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2021-10-20 16:10袁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区域地理区域发展南水北调

袁方

[摘   要]在教学“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教师应让学生基于对我国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认知,明确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我国为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而建设的大型工程有很多,比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文章选取南水北调工程展开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掌握区域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地理;区域发展;南水北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8-0083-02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不均衡性。我国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带的分布决定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本节课以水资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搭建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思路框架。

一、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属于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模块的内容,该模块是以区域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对区域的概念已经有所认识,本节内容承上启下,提出只有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才能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从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性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培养区域认知能力;阅读地图资料,说出我国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起讫点,并能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以东线为例,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资源调入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方案路线的优缺点评价;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和可能带来的环境危害。

四、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同学们认真观察生活,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事物,比如你家天然气是哪来的?电是哪来的?汽车用的汽油柴油是哪来的?(在课件上呈现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分布图)

教师:通过这些资源分布图可以发现,我国能源资源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区,所以生活中用的汽油、柴油、天然气主要是从西北地区输送过来的。这就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那么像这样的资源调配工程还有哪些呢?(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南水北调等)

1.哪里需要调水?

教师(呈现我国水资源分布图):今天我们就以南水北调为切入点谈一谈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从水资源的总量上来看,我国哪里最缺水?从供需矛盾来看,我国哪里最缺水?试分析缺水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水资源稀缺地区与水资源供不应求地区的差异,熟悉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从而找出我国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地。

2.从哪里调水?

承转:我们现在找出了我国非常缺水的地区,确定了调水的目的地。那么我国这么多河流,应该从哪里调水呢?

教师(呈现我国水系分布图):读图,从距离、径流量、支流等角度思考,淮河、长江、珠江,哪条河流最适合调水?

教师(呈现北京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长江武汉段径流量月变化图):读图分析,华北地区什么时候最缺水?长江什么时候最适合调水?

教师:华北地区冬春季节降水量较少最缺水,而长江流域夏季径流量最大,最适合调水。两个地区存在调水的供求时间差,那怎么办呢?联系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水循环中的一个知识点,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应该修建水库。在长江上游已经修建了三峡水库,使得在长江的枯水季节,华北地区也能调来水资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存在地理变量的曲线图和柱状图,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因气候差异导致的降水量和径流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差异,从而深刻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3.怎么样调水?

承转:现在确定了水资源的调出地和调入地,我们现实情况下又是怎样规划这个调水路线的呢?在规划的过程中是从哪些角度考量的呢?各条路线有哪些优缺点?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以6人为一小组进行探讨,时间5分钟,比一比哪一组考虑得更加全面。

学生小组探究(略)。

教师(学生活动后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整体分为东中西三线,在规划的过程中从工程量、水质、调水量、成本等几个角度分别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目前,东线和中线工程已经完全竣工并通水。东线工程,起点是江苏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终点是天津,调水河道是京杭大运河,运用现成的河道调水,工程量较小。结合东线工程剖面图可以发现:黄河以南河段北高南低,需要逐级抽水,成本高;黄河以北河段南高北低,可以实现自流调水,成本低。东线工程是由长江下游地區调水,所以调水量大,水质较差。中线工程,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是北京、天津等城市,没有现成的河道,所以调水的工程量大。结合中线工程剖面图可以发现,全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调水,引水成本低,但总投资较大。中线工程起点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较好,所以水质较好,一般作为调入城市的生活用水。西线工程,目前还在进行方案可行性研究分析。起点是长江支流雅砻江和金沙江,终点是黄河上游缺水地区。该方案如果施行,需要考虑许多问题。通过西线工程剖面图可以发现,全线也是南高北低,可以自流调水,成本低,但是沿线地势崎岖,山高谷深,调水工程施工难度大,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地质条件也不太稳定,所以西线工程目前还在可行性研究中。总而言之,东线工程调水量最大但水质较差,有现成的河道,工程量较小;中线工程起点生态环境好,水质较好,但无现成的河道,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西线工程由于要考虑生态环境、地质条件、施工难度等问题,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希望不久的将来,西线工程的竣工能够为黄河上游缺水地区带来便利。

设计意图:小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讨论中生成新知识,通过研究三线工程调水方案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要素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4.调水的影响如何?

承转:了解了怎样调水,我们就以东线工程为例,一起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会对人类活动或者生活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教师(点拨):既然问的是影响,肯定有利有弊。有利影响通常是对于调入区的,该工程会对调入地区产生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不利影响涉及的范围就比较广,南水北调涉及东中西三线工程,南北跨度大,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调水工程的实施会对调入区、调出区以及输水沿线地区产生影响。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总结讲解):对于水资源供不应求的华北地区,该工程能够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水资源相对充足能够改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增加,也具有生态效益,比如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控制地表沉降和地下漏斗,美化生态环境。

承转:那南水北调工程又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教师(在学生讨论活动后讲解):东线调出区为长江下游地区,调入区为华北地区。长期调水会使得长江下游径流量减少,直接影响到长江下游地区的水质,且水量减少,大型邮轮无法在此通航,影响航运业。对于输水沿线,大量南方暖水注入河道,影响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生长繁殖,同时调水后水位抬升,会造成土壤盐碱化。对于调入区,污水调入较多,存在水质污染等问题。

教师(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有利有弊,所以我们要趋利避害。在枯水期减少调水,在长江下游地区疏浚河道,避免影响航运;对沿线地区加强生态保护,完善沿线农田排水设施建设;调出区加强污水治理,先治污后调水。

5.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

首先,根据区域地理知识可知,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的总量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很多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同时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从而明确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第二步,进行调配方案可行性研究,确定调出区、调入区以及多期工程的路线方案,在这过程中需要进行多要素综合分析。最后,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影响类设问,需要从辩证的角度进行思考。经过可行性方案研究的国家重点工程基本都是利大于弊:有利影响大多要考虑调入区的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具体影响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分析;不利影响通常影响范围较广泛,包括调入区、调出区以及工程沿线地区。最终分别针对问题一一找出解决措施,从而趋利避害,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獻   ]

[1]  张晓娟.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11-313.

[2]  王勇.谈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基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的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18(11):92-93.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区域地理区域发展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曾有三个问题争执不下
用好南水北调征地移民资金
沁源县区域发展方向研究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跳绳运动区域性发展策略研究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南水北调难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