评后,第二季度一、二代头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高于点评前,三、四代头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低于点评前,详见表4。

表4 住院病历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

3 讨论

医院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开展医嘱点评设立专业的点评小组,由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及院感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对各自专业医嘱进行点评,使得点评更具权威性及可靠性,更能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为其今后使用抗菌药物作出指导[3]。设定抗菌药物的点评项目,包括使用指征、联合指征、药物种类、用药时机及疗程等5个项目,是反映抗菌药物是否合理使用的核心,可达到点评目的,详细了解本院抗菌药物医嘱使用情况,避免设施过多项目,增大工作难度,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2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医嘱进行合理点评,发现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医嘱共120例,占比54.55%,可见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医嘱较多,而研究显示,外科出现不合理的医嘱占比最大,为24.17%;其次为呼吸内科及骨科,可见修正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十分重要,可及时发现用药不合理的地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点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用率低于点评前,可见,开展医嘱点评工作后,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用率在不断下降,已得到卫生部的专项整治要求。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点评后,一、二代头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高于点评前,三、四代头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低于点评前,《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中要求,手术多采用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一、二代头孢是临床首选,自开展点评工作以来,一、二代头孢的使用强度在提升,而三、四代头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下降,逐步形成手术预防用药采用一、二代头孢的用药原则。

然而目前还存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达标的情况,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与科室收治的感染患者的频次存在直接关联,其使用强度由抗菌药物使用率、联用率、日剂量及疗程决定[5-6]。我国专项整治规定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要控制在40 DDDs以下,目前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国家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且由于不同科室收治的患者不同,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也不同,使用抗菌药物强度大的科室,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只有将此种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至合理水平,才能使得医院抗菌药物的整体使用强度得以下降[7-8]。同时,由于少数科室对点评指标及专家点评力度极为熟悉,导致其放松警惕,使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出现回弹的情况,需要加强注意。

总结医院出院的住院病历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点评情况,还需要持续改进,加强用药指征点评,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率的进一步下降,对无指征的用药病历,采用直接罚款的方式,提高医师的重视程度[9-10]。同时还需要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的科室加强关注,对点评后下降幅度小或者不降的科室,加大惩罚力度,给予通报批评,督促其遵守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法规,结合相关指南,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对于1个季度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仍未下降的科室,取消科室主任年终评选的资格。

总之,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可合理修正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嘱,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有效指导,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使得抗菌药物得到科学化管理。

猜你喜欢
使用率病历不合理
强迫症病历簿
趣味(语文)(2021年9期)2022-01-18 05:52:42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4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8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吓死我了
吓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