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娅娅
摘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每位信技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如何上好一堂信息课呢?本人结合近几年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摸索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课堂任务,提高策略;如何把任务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实施。希望与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们一起商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设计;任务实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基于这個定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不是追求过高的技术要求,更注重的是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知识真正运用起来。那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去探究的首要任务。
一、课堂“任务”设计策略
教师设计好一堂好的课堂任务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任务的科学性体现在: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循序渐进、合理安排。
如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这是很基础也很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内容,使用任何一款软件都要用到文件。但如果因为它基础而安排在第一节课,学生就不易理解,更不易掌握。什么是文件?为什么要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学生感到困惑的同时,造成了对进一步学习的心理障碍。因此,设计任务时,可以先设计一个绘画任务,让学生打开“画图”程序,在绘画的过程中,巩固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其次再设计一个编写简单文章的任务,让学生打开“写字板”程序,在其中进行汉字输入练习及简单的文字编辑,使用与画图中同样的方法保存输入的文章,了解文件类型的概念。有了前面的铺垫,同时由于教学过程中,多人使用一台计算机,文件管理的问题自然就成了学生的需求,接下来的任务也就随之产生——使用“资源管理器”,分班、分类建立不同层次的文件夹,同时对前面的文件进行相应的移动、复制、改名、删除等操作管理。
2、层次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例如学习“中文WORD的功能和使用”一章时,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 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 ;(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5)WORD的表格功能。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
3、目标性原则
要求教师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的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任务的规模应大小得当,要充分考虑学生已储备的知识,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4、趣味性原则
由于中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要求他们自觉主动地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任务时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会大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所设计的任务必须对学生有吸引力,使他们有兴趣参与到任务中来。任务的设计应具体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能尝试着从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从而喜欢任务、接受任务并主动完成任务。
二、课堂“任务”的实施方法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故此,任务的实施必须适时、适量,在教学中达到驱动学生学习的目的。任务设计好后的实施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其环节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习惯来决定。本人在教学中的教学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种实施方法进行尝试。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学习任务
一个人的认知过程首先需要有外部刺激,有了刺激就会引起注意,进而会激发学习的动机。而信息技术课的一个很大优势是我们可方便地实现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
2.介绍相关知识→布置小规模任务→总结完成任务的方法
一些基础的操作技能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掌握,在教学中不必多费口舌,这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联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先作简单介绍,再布置涉及到前后知识点的有一定难度的小规模任务,由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尝试完成任务。
3.安排大规模任务→小组协作活动→交流学习心得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我们可以适时安排规模较大的综合任务,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最后让各个协作小组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经验。
由学生小组协作完成的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任务难度较高,综合性强,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在协作活动中,教师应“放飞学习者”,不能急于求成,只能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不能手把手教学生完成任务,对各小组完成任务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适时加以引导、鼓励。
信息技术教育不是计算机教育,也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知识和其它学科的知识相加在一起,信息技术课程中起“驱动”作用的“任务”主要目标在于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因此上好信息技术课、设计合理任务、确保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2]邬家炜,信息技术教育实用教程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郭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理念 .中小学电教
[4]桑新民,张倩苇,赵纳新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信息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