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粤北山区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与适应力研究

2021-10-21 02:47陈世发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9期
关键词:适应力粤北生计

陈世发

(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脆弱性概念首先出现自然灾害领域[1],并逐渐在生态学、气候变化和社会学等领域得到应用[2,3],特殊地区的自然-社会系统的脆弱性研究是可持续性科学的7个核心问题之一[4,5],部分学者甚至把脆弱性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6,7]。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与适应力等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脆弱性是综合特征反映和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等具有较为统一性的观点。

国内外学者对农户贫困生计脆弱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立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概念框架与度量指标体系和分析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农户农业活动所造成的影响[6,7],并对贫困生计脆弱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贫困生计脆弱比重与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呈U型关系,与教育程度和家庭居住地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8,9];在农户生计方面,多以眼前利益为主,政策对农户生计及替代性生计有重要作用,同时,农户自身技能不足、信贷和保险市场不完善、信息来源限制性、基础服务设施差,再加上毁林、土地退化严重,这些都是影响农户生计的主要因素[10-12]。农户生计变化与山地生态环境演化密切相关,农户生计状况最终决定着山地生态环境的特征,农户生计的改善能促进地区生态恢复[13]。也有学者建立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估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脆弱性及对生计等造成的影响[14-16]。

上述研究基本集中于农户生计影响因素以及生计改变过程中对生态恢复、土地利用及农户脆弱性等某一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但对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与适应力研究方面,特别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的农户生计脆弱性和适应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只重视自然要素的干扰,较少从人地耦合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脆弱性。因此,选取粤北山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农户生计脆弱性与适应力的研究,以期解决贫困农户脱贫问题、提高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加快精准扶贫建设力度以及促进粤北山区农户经济的发展。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粤北山区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以南,为广东省少数民族聚集区、重点扶贫区域及革命老区,集“老、少、边、穷”于一体,是农户生计不稳定的源泉,农户抗气候变化的干扰能力弱,且加剧农户生计脆弱性,进而影响整个粤北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粤北山区年降水量为1600mm左右,降雨多集中于4—9月,其中4—6月为前汛期,降水类型为锋面雨,而7—9月为后汛期,降水类型多为台风雨,年平均气温约17~21℃,无霜期达290~320d。土壤多为红壤,但粤北山区西部形成较为严重的石漠化区域,部分山间盆地为紫色土,如韶关南雄盆地为紫色土,土壤可蚀性均较强,易形成较为严重的土壤侵蚀。

1.2 数据来源

气候异常数据来源于对气象数据的统计,其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共享网。社会经济资料的数据来源于广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广东统计年鉴以及2012年和2018年对典型贫困农户进行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的数据,其中2期调查农户均为115户,2012年收回有效问卷108份,有效问卷率为93.91%;2018年为110份,有效问卷率为95.65%。PRA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农户基本情况、农户生计脆弱性与适应力。

2 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成因分析

2.1 气候变化与旱涝灾害

气候变化与异常是导致农户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与异常对贫困农户的影响更为直接与强烈,而贫困农户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是其采取生计恢复策略的重要前提[17]。2010年以来韶关市日平均气温最低为2.6°C,日最低气温为-2°C,最高气温达40.1°C,气温总体呈现略偏暖的趋势。厄尔尼诺现象频发,造成我国雨带南移,粤北山区降雨量偏多,旱涝灾害频发。如,粤北山区的韶关市2010年5月6日降雨量为189.2mm,2015年5月16日降雨量为160.4mm,均达到大暴雨级别。2012年韶关市降雨量为2056mm,2015年为2128.7mm,而2016年高达2428.9mm,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往往也会给粤北山区带来充沛的降水,诱发洪涝灾害。降雨年内分布不均,如2017年7月27日—11月5日降雨量仅仅为142.4mm,形成严重干旱,饮用水匮乏。

韶关市2010年以来发生4次重涝,分别为2010年、2015年、2016年和2018年;1次大涝,为2012年;正常年份仅为2013年和2014年;偏旱年份为2011年和2017年。统计1951—2018年韶关市旱涝灾害情况,涝年出现的几率为33.4%,旱年出现的几率为40%,出现旱涝情况的年份占整个研究时段的73.4%。旱涝灾害频发,不利于种植业、林业、养殖业的发展,给贫困农户造成损失,使其生计极具脆弱性。

2.2 地质灾害频发

粤北山区山地丘陵面积广布,地形坡度较大,如粤北山区的曲江大塘镇的斜坡及其以上坡度级别(>8°)的分布面积共占该镇总面积的61.92%,且坡度较大的区域,相对高度也较大。粤北山区是广东省崩滑流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给农户家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其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仅次于气象灾害,死亡人数也仅次于气象灾害,是造成粤北山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原因。

2.3 土壤肥力低下

粤北山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海拔800m以上区域为黄壤,由于强烈的土壤淋溶作用,土壤贫瘠。也由于土壤可蚀性强,降雨侵蚀力大,地形坡度与高度均大,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粤北山区西部的水土流失形成较为严重的石漠化区域,是西南石漠化区域的延伸部分;中部为南方红壤典型流失区,而东部的山间盆地紫色土小盆地,由于水土流失,造成土壤养分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下,河流含沙量高,非点源污染明显,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水源破坏,威胁水安全,加剧区域农户贫困。

2.4 贫困农户认知局限

贫困农户生计选择与农户认知水平、农户知识与技能水平、农户劳动力、年龄、性别以及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相关。农户自身认知水平不足,导致感知水平不高,不能从长远利益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往往仅考虑眼前利益,前几年粤北山区大范围种植桉树(Eucalyptus robusta Smith),成材后全部砍伐,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使土壤板结,地下水位升高,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近些年来,果园全面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原有林木,水源植被砍伐,而由于种养方式不佳,旱涝灾害频发,交通条件差,致使形成有价无市的情况,继而荒废土地,而有些纯农户选择外出务工来维持生计。而此时,山地已经呈现严重的水土流失,有些严重的还出现小范围的山体滑坡现象。

2.5 贫困农户不合理的行为

将贫困农户生计行为分为纯农户生计行为与兼业农户生计行为,其中纯农户生计行为是以大农业为主的农户生计行为,如种粮等;而兼业农户生计行为是除大农业的农户行为外,也包括闲暇时外出务工、本地打零工等生计行为。

从表1可以看出,纯农户与兼业农户均存在不合理的生计行为,是造成农户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原因。2期纯农户的各种不合理的生计行为均超兼业农户(2012年开垦经济林果除外),兼业农户对土地的依赖远小于纯农户,包括兼业行为,故而不合理的农户生计行为的比重相对较低。2018年与2012年相比,除开垦经济林果比重上升外,其余各项不合理的农户生计行为比重均有下降,这与果园投资低、回报快、收益高相关,且也与粤北山区部分乡镇推行一镇一品相关,故而开垦经济林果比重增加。

表1 贫困农户不合理的生计行为

2.6 资本、知识与技能不足

近些年来,“三农”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但有的政策推行不力,人们不了解或者误解政策。不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制度的实行损害了贫困农户的利益,且有些地方一味追求经济绩效的增长,而不考虑农户生计的脆弱性。这些没有结合农户需求的政策,反而增加农户生计的脆弱性。

调查显示,2012年调查农户受教育程度为6.73a,而2018年为7.99a,受教育水平不足8a,见表2,农户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且缺乏专业的农业技能培训,超过80%都没有接受过农业或者非农业培训。贫困农户缺乏技能,多数从事比较传统的农业生产,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也导致了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处在交通不便地区的贫困农户,难以把生产的农作物运出大山,难以获得经济收入,也导致了贫困。大多数农户拥有摩托和机动三轮车这样的大型生产工具,也是靠其向外运输,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导致了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

表2 影响农户生计脆弱性与适应力的因素

3 贫困农户生计适应力

生计适应力是生计系统的固有属性,其能在内部或者外部的干扰下保护系统,使系统的态势不会发生不容乐观地转变[12]。一旦超过了极限,贫困农户适应力将不能运转,进一步加剧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

3.1 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结构性变化

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2018年粤北山区外部环境及政策较2012年发生较大的改变,贫困农户原有生计发生变化,打破贫困农户生计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态,新的生计系统重组,自然资本、物资资本、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均对农户生计系统产生影响,形成新的生计系统。

2012—2018年,在外部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下,自然资本对粤北山区的农户生计适应力影响呈下降状态。粤北山区属于珠三角的腹地,受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影响较大,而种植业的比较效益较务工低,仅为务工收入的49.25%和38.17%,外加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更多农户弃农务工,使耕地地块数、坡耕地比重与薪柴比重逐渐降低,甚至出现耕地弃耕现象。

物资资本对粤北山区农户生计的影响加强。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拥有机械生产的农户占70.91%,部分农户还拥有乘载量大的机动三轮车,52.73%的农户进行牲畜的饲养,物资资本的增加能让农户更好地应对生计脆弱性,具有更强的生计适应力。

从人力资本状况来看,其对粤北山区农户生计适应力的影响也逐渐提升。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农户户主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上升,文盲人数占极小的比例,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2年的6.73a增加至2018年的7.99a。

金融资本对农户生计适应力的影响有所提升。虽然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农民的收入减少。但纯农户比重降低,兼业农户比重增加,农户家庭中基本上有一个成员外出务工,务工收入较务农收入高。而且,政府对农户的耕地有相应的补贴,其它类型的补贴也相应增加,对于精准扶贫农户,政府进行帮扶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金融资本,减少农户生计脆弱性,提高了农户生计适应力。

3.2 贫困农户生计的自适应

生计适应力强调农户对抗外部压力和干扰的适应能力。当农户面对生计脆弱性时,采取何种措施,是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否达到生计适应的关键。在生计适应力的前提下,要减低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提供农户生计自适应能力。

纯农户农业生产方面,由于果园比较效益较种植业高,农户大力开发经济林果,减少对种植业的依赖。同时,针对国家对养殖业的财政补贴,纯农户也积极发展养殖业。但无论是开发经济林果还是发展养殖业,均依赖于自然条件,受到自然资本的依赖,在这种前提下,农户主动改变自己的生计策略。既适应了粤北山区气候变化和政策调整,又获得了家庭经济的收益。

在兼业农户中,平均每户有1.67人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调整了家庭收入来源。在自然环境恶化、农业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外出务工能有效地改善家庭生活,其收入也能帮补家用,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生计适应力。

3.3 贫困农户生计自适应与政策的协同机制

农户的农业生产策略和劳务输出的自适应策略都是农户自发的调整生计策略。而政府政策也会引导和促进农户生计向生计适应的关键方向调整。因此,政策在自适应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实施,促进了“三农”的发展,给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提供契机。果园种植向标准、规模化与产业化方向的发展,提高果农收入,也为贫困农户脆弱性的扭转及生计适应作出贡献,指引着农户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生计适应,大大提升了农户生计适应力。

精准扶贫的理念开始传播,精准扶贫的行为就逐渐实施。通过产业、温室大棚扶贫种植项目、就业“以奖代补”、“合作社+农户”落实各项政策等,使精准扶贫农户的人均收入达9000元以上,脱贫率高达100%,不断完善村居人文环境,建设公园、广场、道路硬底化、安装节能灯等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贫困农户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引导下进行生计的调整,使得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4 结论

对粤北山区农户生计状况进行研究,分析贫困农户所处地的情况及生计脆弱性,阐述了粤北山区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资资本与金融资本状况。总体来说,粤北山区与其它贫困地区存在一些共同属性,如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资源少、农户文化水平低、经济欠发达。本文以粤北山区为例,探究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给粤北山区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造成了影响。

生计系统在遭受一定范围内的破坏可以自我调节与适应。粤北山区贫困农户的生计资本的结构性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生计的适应力。贫困农户通过农业生产和劳务输出自我调节,获得生计适应。农户在顺应政策的变动中,寻求最佳的生计策略,使脆弱的生计得以适应。

猜你喜欢
适应力粤北生计
Moderate stress is actually good for you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BY THE SEA
粤北龙船歌研究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综议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积极影响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