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肝解毒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

2021-10-23 08:02吴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8期
关键词:补体乙酰半胱氨酸

吴波

(河南省周口市传染病医院中医内科 周口 466000)

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主要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疾病。现阶段,临床上多以清除或持续抑制HBV复制为主要治疗原则,但多数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大。有研究发现,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氧化应激反应与CHB患者肝功能和肝脏损伤密切相关[1]。N-乙酰半胱氨酸是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前体,有助于修复组织细胞损伤,可缓解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所致的组织器官损伤。随着中医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在传染疾病的诊疗中彰显出了一定优势。近年来临床实践显示,CHB多是因湿热夹毒侵犯脾胃、蕴结肝胆,病久而气血伤,故采用清化湿热、化解肝毒的中药治疗此病有其理论基础。本研究拟通过化肝解毒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HB,观察其治疗效果且初步探讨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于周口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CHB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 男(例) 女(例) 平均年龄(岁) 病程(年)治疗组对照组t/χ2 P 66 66 38 28 37 29 0.00 0.98 34.96±5.94 34.59±5.87 0.36 0.72 7.40±2.53 7.18±2.42 0.51 0.61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考《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进行,证型为肝郁脾虚证,主症为胸肋不适、胃脘胀满、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次症为恶心嗳气、烦躁易怒、神疲懒言,舌质淡红,脉弦缓。西医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2015年版)》[3]相关诊断标准及首次抗病毒条件,即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e抗原(HBeAg)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阳性结果连续保持12个月以上。

1.3 入组标准纳入标准:(1)有完整病史资料;(2)治疗过程中未使用过皮质激素;(3)未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4)未合并恶性肿瘤、肝占位性病变或肝脓肿;(5)入组前2周未服用相关药物,依从性好;(6)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者;(2)妊娠期、哺乳期女性;(3)患精神疾病者;(4)对核苷、核苷类似物高度过敏者;(5)对研究药物过敏或不能完成试验者;(6)1年内曾接受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剂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两组入组后均接受护肝、降酶、降黄、免疫调节、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方案,并予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1788)4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肝解毒汤治疗,草药汤剂由本院中药房提供。组方:虎杖、垂盆草、平地木各20 g,土茯苓、党参、白术各15 g,贯众、紫草、黑料豆各10 g,甘草3 g。温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于餐后服用。持续治疗6个月。

1.5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次日6:00以及治疗后次日6:00时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10 min,3 500 r/mim)取上清液,采用罗氏Cobas8000c70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于瑞士罗氏公司)测定补体(C3、C4)、氧化应激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BeAg及HBs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法测定HBV-DNA定量,转阴定义:低于1 000 IU/ml的最低检测值。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BeAg、HBsAg、HBV-DNA转阴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HBeAg、HBsAg、HBV-DNA转阴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BeAg、HBsAg、HBV-DNA转阴率比较[例(%)]

2.2 两组AST、ALT比较治疗前两组AST、AL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1)。见表3。

表3 两组AST、ALT比较(U/L,±s)

表3 两组AST、ALT比较(U/L,±s)

ALT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组别 n AST治疗前 治疗后66 66 t P 110.18±11.47 113.25±11.83 1.51 0.13 43.62±5.71 39.87±5.24 3.93 0.00 98.36±7.19 97.76±7.12 0.48 0.63 42.69±5.11 38.16±4.65 5.33 0.00

2.3 两组氧化应激蛋白比较治疗前两组MDA、SOD、CA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DA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1);两组SOD、CAT均呈升高趋势,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1)。见表4。

表4 两组氧化应激蛋白比较(U/L,±s)

表4 两组氧化应激蛋白比较(U/L,±s)

CAT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组别 n MDA治疗前 治疗后SOD治疗前 治疗后66 66 t P 44.68±6.50 44.37±6.39 0.28 0.78 39.36±4.61 34.29±4.11 6.67 0.00 21.46±3.30 21.85±3.54 0.65 0.51 29.58±4.12 37.47±5.14 9.73 0.00 20.86±3.09 20.65±3.01 0.40 0.69 30.12±3.24 34.79±3.85 2.70 0.01

2.4 两组补体C3、C4比较治疗前两组补体C3、C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补体C3、C4均呈升高趋势,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1)。见表5。

表5 两组补体C3、C4比较(mg/L,±s)

表5 两组补体C3、C4比较(mg/L,±s)

C4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组别 n C3治疗前 治疗后66 66 t P 0.76±0.10 0.75±0.09 0.60 0.55 1.06±0.24 1.20±0.31 2.90 0.00 0.28±0.07 0.29±0.08 0.76 0.45 0.54±0.10 0.70±0.12 8.32 0.00

3 讨论

中医学将CHB归于“肝著”范畴,认为病机为正气虚弱,复感湿热疫毒、郁结肝气,致使肝脏疏泄失常而影响气机活动,知肝传脾,且湿邪困阻脾胃,以致湿热疫毒伏气血、肝郁脾虚络脉瘀,如此恶性循环则促使疾病日久难愈,治应从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立方。本研究所用方剂中,平地木利湿、活血;垂盆草可起到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之功;虎杖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效;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党参健脾益肺、补中益气;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黑料豆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甘草则可调和诸药药性以共奏健脾、益气及疏肝三效。全方诸药配伍能够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重在祛邪,辅以扶正,以除病机之根本。钱小洲[4]研究指出,化肝解毒汤辅以西药治疗CHB整体效果较佳,且对炎症介质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徐蓉等[5]同样证实,保肝解毒汤辅助治疗CHB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明显减轻肝细胞炎症损伤。N-乙酰半胱氨酸本身作为直接抗氧化剂,可直接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同时亦能够调节细胞代谢活性和信号转导,防治细胞坏死,提高组织供氧量,有利于损伤组织的再生,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肾炎、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等疾病的诊疗。本研究通过化肝解毒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HB患者,结果显示两者联合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者,提示两者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发挥协同作用,显著抑制HBV增殖,共同促进患者病情缓解。

临床研究发现,CHB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而其血清诸多氧化应激相关分子,如MDA、SOD、CAT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过度氧化应激反应与CHB病情发展存在明显相关性。而补体是具有抗感染、免疫调节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物大分子,既往多数国内外专家学者均证实补体水平与CHB患者病理学分级及肝脏的纤维化程度有关,可在肝功能评价及损伤严重程度判断中起到积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MDA较对照组更低,而SOD、CAT及补体C3、C4则较对照组更高,提示化肝解毒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CHB疗效可能与恢复异常的氧化应激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补体系统有关。综上所述,化肝解毒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CHB疗效确切,且能恢复异常的氧化应激蛋白及补体水平。

猜你喜欢
补体乙酰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IL-17、IL-35联合补体C3、C4在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补体系统表达的影响
氟苯尼考粉中非法添加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研究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同型半胱氨酸究竟是什么
“三高”后的第四“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体液免疫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