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世杰
(河南省遂平县人民医院 遂平463199)
脑卒中为中老年患者脑出血后常见的并发症,多由患者脑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导致,也与患者高血压基础疾病有关。该病发展较快,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肢体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1~2]。中医认为,脑卒中患者多与气血逆乱有关,可划分至“中风”范畴[3]。有研究显示,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死亡率,并提高康复效果,减缓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4]。本研究基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男 25 例,女 20 例;年龄 48~74 岁,平均(69.23±3.29)岁。观察组男 24 例,女 21 例;年龄 51~80 岁,平均(69.44±4.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为首次发病;认知、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标准:既往肢体存在功能障碍者;精神异常者;文化水平过低无法配合者;中途失访者。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治疗。(1)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感受到温暖;与患者及时沟通交流,当患者心理得到放松时,可促进神经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解除神经抑制;促进患者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尽快恢复健康。(2)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临床表现与治疗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且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治疗措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3)肢体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度训练,按照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的顺序训练,每天2 组,每个关节10 次;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揉搓,拍打等感觉刺激,按摩后也要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鼓励患者多在床上移行,使得患者熟悉身体机能,并且能够简单的恢复运动状态。(4)皮肤护理:对于偏瘫患者长期卧床,受压部位容易出现压疮,需每2 小时协助患者更换1 次体位,并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流通,降低肌肉萎缩的风险。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结合早期中医康复护理。(1)穴位按摩: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根据患者肢体功能存在的障碍程度,选取对应穴位进行刺激,促进血液流通,改善长期卧床引起的肌肉僵硬。(2)走罐护理:将患者患侧肢体暴露,在肢体上选取肌肉层较厚的部位,涂抹一层润滑油或者凡士林软膏,进行患肢走罐疗法,直到患肢出现明显红润后即可停止,2 d 进行1 次。(3)饮食调护: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辨证施治,采用高蛋白、低盐低钠饮食;神清者给予半流质饮食,神昏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禁忌辛辣刺激不易消化食物。持续干预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 量表进行评估,上肢总分66分,下肢总分34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肢体康复效果越好。(2)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评估,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心理状态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睡眠质量 总分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5 45 45 45 5.27±1.20 5.29±1.27 10.41±1.49*13.96±1.87*#6.30±1.14 6.42±1.15 11.85±1.37*13.69±1.67*#5.17±1.35 5.28±1.44 10.74±1.85*12.98±1.95*#6.33±1.06 6.42±1.12 11.45±1.66*14.95±1.98*#23.07±2.55 23.41±2.19 44.45±2.37*55.58±2.47*#
2.2 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恢复情况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45 45 t P 37.33±19.21 38.11±21.56 0.181 0.857 61.21±15.21 73.92±15.41 3.008 0.003
中医将脑卒中归属于“脑中风”诊治范畴,患者在发病期,存在意识障碍、言语障碍、半身不遂、偏瘫等情况[5~6]。而气血瘀滞是诱发脑卒中关键因素。在中医诊治方面,讲究辨证施治,主调理,疏通患者气血,辅以穴位按摩、走罐疗法、针灸理疗等措施,帮助患者调节瘀滞的脉络,醒脑化瘀[7]。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是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单一西医康复护理干预康复效果欠理想。因此,临床常采用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方式,用于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其中,针灸理疗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穴位刺激,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缩短患者病程[8];走罐疗法与穴位按摩,均可有效刺激患者肢体功能神经的活动性,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9],提高肌肉活动度、关节活动度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纠正患者异常运动模式,具有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障碍和疾病状况的效果[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可调理情志,舒缓负性情绪,宣讲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治疗信心;结合具有科学性的肢体功能训练,刺激患者患肢,加速经脉通畅,可有效提高肢体运功功能[12~13]。
综上所述,将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诊治中,可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