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儿科 河南驻马店463001)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为儿童多发病,相关数据统计其患病率在20%[1]。临床症状以咳嗽、咽痛、发热、呼吸困难等为主,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易并发脑膜炎、哮喘等疾病,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能提高患儿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促使症状改善,但单独应用效果欠佳。柴黄颗粒为中成药,有泻火解毒、疏肝升阳之效,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或可使患儿进一步获益。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RRTI 患儿,探讨柴黄颗粒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2019 年7 月我院收治的RRTI 患儿78 例。纳入标准: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2]中RRTI 诊断标准;存在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等症状;近1 个月内未应用过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相关治疗药物;心肺等重要器官发育良好;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病历资料完整;患儿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原发性免疫缺陷者;严重营养不良者;其他类型呼吸道感染者;既往有本研究药物或药物成分过敏史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39 例。单独用药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 2~10 岁,平均(5.31±1.03)岁;病程 1~4 年,平均(2.21±0.32)年;每年感染次数 5~10 次,平均(7.54±1.13)次;体质量指数 17~24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06±0.95)kg/m2。联合用药组男21 例,女 18 例;年龄 2~9 岁,平均(5.50±1.12)岁;病程1~3 年,平均(2.25±0.34)年;每年感染次数 4~10次,平均(7.61±1.07)次;体质量指数 17~2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10±1.03)kg/m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每年感染次数、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抗感染、止咳、退热等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单独用药组采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注册证号 S20150041),3.5 mg/次,1 次 /d,连续用药10 d 后停药20 d。联合用药组在单独用药组基础上采用柴黄颗粒(国药准字Z20003383),2~4 岁每次 1.5 g,>4 岁每次 3 g,2 次 /d。两组均治疗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评估标准:治疗后3 个月内无复发,或复发≤2 次,且每次间隔>1 个月为显效;治疗后3 个月内复发3~4次,且间隔时间<1 个月为缓解;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缓解计入总有效。(2)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病情复发次数。(3)比较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取3 ml 晨起空腹静脉血,肝素抗凝,使用流式细胞仪及配套试剂(均购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检测CD3+、CD4+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流程操作。(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4.87%较单独用药组76.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病情复发次数比较 联合用药组症状缓解时间较单独用药组短,病情复发次数较单独用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病情复发次数比较()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病情复发次数比较()
组别 n 症状缓解时间(d) 病情复发次数(次)联合用药组单独用药组39 39 tP 2.37±0.41 3.59±0.54 11.237<0.001 1.24±0.19 2.75±0.31 25.935<0.001
2.3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CD3+、CD4+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CD3+、CD4+水平较对单独用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CD4+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单独用药组组别 n CD3+治疗前 治疗后39 39 tP 54.98±4.12 55.39±4.47 0.421 0.675 68.13±5.94 62.71±4.82 4.425<0.001 37.29±3.51 36.77±3.80 0.628 0.532 50.13±4.76 42.09±4.25 7.858<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与单独用药组10.2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RRTI 主要与小儿免疫功能低下、环境污染、天气变化、机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相关,反复感染会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3]。及时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抑制疾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能刺激免疫蛋白生成,提高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活性,达到抗感染目的。柴黄颗粒主要中药成分为柴胡、黄芩。柴胡归肝、胆经,性微寒,味苦、辛,主治寒热往来证,能疏肝升阳、和解退热;黄芩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性寒,味苦,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疏肝升阳之功[4]。本研究针对RRTI 患儿采用柴黄颗粒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单独用药组的76.92%(P<0.05),与王利霞[5]研究结果一致。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柴黄颗粒能抗病毒、抗菌、抗炎,可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与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用能强化抗感染作用,提高治疗效果[6]。
鉴于机体免疫系统失衡、免疫能力降低是疾病发生进展的关键[7],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两组免疫功能变化和症状改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症状缓解时间较单独用药组短,病情复发次数较单独用药组少,治疗后联合用药组CD3+、CD4+水平较单独用药组高(P<0.05)。表明二者联合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柴黄颗粒能减轻病毒对机体损伤,提高抗病毒能力和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而细菌溶解产物胶囊可激活T 淋巴细胞,调节免疫应答,二者联合可提高免疫效果,清除病原菌,减轻感染对临床症状的影响,并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感染和抗病毒能力,提高疾病治疗适应力,改善预后,避免病情反复发作[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与单独用药组10.26%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联合用药组用药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分析原因在于中成药不良反应较少,对机体胃肠道等影响较小,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柴黄颗粒联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RRTI 患儿疗效确切,可调节免疫功能,加快症状改善,降低病情复发次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