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轲锋,董 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约为全部恶性肿瘤的1%[1]。甲状腺切除术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主要治疗方案,但创伤较大,易造成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术后并发症明显,不利于术后恢复。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是新型术式,具有效果确切、治疗时间短、创伤小、美观度高等优势,既往多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仍需相关数据证实。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从应激反应、甲状腺功能方面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的价值,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74例。纳入标准: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肿瘤最大径<1 cm;对侧叶甲状腺无异常,未见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肿大;超声引导显示进针路线清晰;肿瘤无贴近包膜;患者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肿瘤对侧声带功能异常;肿瘤内有粗大钙化灶;合并心肺疾病;凝血功能异常;中途退出本研究或失访。7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37)、对照组(n=37)。对照组:男11例,女26例;年龄32~57(44.62±5.97)岁;结节最大径6.4~9.6(7.94±0.71)mm。观察组:男13例,女24例;年龄31~59(45.42±6.12)岁;结节最大径6.1~9.9(8.05±0.73)mm。2组性别、年龄、结节最大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除:常规消毒铺巾,取仰卧位,局麻,胸骨上窝上方约2 cm处做横切口,切口大小为5 cm左右,常规切除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并清扫淋巴结,术后常规负压引流。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常规消毒铺巾,取仰卧位,局麻,垫高肩部,暴露颈部;麻醉区以尖刀点破皮2~3 mm,超声引导下根据病灶位置选择进针点,射频电极定位结节内部,并进行消融,注意消融过程中通过超声实时观察气化区变化及覆盖范围,气化范围覆盖并超过病灶边缘时,消融结束;术后常规进行超声造影,确认是否彻底消融。2组术后常规预防感染。
1.3 指标检测方法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低速离心取上层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以上海核所日环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的全自动SN-6100放射免疫计数器测定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ree thyroxine,FT4)、高敏感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
1.4 观察指标1)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肿瘤体积及最终缩小率;3)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 d炎性因子,包括血清IL-6、CRP、TNF-α;4)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7 d 甲状腺功能,包括FT3、FT4、TSH水平;5)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6)比较2组术后3 a复发率。
2.1 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t=34.374,P<0.001;t=29.169,P<0.001;t=8.299,P<0.001;t=10.935,P<0.001)。见表1。
表1 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观察组肿瘤体积及最终缩小率观察组术前肿瘤体积为(0.14±0.04)mm3,术后1个月肿瘤体积为(0.27±0.13)mm3,术后3个月肿瘤体积为(0.11±0.05)mm3,术后6个月肿瘤体积为(0.07±0.04)mm3,术后12个月肿瘤体积为(0.01±0.01)mm3,手术前后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72,P<0.001)。观察组最终肿瘤体积缩小率为(93.05±3.27)%。
2.3 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 d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高于同组术前(观察组:t=7.021,P<0.001;t=17.744,P<0.001;t=5.407,P<0.001;对照组:t=15.071,P<0.001;t=47.607,P<0.001;t=18.237,P<0.001)。术后3 d观察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8.427,P<0.001;t=32.699,P<0.001;t=10.992,P<0.001)。见表2。
表2 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2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术后7 d观察组血清FT3、FT4、TS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14,P=0.568;t=0.058,P=0.954;t=0.650,P=0.520);对照组术后7 d血清FT3、FT4水平低于术前,而TSH水平高于术前(t=3.700,P=0.001;t=3.391,P=0.002;t=25.912,P<0.001)。术后7 d观察组血清FT3、FT4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SH水平低于对照组(t=5.234,P<0.001;t=4.103,P<0.001;t=25.083,P<0.001)。见表3。
表3 2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2.5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例、发热1例、抽搐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周围组织损伤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例、发热1例、抽搐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周围组织损伤2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22%(6/37),低于对照组的18.92%(7/37)(χ2=0.093,P=0.760)。
2.6 2组术后3 a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术后3 a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1例。观察组术后3 a复发率[2.70%(3/37)]与对照组[2.70%(1/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提高,且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治疗后复发率高达30%[2]。常规手术术后易形成瘢痕组织导致甲状腺区域局部解剖结构模糊,影响再次手术,手术安全性仍有待提高[3-4]。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通过射频热效应促使靶组织凝固性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具有操作简单、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5-6]。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有明显优势,且术后12个月肿瘤体积缩小率高达90%以上,证实与传统切除术相比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效果更佳。其原因在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可准确避开穿刺路径大血管或重要脏器,有助于射频电极准确、快速置入病灶进行治疗,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康复进程[7-8]。常规手术切除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均为外界环境刺激,可造成机体非感染性应激反应,一般而言,应激反应严重程度与手术创伤程度成正比,即应激反应越明显则手术创伤越大[9-10]。本研究中术后3 d 2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证实常规手术切除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均造成一定应激反应,存在一定程度创伤;而术后3 d观察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则表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可明显降低手术创伤。
既往研究[11-12]证实,甲状腺切除术会对甲状腺功能造成一定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7 d观察组FT3、FT4、TSH水平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FT3、FT4、TS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变化,表明常规手术切除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较明显,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则不会引起此类影响,说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可有效保护甲状腺组织,确保甲状腺功能不受影响,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对避免患者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类激素药物有积极作用。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另外,2组术后3 a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具有简单方便、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康复进程,减轻手术创伤,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且复发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