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进萍
摘 要:多民族杂聚区基础教育发展受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限制,整体上大大落后于其他地区。多民族杂居区基础教育若要突破发展瓶颈,首先必须要探清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提出具体发展方案。本文主要从多民族杂居区基础教育发展后劲不足、师资力量缺乏、男女孩性别差异、基础教育设施不够健全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多民族杂居区;临夏州积石山县;基础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6-0029-02
A probe into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multi-ethnic mixed areas
GOU JinPing (Linxia Middle School,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multi-ethnic mixed areaslags for behind other areas as a whole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conditation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bottleneck ,we must fist find out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n cut appropriatly to the situation put for forward specific development projects.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lagge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a lack of faculty,gender diflerences between boys and girls and imperfect basic education facilities in multi-ethnic mixed areas
【Keywords】Multi-ethnic mixed settlements;Linxia Jishi County;Basic Education;Problems
近年來国家在义务教育的普及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大众最基本的素质提高很大,培养的劳动者整体文化素质较好。不过多民族杂聚居地理位置上相对处于自然条件较差的高原地区,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与中国中东部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基础教育发展整体较落后,在办学条件、经济投入、师资力量、少数民族女孩入学巩固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现将主要问题探析如下:
1. 缺乏内驱动力
首先从政府领导而言,积石山县的部分领导干部未从根本上认识到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职期间发展经济最为重要,狠抓经济才是第一要务。在下拨每年的财政经费时,教育经费往往位居最后。诸多相关部门领导常把“教育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挂在嘴边,实际口号喊得响亮,但缺乏实际作为。
其次,众多家长只看到眼前利益,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没法理解教育是一项远期投资。很多家长坚持“凡属与眼前无明显关系的教育、学术研究都不加重视或予以排斥,轻视文化知识和教育的价值和效用” 的观点,从家庭角度就不愿意送孩子入学接受教育。另外,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在山区或是农村在家长看来已经到了为家庭贡献自己力量的时候,若这时候送子女上学不仅不能为家庭分担家务,而且家庭还要为其承担昂贵的教育费用,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第三,家长对孩子上学持功利主义态度。大部分家长把接受教育看成是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认为读了书就能进城找好工作,就可以担任高级行政干部,光耀门楣。假如读了很多年书后没有当官,或无法在政府部门以及国企内就业,那还不如不读。当问及当地的很多长辈为什么送孩子读书时,他们都干脆的回答说“当干部”,在他们传统观念看来因读书而没有得到好的工作那跟没有读书是没有差别的,反倒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等。普及基础教育如果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或当官效益,于其而言是徒劳。整体而言,多民族杂聚居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比如,临夏某中学在校学生的父母中文盲半文盲的父母几乎占到一半,具有大学学历的父母更是少之又少,很多父母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父母的文化说明直接决定了对孩子教育资源投入的多少,以及对教育目标的预期。
2. 师资力量比较缺乏
师资问题是所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当前积石山县所面临的师资问题既有数量问题也有质量问题。
首先,师资数量明显不足。积石山县因地处高原地区,与临夏市相比自然环境较差,气候较寒冷,加之离市区较远,致使中小学的教师缺口很大。尤其是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品德等课程因缺少专业对口教师,导致学校无法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大纲开设课程,或是课程开了但课时无法保证。多民族杂聚居区的积石山县,不论是小学阶段的师生比还是初、高中阶段的师生比,都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中的相关比例。
其次,从质量方面看,在临夏州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素质较低,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教师的学历文化层次较低,导致教学理念成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因此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总体来说多民族杂聚居与其他地区相比,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普遍较低,临夏州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未达到甘肃省大部分地区的标准,其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高中专业合格率只有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