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家长和学校逐渐对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提高了重视,所以,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需要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合理引进故事教学法。在小学时期的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手段是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最佳选择,教师借助对英语小故事展开听、说、读、演,并进一步创编有趣的小故事,促进学生不断优化英语综合素质。同时,英语故事教学手段有助于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故事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所谓的故事教学法,其主要是指教学通过故事为媒介,以搜集、展示、思考和评价等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进而构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故事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需要教师在为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时,引进相关的故事情节,进而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一、构建故事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构建良好的故事情境,为学生营造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获取显著的教学效果。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性较强的基础学科,需要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进行学习,才能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所以,为学生构建轻松的语言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记忆力,灵活运用英语知识,深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My family”一课的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认读家庭成员的相关英语单词,如mother、father、sister、brother 等等。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首先引导班级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每个成员控制在4名学生左右,分别充当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孩子和同学。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各个小组尝试着创编有趣的家庭情景剧。最后要求小组内充当同学角色的扮演者逐一向家庭成员提出相关问题,进而练习本节课的代表性句式,掌握重点词汇,进而全面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让学生得到综合性发展。
二、利用故事教学法,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应用印象和记忆
在小学时期的英语知识学习中,词汇的熟练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才能保证听、说、读、写的高效开展,词汇量的深刻记忆和充实在英语这门语言性较强的课程学习中是十分枯燥无趣的,特别是对于课堂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极易因为外界各种因素受到影响的小学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甚至可能会因为长时间害怕背诵英语单词的负面心态,大部分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出现抵触心理。所以,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举措完善这些问题。小学生普遍具有被故事所吸引注意力的特点,对此,教师可以嘗试着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生动具体的故事,进而集中学生的所有注意力,在故事情节中渗透学生已经理解的或者需要掌握的新英语词汇,让学生能够在听故事以及讲故事中循规蹈矩地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让学生不再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就可以熟练背诵出这些词汇,同时故事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和记忆相关词汇,让学生赢得较强的满足感,形成稳定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喜欢上英语学习,进而全面优化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1]
三、通过故事教学法,提高英语文化内涵
语言可谓是传递国家文化的关键载体,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准确把握应用语言的具体国家国情以及文化背景,只有全面了解当地文化特点,在语言实际应用中,才能保证结合当地文化灵活运用语言。例如,我国最为观念的传统节日是春节,但是国外的关键节日在于圣诞节,不同形式的文化特征,为语言的运用赠予了不同形式。所以,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应当注重为学生详细介绍当地文化,促进学生全面了解当地文化的形成背景,进而保证在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可以结合当地文化做到语言的规范运用。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手段将当地丰富的文化习俗渗透到故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加深学生对相关英语词汇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帮助学生不断深化英语语言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What would you like?》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中西餐饮文化的特殊特征,创编相关故事情节,如“丽丽与英国好朋友Jack一起用餐,丽丽吃饭的餐具是‘筷子,然而Jack的餐具却是‘刀和叉。丽丽充满疑问地向朋友Jack提出问题:‘你为什么不用筷子呢?用刀与叉如何吃面条呢?Jack随即回答到:‘我的家乡不管吃什么食物用的餐具都是刀与叉,我从出生开始到现在一直是通过刀和叉餐具吃东西的!然后丽丽问朋友Jack:‘What would you like?Jack随即回答说‘Id like some……”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整合立刻中西餐饮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有助于让学生借助鼓励更好地理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展开表演,进而熟练掌握和理解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经典句型。
四、通过故事教学法,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表达理解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故事教学手段的运用,并非是仅仅凭借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是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故事。如此一来,在朗读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消除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心理状态,而且能够提高学生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课程知识后,教师可以对故事进一步创新,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帮助。例如,在“Unit7 Chinese Festivals”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与端午节息息相关的故事,在全体学生中随意选取一位进行课文的朗读,在这位学生实际朗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其他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通过自己的语言完成故事的讲解。总而言之,无论是学生讲什么版本的故事,最终总结出的主题思想始终是端午节的形成背景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这种学生通过自己语言呈现故事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表达理解能力。[2]
结语
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背景下,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故事教学手段的科学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深化学生综合理解能力。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构建良好的故事情境,进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现忠.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1(26):68.
[2]许雪.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