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名生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中医院,江西 赣州 3424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复杂性、代谢性疾病,涉及体内多个循环系统,临床以长期高血糖、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且大多数患者伴有血脂异常升高表现。我国糖尿病人群基数大,主要以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为主,也可见妊娠期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所有糖尿病人群的90 %以上[1]。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约占10.9 %,且年轻化趋势近年来愈发明显,40岁以下患糖尿病的人群高达5.9 %[2~3]。2型糖尿病发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受损所致,其发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治愈。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糖控制不佳,若治疗不当或忽视治疗,日久可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及心脑血管病变[4],是引起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运动疗法是预防与治疗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上最容易忽略的治疗手段[5]。本研究观察二甲双胍片联合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兴国县中医院内分泌科、急诊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患者60例,随机分为药物组与联合组各30例。其中药物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6岁,平均(50.83±7.87)岁;病程最短0.9 a,最长12 a,平均(4.66±2.45)a。联合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8岁,平均(52.63±8.10)岁;病程最短1 a,最长13 a,平均(4.85±2.55)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6];发病年龄在30岁~70岁之间;近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餐后2 h血糖≥11.1 mmol/L或HbA1c≥7.0 %。
存在明显的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或情感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能配合步行及抗阻训练者;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其他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者;治疗期间另采用其他控制血糖的干预方法者。
采用二甲双胍片口服,配合科学、合理的糖尿病饮食管理。①科学、合理饮食控制。坚持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合理控制总能量、脂肪和食盐的摄入。坚持少食多餐的清淡饮食习惯,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食盐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的摄入,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②二甲双胍片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规格:0.5 g/片,生产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0),服用方法:三餐前口服,每次0.5 g,每日3次,连续服药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采用步行运动联合抗阻训练。①步行运动锻炼:采用快、慢相结合的步行运动方法,于每日早、晚餐后1 h各步行运动30 min,先以60步~100步/min的慢行速度行走5 min,后以120~180步/min的快行速度行走5 min,如此反复交替行走共30 min,步行运动强度以患者无呼吸急促、心慌等不适为标准。②抗阻运动:以中等强度抗阻运动的方法锻炼肌肉的力量与耐力,主要锻炼全身的主要肌肉群。采用适当重量的哑铃锻炼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胸大肌等主要肌群;卷腹器锻、平板支撑、小飞燕、直腿抬高负重等方法锻炼背部、腰腹部及双下肢主要肌群,训练强度以患者自觉稍累,但无呼吸急促,不影响次日活动为宜。每次训练30 min,每周训练4次,连续训练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
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其中餐后2 h血糖取三餐后血糖测量最高值。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尼莫地平评分法判定。好转:患者空腹血糖及HbA1 c降至正常,或下降幅度≥60 %;有效:空腹血糖及HbA1 c较前有所改善,但下降幅度在30 %~60 %之间;无效:患者空腹血糖及HbA1 c无明显改善,且下降幅度<30 %。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3.4.3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联合组治疗后血糖控制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
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发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治疗应综合采用糖尿病饮食管理、药物控制、运动疗法、自我血糖监测,以及糖尿病教育的“五架马车”并齐的策略。糖尿病的饮食管理应均衡分配各种营养,严格控制脂肪、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摄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类或果类食物,保证各种元素的营养平衡,防止体内脂肪、碳水化合物过量。二甲双胍片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也是首选药物,临床副作用小,单独使用无低血糖风险,安全性高[6]。二甲双胍之所以能发挥显著的降糖作用,主要与其能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7],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轻体重,降低HbA1c水平。
科学、合理、有效的运动干预疗法是预防及控制2型糖尿病的重要策略,具有安全性高、无药物毒副作用的优点。运动不足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是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因素[8]。快、慢相结合的步行锻炼方法是一种轻-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锻炼,通过规律、有效、持续的步行锻炼,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加快能量消耗,减少体内脂肪堆积,使体脂含量及体重降低,而且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快体内糖分的代谢,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抗阻运动主要是通过负重、对抗、器械训练等运动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全身各处肌群,以增强肌肉力量、耐力及体积的训练方法,属于中-高强度的运动疗法。肌肉组织是胰岛素的主要靶器官,骨骼肌是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载体,机体一半以上的葡萄糖是由骨骼肌代谢[9],抗阻运动通过增强肌肉的收缩力,增加肌肉力量与体积,并通过锻炼骨骼肌,以增强肌肉与骨骼肌对葡萄糖与脂肪的消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达到降低血糖与血脂的目的[1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合理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基础上,另采用步行运动锻炼联合抗阻运动更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在降低HbA1c水平、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方面的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在科学、合理糖尿病饮食基础上,二甲双胍片联合运动疗法更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糖脂代谢水平,疗效优于单纯采用二甲双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